高校教材循环的经济学

点赞:32501 浏览:15356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文章用经济学的理论来论述高校教材管理,旨在说明高校教材循环利用蕴藏着巨大的节约空间,并通过经济模型来论证如何改进高校教材管理模式,实现以人为本,为创建和谐校园和节约型社会提供理论依据.

关 键 词:高校教材循环经济解析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1-127-02

按传统的概念,教材或教科书就是指课本(纸质课本).在现代教学理论中,教材是指广义的教材,《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关于教材的定义是这样给出的:教材一般有两种解释:(1)根据一定学科的任务编选和组织具有一定范围和深度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它一般用教科书的形式来具体反映.(2)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一切教学材料.它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刊、辅导材料以及教学辅助教材(如图表、教学影片、唱片、录音和录像磁带等).教科书、讲义和讲授提纲是教材整体中的主体部分.本文所解析的仅指高校教材而言,不包括中小学教材.又仅限于传统的纸质教材,不及其他.学习经济学,懂得经济事务,是现代教育人的一个标志.

一、高校教材征订发放的经济行为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在我国高校的诸多经济活动中,教材的使用是一个重要和主要的物质消耗活动,基于校园循环经济视角下的高校教材的使用,就是要研究怎样在高校教材的使用过程中,努力遵循循环经济的理念和原则,推动教材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据教育部《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2907万人,这是人数相当大的群体,甚至超过某些小国总人口的数量.又据国家出版总署公布的数据,2008年全国共出版大专及大专以上课本34896种,3.0690亿册,总定价79.6048亿元,与上年相比种数增长4.09%,总印数增长14.23%,总定价增长15.94%.可见高校教材市场真的很大,其征订和发行确实是一门了不得的“事业”,因为高校教材的征订发放既不是免费的,又不属于商业行为,不能赢利.

高校教材循环的经济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循环经济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专科毕业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9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在经济理论中,供给是由需求决定的,有效需求决定高校教材的实际供给数量.但多少年来,我国实行的高度行政垄断的教材征订发放体制,课前到书,人手一册,不管你想要不想要,不论你家庭是否贫困,一视同仁.从这点看比较符合经济学原理,因为经济学一般并不研究道德,因为道德要求的是多为他人着想,而经济学理论的前提是检测设人都是自利的,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

虽然每年发的教材很多,但是相当一部分教材上过课之后就放在一边,教材的真正利用率约60%左右.一些专业课的教材或有保存价值,而不少公共课和选修课的教材,也就是上课时翻翻,一旦考完试,崭新的书本就被束之高阁,只等到毕业当作废纸卖掉.有一个同学说:“我是属于比较爱书的人,小学的作业本都舍不得扔掉,但即使是这样,我还是觉得现在至少有30%的教材是不值得保存的,完全可以重复利用.”因此,每到毕业季节,全国许多高校校园内由同学们自发形成的二手书市场,往往是各高校一道独特的、亮丽的风景线.许多毕业生将自己用过的教材、教辅资料折价卖给低年级同学,一本原价一二十元的书,三五元就可以写到了.近年来一些高校的学生还开辟了网上二手书市,将各种求购或出售二手教材的信息贴到校园论坛里,很受欢迎.采访中许多学生告诉记者,高校年复一年的毕业生,都为一摞摞教材发愁,内容不过时且形式很整洁的教材,走出校门可能就用不着了,当废纸卖掉太可惜.

根据笔者的多年调查,每年的5-6月份,即高校学生毕业前夕,很多高校都会出现大量处理旧书、生活日用品的市场,季节性比较明显.但教材的循环使用却难能见到.和国外相比,我国学校教材循环使用的步伐很缓慢、覆盖面小、循环使用的层次较低.教材的循环使用在相当多的高校中存在“只闻其声,未见其人.”因此,2006年1月教育部在发布的《关于建设节约型学校的通知》中指出:“学校承担着育人和科研的任务,且涉及的师生众多,抓好节约型学校建设不仅对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这就是说高校教材的循环使用不存在技术上的困难,而主要是观念上的转变,这是阻碍教材循环使用的主要原因.

