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汽车整合变局

点赞:32487 浏览:15479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11月7日,江淮安驰公司(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子公司)年产15万台微车项目奠基仪式在皖北小城蒙城开幕.

面对出席典礼的安徽省相关领导和各方宾朋,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江汽集团”)董事长左延安虽风采依旧,却一言未发,让这位62岁老帅的去留传闻,再次平添几许猜想.

按实际年龄计算,早在2009年,左延安就应卸任江汽集团董事长一职.但由于彼时江汽集团下属江淮乘用车公司的轿车业务刚刚起步,集团职业经理人队伍整体亦不够成熟和完备.由此,已掌舵江淮集团20年之久的老帅左延安,再次被安徽省国资委委以五年重任.

然而,五年之期刚过两载,自8月起的一系列传闻,让左延安能否圆满完成最后一届任期,成为了江汽集团上下“最大的疑虑”.

多事之秋

从1990年就任江汽集团董事长以来,左延安已成为中国汽车界掌舵时间最长的一把手.作为灵魂人物,具有危机意识的左延安试图用最后5年,将江汽集团打造得更为坚实,以备未来不测.

“左延安希望在最后五年任期里,做出实实在在的成绩,不但要对得起安徽省相关部门的器重,最好再给江淮带出一片新天地.”11月7日,在安徽江淮安驰公司年产15万台微车项目奠基仪式期间,接近江汽集团核心层的内部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这一愿景意味着,左延安必须在有限的任期内,让江汽集团,尤其是轿车业务达到一定规模,或是在电动车轿车等行业大方向上有所突破.但对于轿车品牌积累不足、且在新能源技术上尚无突破的江汽集团来说,5年时间并不充足.

在紧迫的时间压力下,急于求好的左延安选择了剑走偏锋.

2010年8月,左延安牵手有争议的“汽车狂人”仰融,合作电动车轿车研发项目――“这最终成了别人攻击左延安的直接口实.因为到目前,项目不但毫无实质性进展,同时作为国企,江淮还隐隐成了仰融在国内政治表演的道具”,上述内部人士说.

电动车轿车研发合作项目未能取得突破,被寄予厚望的轿车项目也一直不温不火.

从2007年2月拿到轿车目录到建立生产线,推出产品,整个江汽集团的资本投入大得惊人,但市场产出却不好看:根据中汽协统计数据,今年1~9月江淮乘用车国内市场销量不足4万台,销量负增长15%,距离年初制定的全年24万辆销售目标差距甚大.

“后续轿车业务马上又需要二期投入,还需要砸进20亿~30亿人民币,这对体量有限的江淮(江汽集团)而言是不是在拿有限资源做无节制?”上述内部人士说,“芜湖有了奇瑞后,江淮还如此投入轿车业务,而且是在几乎不盈利的前提下,这就难免有人以此发挥,说江淮重复建设.”

经营中浮现的问题也在加剧左延安的压力,数月前江淮乘用车公司营销公司自总经理王朝云以下“被降半级”的真实原因,亦被传与该公司营销层面某些人接受数额不详的“商业馈赠”而受到调查有关,甚至认为这直接加速了江汽集团人事调整和9月初九华山会议宣布启动的事业部制改革.

博弈“大安汽”战略

处于多事之秋的江汽集团,可谓左延安的内忧,而20多年的汽车生涯中,左延安最大的危机感,一直来自于同在一省的竞争者.

从安徽芜湖到合肥直线距离约140公里.然而,如此狭小的地域却同时并立两家业务完全不关联的汽车企业:奇瑞汽车和江汽集团.

“现在国内汽车业已经进入市场和政策的双重拐点期.所以就产业整合的趋势看,奇瑞和江汽集团未来继续并立的局面,不会长久.”一位汽车行业分析师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分析道.

