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役”再加急

点赞:3259 浏览:1134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十二五”开局第一战

通胀,正成为中国宏观经济当下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最显性的话题.

政府“调控之手”已频繁发力: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加息,全面稳价的“国16条”等从发改委到商务部、农业部,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一场与飞涨的“战争”正全面上演.

中国宏观调控部门的想法是,未来“十二五”期间,经济增长要慢一点,健康一点,物价调控指标要宽松一点,从而使促进经济发展和改革方面就不会承受太大压力,而发挥杠杆在第一次分配中的作用的政策,将列入政府重要议程.

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与国家统计局正在加快推进发布全国性的“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费用指数”,以更真实反映物价上涨对不同收入阶层的生活质量的影响,并以此为参照,建立全国范围的社会保障和救助标准与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相适应的动态调整机制.

上涨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要让居民收入增长超过物价增长

10月4.4%、11月5.1%――CPI(消费者指数)从“破4”到“破5”,不过是短短30天的时间.

通胀,正成为中国宏观经济当下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最显性的话题.政府“调控之手”已频繁发力: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加息,全面稳价的“国16条”等从发改委到商务部、农业部,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一场与飞涨的“战争”正全面上演.

12月12日闭幕的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11年,明确提出,将“把稳定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获悉,决策层对于今、明年的预期调控目标已有表述.据知情人士透露,国家发改委预计2010年全年CPI涨幅为3.2%以内,并提议将2011年CPI调控目标定为4%左右.

更关键的一层延伸含义是,作为“十二五”的开局,在形势不断变化的背景下,改革的空间在哪?


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宏观调控部门目前的想法是,“十二五”期间中国的经济增长要慢一点,健康一点,而物价调控指标要宽松一点,这样“促进经济发展和改革方面就不会承受太大压力.”

同时,决策部门认为,物价涨不涨不是问题的焦点所在,关键是“居民收入增长、工资增长要超过物价增长”.而在“十二五”期间,完善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的宏观调控政策,以及研究发挥杠杆在第一次分配中的作用的政策,更将进入政府的重要议程.

“战役”再加急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清华大学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专科毕业论文、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1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放宽的CPI红线

11月CPI轻松跃升5.1%,创28个月新高.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1月CPI上涨的主要推手仍是食品,其贡献率达74%.

数据发布前的12月10日晚,央行宣布,自12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年内第六次、最近30天内第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显示出高层对明年通胀形势严峻的判断.

此前,国务院还于11月下旬出台全面稳价的“国16条”,并组成国务院督查组赴地方开展督查工作.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获悉,为抑制加速上涨的势头,国家发改委计划在春节前夕降低一批商品与收费.部分医药品从11月份开始降价;12月底到1月份下调部分行政事业性和经营怎么写作性收费;然后是下调电信资费.

明年CPI的目标成为最直接的风向标.《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获悉,国家发改委日前向国务院建议,明年CPI调控目标定为4%左右.其背后的具体考量是,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增长一般有一个较合适的“九五”配比规律,即“经济增长9%,CPI控制在5%左右”.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GDP年均增长9.8%,CPI年均上升5.6%.

从3%到4%,物价调控指标的放宽,不仅是为未来改革预留空间,也是政府对于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一种预判:2002~2007年的“高增长低通胀”黄金时期难以为继.

“中国应该对通货膨胀宽容一点,明年5%都可以,”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袁钢明认为.

据《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了解,“十二五”期间经济增速慢一点,物价调控指标宽松一点,这一观点在目前政府各个层面已经基本达成共识.更重要的是,政府已经意识到,上涨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要让居民收入的增长超过物价的增长、工资水平上涨幅度超过物价涨幅.

杠杆新使命

中国经济发展至今,增长思路不断调整,收入分配改革已经成为“十二五”规划的核心之一.而对于改革空间,《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了解到,国家发改委提出了一个新思路:如何发挥杠杆在第一次分配中的作用,这将是物价系统“十二五”时期着重研究的问题.

