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点赞:15885 浏览:6983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比较突出,为了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关注.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和表现,并提出了如何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策略.

关 键 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趋势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7-106-02

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心理素质的培养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越来越多地摆在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因此,必须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促进高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1.学业问题.大学的学习方法与中学不同.一些学生进入大学后,因未能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而导致考试不良或不及格,从而带来一系列问题.有的学生自信心下降,有的学生得了考试恐慌症,每次考试都要生病或不敢考试.特别是有调查发现,许多大学生都感到当前大学学习负担重,精神压力大,

2.自我意识问题.一些家长长期以来对孩子的期望太高,这样导致对孩子的压力过大,心理失去平衡,严重的将导致轻生;一些家长对孩子教育过于严励,不给他们留有私人空间,导致他们入学后在宽松的生活环境中缺少管束,对大学生活缺少规划;一些家长从小对孩子过分溺爱,造成孩子缺乏在大学独立生活的能力,特别是大学新生,入学后不能很快适应大学需要独立、自理的生活环境,个人生活一塌糊涂.

3.不良的意志、品质问题.有的学生个人意志不够坚定,没有经历过痛苦的磨练,在挫折和意外变故面前往往成为失败者.当前市场经济发展不断深入,学生家庭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同是攻读大学,有的同学家庭富裕,与同学交往出手大方,而有的同学为了教育费,家庭负债累累.这种比较使贫困的同学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4.人际交往问题.学生上大学后,交往的范围较以前有所扩大,具有与人交往的愿望,但是,由于个人生理条件和个性因素的影响,产生了许多困难.生长环境的不同,使大学生个体形态和相貌上的差异非常巨大,有的学生由于不能正确认识自身的过高、过矮、过胖、过瘦等外在形态,产生自卑心理,影响了与人交往;有的学生性格急燥、过分争强好胜,自我评价超过自身的实力,在与人交往中也带上了性格的因素,从而引起他人反感,导致交往失败,心理失衡,失败又会产生怨天尤人、自暴自弃的想法.从而造成心理负担.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特性

1.数字式行为心理.大学生大多处于18~24岁的年龄阶段,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深入探究精神.大学生沉溺于网络,一是影响学习,荒废学业;二是危害学生的身体健康;三是会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衰退,甚至造成心理、行为变异,也不利于良好道德观念的形成.

2.虚拟行为心理.由于部分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低,在网络环境中往往撇开了自己大学生的身份和角争定位,把一些在现实环境中被控制的行为无所顾忌地表现出来.如低俗的语言、情绪化的甚至是错误的煸动言论、侵犯行为等等.这些心理和由此产生的偏离行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也危害到大学生健康成长.

3.强烈的自主心理.我国当代大学生经历了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洗礼,具有较强的追求个性自由的精神,平等、竞争和创新意识逐渐凸显.由此可见,目前大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自主性是大大地强化了,并对传统的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大学生在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的同时,个人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想也有所滋生、蔓延、容易使大学生产生违反法律或不道德的行为.

三、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高校大学生个体脆弱性与群体复杂性因素的影响.目前在校大学生正处在心理断乳期,生理与心理发展不平衡,认知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不成熟.物质生活上相对宽裕,精神生活相对欠缺,缺乏生存磨难,缺乏集体合作环境,更缺乏独立处理能力的锻炼,养成任性、自私、不善交际等不良习性.这种不良习性则成为诱发独生子女心理疾病的病灶,导致他们产生性格孤僻、承受能力差、交际恐惧、自闭症等心理问题和暴力倾向及行为.

另外一个现实就是,我国大学生连续扩招造成学生群体成分复杂,各类生源学生汇聚一堂,不同生源的基本素质,个性特征、求学目标各有差异;大学生群体融入社会的程度加深,社会上种种不良观念和行为因大学生成分多元化而进入校园,导致学生群体内部交往中增加了很多潜在的冲突,这些都考验着稚气、单纯、充满好奇心的莘莘学子.

2.虚拟社会――网络因素的影响.高等院校是中国社会网络化的发展前沿,大学生上网的数量每年成几何数量增长.网络给学习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了不愿看到的负面影响.网络的这种“虚拟社会”交际方式迎合了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满足的交际需要.大学生在网络虚拟世界里寻找倾述对象、聊天、交友、恋爱、痴迷于网络游戏,甚至浏览非法、以打发时光.互联网对高校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心理发展,道德观念产生了重大影响、

3.社会现实不良因素的影响.

(1)理想信念淡化.经济成分和经济效益多样化.使一部分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注重经济,忽视政治;注重家庭,忽视组织;注重实惠,忽视崇高;注重索取,忽视奉献.

(2)传统美德淡化.生活方式多样化,使一部分人的生活追求发生变化.这些人视勤俭节约为“小气”;视诚实劳动为“老坎”;视尊老爱幼为“发傻”;视助人为乐为“过时”.他们的义利观、节俭观、婚恋观、家庭观、孝道观等发生严重的扭曲.