记者在长期跟踪“大安汽”重组的相关采访中也了解到,自1999年安徽省政府拟定域内汽车工业重组方案,准备把奇瑞、江淮和安凯三家企业纳入“大安徽汽车战略”(下称“大安汽战略”)以来,身为省国资委直属企业掌门人的左延安,一直认为市场策略激进的奇瑞与崇尚稳健、低调、务实的江汽合并非明智之举――随着2007年2月,江淮轿车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审批,左延安的“不感冒”使得“大安汽”合并方案最终搁浅.

“其实左总并不反对‘大安汽整合’.他只是反对为了重组而重组.他认为汽车企业间的兼并重组一定要遵循市场规律.比如,谁的管理和创新能力强?谁的企业发展战略更具有前瞻和远见?谁的企业文化更具有包容和向心力?重组的规模效益最终能否实现1+1>2”,江淮汽车商用车公司一位高管说.

江淮汽车整合变局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新能源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硕士学位论文、学校学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7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不过上述汽车行业分析师指出,在安徽省相关部门,针对“大安汽”版图整合,虽一直存在分歧,但长期以来,在话语权博弈上奇瑞更胜一筹.

“在安徽省相关部门,支持奇瑞整合江淮(江汽集团)的声音,一直认为越早整合对整个安徽省的汽车产业格局越有利.因为两者相加,不但规模上可以冲击国内‘四大’地位,还可以实现业务互补,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有效规避市场竞争中的同门兄弟‘掰手腕’,而且江淮(江汽集团)手里握有2家上市子公司,若合并,则一直急于上市的奇瑞,或可直接借壳上市.”上述汽车分析师说.

整合江淮,对奇瑞有百利而无一害,但关键在于左延安一贯的强势反对.

随着当前国内汽车市场和行业的整体趋冷,如何发展安徽省的汽车工业,做大做强,不可能不对安徽省相关部门和领导有所触动.而在政府资源上,奇瑞关系相当深厚.“左延安此次是去还是留,都有着更深的背景.”上述汽车分析师说.


争取话语权更为现实

“大安汽”整合似乎已势在必行,让江汽集团在整合后拥有更大话语权或许是更现实的考虑.

前述接近江汽集团核心层的内部人士透露,掌舵江汽集团22年,左延安也知道“大安汽整合”是必然趋势.而为了奠定江汽集团未来在“大安汽”版图中的话语权,他倾向于赞同奇瑞、江汽集团未来可以建立类似“日产-雷诺”的紧密产业联盟,实现产业和资源整合.在顶层设计层面,左亦为江汽集团做了长远规划,部分已在江汽集团“‘十二五’规划”中披露.

根据未来路线图,左延安认为江汽集团未来应重点着力推进四大业务.

在资本层面,江汽集团应争取早日实现在国内A股整体上市,进一步做大集团业务规模.为此,在拥有两家上市子公司的基础上,还应尽快争取江淮自动化公司装备自动化业务在中小板上市,以此作为集团实现整体上市的先导性步骤,后续上市公司之间通过换股吸收,通过一家壳资源实现集团全部资产包的整体上市.

“盘子越大,江汽在未来的主动性也就越大”上述内部人士说.

而在传统卡车领域,江汽集团投资数十亿,成立合资公司进一步打造国内轻卡新基地,既是保持江淮在卡车领域传统优势的务实之举,更是江淮轻卡占据全球前三强的战略构想的实质性支撑.

同时,鉴于2001年安凯客车已经进入新能源研发领域,并在成为江汽集团下属子公司之后的当年――2003年相继成功研发油电混合动力、燃料电池和纯电动等多款新能源产品.因此,左延安认为,江汽集团未来新能源车型必须占据自主品牌中第一阵营,并在某些领域实现自己独特的技术突破,才能在行业中建立差异化优势.

“而对于江淮轿车,已在自主品牌阵营中打造市场对江淮轿车产品的品牌认知;并力争到‘十二五’末,轿车业务能起关键支撑作用,支撑起整个集团业务实现销量160万辆,销售收入达1000亿元的战略目标.“上述内部人士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