二、高校教材的循环经济研究大有可为

经济学是研究节省的,即是关于稀缺资源的各种利用法的选择.稀缺性是经济学的根本,如果所有物品都像空气一样,自由免费取得,那就没有必要节省资源,也没有经济问题.

高校教材循环利用蕴藏着巨大的节约空间.如前所述,高校教材大约有1/3完全可以循环使用,中国的统编教材(主要指“公共基础课”和“两课”),恐怕是世界上读者最多的教材.笔者从来不敢说它不重要,但重要并不等于不能循环使用.保守测算,全国仅一届高校毕业生一年就可节约4亿元左右.在大力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大背景下,许多学生和专家呼吁有关方面采取措施,对高校学生教材进行循环利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要求.2004年4月总书记在江苏考察工作时曾指出:各地区在推进发展的过程中,要抓好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构建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循环经济与科学的发展观相适应,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其基本思想是以“减量――利用――循环”为行为准则,有效循环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有效保护的双赢目标.循环经济是善待地球、友好地球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高校教材循环利用节约的不仅是巨额的书本费,它所带来的资源连锁节约效应更是可观.广西政协委员龙鼎复曾算过一笔账,目前生产1吨文化纸,需100吨净水、100度电、3立方米木材、1.2吨煤、300公斤化工原料,再加上印刷销售等环节的耗费,可以想见,如果每年节约数以亿计的高校教材,同时节约下来的资源数量又是何等惊人.目前,我国的森林面积为13370万公顷,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拥有量不到世界水平的1/6;覆盖率是16.55%,低于世界25%的平均水平和保持生态平衡的25%~30%的比例,而且分布不均,质量较差.

循环经济的实施具体到高校校园,对于整个社会来讲,可以算作微观层面.高校虽不是企业,却有大量的消费活动,存在大量的校园经济.若以循环经济的视角看高校发展,就可理解为高校在自己的全部运作环节上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培育和提升高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具体将涉及到高校的教学、管理、后勤怎么写作等方面的建设和改革.笔者认为,发展循环经济对高校提出了新的要求,进行面向循环经济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三、高校教材循环经济的博弈

虽然教材循环利用节约空间巨大,但是推行起来未必顺利,根本原因在于这种做法必将牵动多方利益.众所周知.每年全国的教材用量特别大,这对出版社来说蕴藏着巨大的利润.事实上,现在出版社靠教材吃饭的现象很普遍,尤其是大学出版社.如果推行教材重复利用,那无疑动了出版社生存之本,出版社肯定不会愿意.对学校来说,教材涉及的利润虽然不多,但也是公开的秘密.而且,学校还需要花费人力做这件事,这对他们来说,积极性也不一定高.因此,推行教材的循环使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当前来看,落实教材的循环使用不应只是空洞的口号,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角度来说,课本循环使用显然是值得提倡的.而且,从国外来看,在美国、英国、德国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教科书循环使用已经不是新鲜事.经过多年摸索,他们在旧课本回收、发放、保证卫生等方面已积累了许多经验.从我国实际国情来说,无论是从观念层面,还是从操作层面,都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目前也有部分高校开始尝试教材的循环使用.如新华网重庆2006年10月24日电,重庆三峡学院为了节约资源,减少浪费,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院本学期开始,在民族学系试行教材循环使用制度.从2005至2006学年上学期开始,三峡学院民族学系的高年级学生在老师的协调下,以教材原的50%向低年级学生转让教材.教材循环使用制度的试行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响应.民族学系有90%以上的大一新生通过此办法得到了满意的教材.获得教材的同学表示: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在经济上很划算,还能在书本上看到学长们的重要记录,事半功倍.转让教材的同学也表示:用过的书当废品论斤卖掉太可惜,实际上浪费了不少资源,教材循环使用制度的建立是一件好事.三峡学院一位负责人表示,教材循环制度在民族学系试行一段时间后,将总结完善后向全校推广,让更多的学生融入到倡导节约新风的队伍中来,不断增强节约意识.