所谓杠杆,指的是通过一定的政策和措施促使市场发生变化,以引导和控制国民经济运行,是经济杠杆的一种.杠杆的一个重要作用是调节国民收入分配,影响国家与企业、与个人之间的收入分配.

“一次分配不公平里面有很多表现形式,其中形成机制不合理,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国家发改委司在最近的一次内部会议上提出.

其逻辑在于,若机制合理了,社会生产各种资源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自由流动,资源配置就可能实现最优;资源达到了优化配置,劳动力工资、劳动者收入占GDP比重也会逐渐趋于合理,资源要素改革对于调节收入分配有重要作用.

以土地为例,土地上涨的大部分收入,都落到了政府和国企手里,这便产生了与中低收入群体者之间的巨大差距.

“跟收益者是正相关的关系,跟消费者来讲是负相关的关系.所以改革应该找到一个合理的临界点或区间.”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说.

对于这个新思路,国家发改委还提出了具体路径:先判断现在收入分配里面哪些分配格局是不合理的,把所有条款都列出来看哪条跟有关系,应该怎么改?改革方向要服从收入分配公平正义这个大原则.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从接近发改委的人士处获悉,政府对于资源产品和环保收费改革的一个思路是,涨价的部分,除去弥补成本、核定一个合理的资本率回报外,剩下的应全部上缴国库或者作为给低收入群体专项补贴资金.

与此同时,调价收入的增加必须写明用途:比如电价调价增加了100亿收入,要写明多少是用来弥补成本,多少用来装电表,多少用来补贴低收入群体.

价改下一步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张斌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指出,中国体系里的不合理,着重体现在相对的不合理上,“该涨的没涨,比如怎么写作业、食品和劳动力;该降的不降,制造业下降幅度不够”.

鉴于这种相对的不合理,作为杠杆之一,汇率手段的使用不可或缺.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难题――投资多,消费少;外需依赖重,内需少;怎么写作业发展不足等等,都离不开汇率问题.

背后逻辑不难厘清.如果相对趋于合理,怎么写作业、劳动力、食品上涨,受益的将是普通劳动者、农民等中低收入群体,再辅以必要的补贴制度,无疑对于调节收入分配有积极意义.

除了汇率,杠杆的另一个重要手段――利率政策,也将在收入分配改革里发挥应有作用.

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近日明确表示,改变收入分配结构的第一步是提高居民存款利息,让国民得到该得的利息收入.中国过去多年的低利息政策迫使国民补贴国企、银行和各级政府,强化了国.按现在城乡居民存款余额约28万亿元,存款利息比通胀低2.5%来算,等于国民每年补贴银行和国企至少7000亿元.

而提高利息不仅能缓解房地产泡沫、降低通胀压力,还能让国民收入增加,从而扩大消费空间,有利于增长方式的转变.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白重恩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采访时也认为,资本的,即利率,是造成分配不合理的因素之一,应该让它更贴近市场的调控.

而至于劳动力,白重恩不主张人为干预,不主张通过行政手段来改变工资,而应让由市场决定.

另一方面,消除政府长期对于资源要素的管制,进行资源要素改革,对于调节收入分配亦至关重要.

张斌认为,改革资源要素管制局面,某种程度上和“打破垄断”是同一层含义.与商品市场的发育相比,中国重要的资源能源要素仍由政府配置,水、电、气、能源等高利润行业基本被垄断部门即国企把持,这无疑不利于收入分配改革的推进.

在政府定价和国企垄断下,资源的行政性配置扭曲了供求关系,而且对收入分配格局产生了逆向分配的效果.例如,政府用财政收入补贴石油生产企业,受益者是石油企业和车主,客观造成穷人补贴富人,扩大了收入分配差距.

从更深层次看,人为压低资源能源,放纵了粗放型增长方式,这对于急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国经济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郑功成提醒,改革调整的主导应该是市场,而政府应该在基本民生方面有相应干预措施,比如对低收入者的补贴,补贴的对象是消费者、供应方和流通环节.

具体行动中,国家发改委正积极研究在资源和环保收费改革中建立价调基金,用以补贴低收入群体,比如给予煤气、电力、自来水等一定额度的免费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