(3)由于我国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加大;国外企业进驻中国,引发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中西方文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冲突和差异更加明显,优势社会阶层的等级意识有所抬头.

(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老化与心理咨询工作滞后.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机制、方式明显滞后,跟不上学生思想实际,没有落到实处发挥应有的作用.部分高校行政工作人员和教师本身就轻视思想政治理论学习,重智育轻德育,实用主义意识较强,人文思想、人本意识较弱.使一部分大学生信念淡化、虚无主义、实用哲学抬头,这为大学生心理疾病滋生提供了温床.

四、高校学生心理问题对策

1.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必须清楚地看到,青年学生对社会中存在的一些现象没有清醒地认识,思想上存在模糊之处,在心理上就产生了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在经济体制转轨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激励大学生的进取精神,提高他们的学习、工作积极意识,但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也会乘虚而入.如果他们忽视学习和道德修养,将会严重影响自己的心理素质、人格培养;如果不能正确地面对各种现实问题,崇尚自我、鼠目寸光,对心理就会造成严重的障碍.为此,我们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不断优化德育工作者队伍,健全各种管理制度,在学生日益增加的情况下,及时配备、补充管理干部队伍,及时解决学生在做人、做事方面存在的问题.


2.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不能只关心学生学得如何,还要关心他们各方面的素质培养,尤其是心理素质的锻炼、培养.在各种社会压力增加、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大学生们如果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就不能算作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在学校课程设置上,许多高校已开设了临床心理学辅修专业和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使心理健康知识在学生中日益普及.同时,每学期要定期邀请校内外专家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对高年级学生开设医学心理学等选修课.在学生综合测评方面,要充分体现以德育和综合素质为首.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有效载体,它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可使长期处于紧张的神经得到松弛.如在活动中体现的团队意识,可以防止学生犯个人主义的错误,注重集体荣誉,克服学生过分注重自我的狭隘思想意识.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能有效地将各种管理思想、管理意识注入学生活动中,培养自觉参与意识和自觉接受教育的能动性.

4.开展经常性的心理健康调查与研究工作.为了对学生心理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笔者所在的黑龙江科技学院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学生来源进行分类,有意识地开展学生心理问题研究,进行归纳、整理,采取积极主动的办法和措施,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对大一新生进行生活、学习环境适应性方面的调查,并提出进一步整改措施;对二、三年级学生积极关心他们在学习和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大四学生则重点放在适应社会、加强对未来职业选择等方面的问题.

5.有效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注重多种形式的心理素质教育活动.通过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可以及时疏导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心理冲突、心理困惑以及其他心理疾病,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这种通过面对面、或、或书信等方式更加直接、亲切和有针对性.我们要为心理健康咨询创造更好的条件,在心理咨询中心,配备更多经验丰富、严谨认真、品德高尚的专、人员,完善各种怎么写作设施,如电脑、等.完善各种信息怎么写作网络,发挥学生管理干部队伍和学生骨干在心理咨询中的作用.

6.要建立大学生就业工作指导系统,通过搜集招聘信息,努力提高就业率,为大学生解决实际困难,提供就业机会.要建立从低年级到毕业班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怎么写作体系”,详细制定各年级学生的就业指导方案,对各年级学生的就业指导应有侧重,低年级重点可进行就业宣传教育,通过教育改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在方法上,可以通过就业专题报告的方式.高年级毕业班的学生可以开设就业指导课,对学生进行就业技巧的培训,还可以组织有关就业的报告会,从而提高学生的签约率.

7.从学生个人角度看.大学生要加强文化知识的学习,把精力用到提高文化素质上来,以较高的学识和综合素质,为今后就业创造条件.通过学习,还可以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和自立、自理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信心.

大学生要加强个人心理控制能力的培养,提高对改革开放和新生事物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承受各种风险的能力.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通过自我学习和调节,对社会有正确的认识,不断提高和增强应对挫折和不幸的承受力.

8.从社会角度看.各级政府要承担责任,创造就业机会,为大学生今后出路多想办法,保持社会稳定,一是通过出台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二是促使各级企业调整用人的要求,为更多的大学生提供就业机会.

社会要提供舆论氛围.全社会都应关心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新闻媒体要关心大学生成长,在全社会形成关心大学生、爱护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并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引导.同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做好思想工作.

现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在职研究生论文、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8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五、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

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是一种有效的工作模式,这既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由单纯的经验型走向科学型,又使心理健康教育能够较快地在现有基础上推广开来.思想政治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表现为积极的人生态度,乐观的处事方式等,而这些都是学生从小就开始接受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在重视二者联系的同时,也应该重视二者的区别,这样才能切实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健康发展.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软、硬件的建设,首先,学校应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学生工作的党委书记任组长,小组负责对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指导;同时,在学生工作部的指导下成立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具体负责接待来访学生的咨询.

六、结束语

当代大学生是新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现在和今后几十年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能否实现.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对大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