另据荆楚网消息:2008年6月,湖北工业大学由教务处和校学生会联合开办的“爱心绿色书屋”正式挂牌.在全校范围内以原两折,回收来年可能要用到的教材,然后分门别类整理出目录,挂在校园网上,供需要的学生查询购写.“爱心绿色书屋”开办不到两月,就回收5000余册近700种旧教材.绿色书屋的书籍除了低价(加一角钱的整理费)卖给需要的学生外,还赠书给贫困生.2009年9月7日,学校联合书商资助了第一批贫困生44名.在该校的教材计划表上,笔者看到了2010年新学期接受第二批资助的学生名单,教材总价从200元到500元不等,平均相当于学生一个月的生活费.

湖北工业大学的“爱心绿色书屋”让旧教材重复利用,最大限度的使学生受益.这种做法既减轻了学生写新教材的经济负担,又提供了学生勤工俭学的岗位,还倡导了循环利用书本的科学理念,可谓一举多得.该校郭志庆老师说,该计划今后将每年坚持向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贫困全日制本科生和高职学生免费资助教材.使用旧教材是教材循环利用的一种方式,接受采访的同学们都赞同教材重复利用.采访中有位学生算了一笔账:一学期要用教材10本,每本原价20元,一人一个学期教材购置费200元,一个年级4000人,总计80万元.如果使用旧教材,每本以原价两折计算,总计16万元,可以节约64万元.

笔者在此探讨高校内教材的“小循环”,不涉及出版社、书商等.可行性在于,现在很多高校已实行自愿教材,这是实现教材循环使用的基础.可采取以下几种办法实现教材的循环利用:一是在大学城附近招商建立旧书店.据了解,很多可大学附近都有旧书店,写书的人络绎不绝,二手教材供不应求.一本九成新原价16元的书,只卖2元.二是在高校里设旧教材书店.收购旧教材、旧书同时也经销新书.三是开辟校园网上旧物交易.通过网上海报栏或二手书交易市场,开展网上求购或拍卖互通有无.四是建立校园旧书市.由图书馆、校团委或教材科专人负责组织,指定固定场所、固定周末时间,自由交易,长期坚持.五是图书馆议价收购.通过议价收购,规定教材属于学校,由图书馆统一保管,学生使用时到图书馆借阅,如有污损或遗失,则要支付赔偿金,这样既可减轻学生负担,又可大大提高教材的利用率.六是设立教材旧书怎么写作部.教材科可以聘人专门从事这项业务,也可安排在资源开发部门管理.随时掌握各个学科教材的使用和变动情况,通过市场运作,满足学生需求.在收购过程中,可以对二手教材的书品提出要求,这样也可促使学生在用书的时候倍加小心,养成勤做笔记的好习惯.同时,也体现了教材科为学生怎么写作观念意识的提升.上述方式,可以解决多数学生把书当废纸卖掉,而很多学生却淘不到想要的二手教材的矛盾.

四、结语

2010年4月在北京召开的“2010年贝迩中国可持续发展创新课程研讨会暨第八届中国贝迩年会”上,教育部与环境保护部正在协商建设绿色大学.绿色是可持续发展的替代词,所谓绿色大学就是用可持续发展理念作指导,立足学校长远发展来组织和实施学校.高等院校应以创建绿色大学为目标,开展绿色教育,发展绿色科技.培养大学生树立节能环保观念和意识为核心,以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为基础,以建设环境友好和生态文明的校园为示范,传播绿色文化,构建绿色消费,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优化资源配置,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办学质量,把高等院校建设成为环保教育的先导区、推动科技创新的引导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


但就目前情况看,我国的教育资源节约意识还相当淡薄.不仅是教材,其他的很多教育资源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在教材管理方面还存在许多有待改进之处,教材的重复使用也许是一个小问题,但教育节约意识却关系到教育的长远发展,对此,我们应该更多地予以反思:如果越来越多的教育资源真正得到充分发掘和利用,那么受益的将不仅仅是教育本身.因此,用经济学来思考问题不仅符合当前利益,也符合长远利益.高校作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培养人才的科研教学机构理当先行,为建设节约型社会作出贡献.

[本论文为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R2009009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温州大学浙江温州325035)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