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商务日语就业现状

点赞:30490 浏览:14349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随着日本企业大量进入中国以及国内一些企业对日贸易的增加,中日经济交流活动日趋频繁,对商务日语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扩大.笔者分析了高职院校商务日语专业就业现状,指出就业中存在问题,并提出转变就业观念、优化专业结构、改变教学模式,从而培养出更多日语方面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高职商务日语就业现状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高职教育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在职研究生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0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关 键 词】商务日语就业现状前景

随着日本企业大量进入中国以及国内一些企业对日贸易的增加,中日经济交流活动日趋频繁,对商务日语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扩大.高职院校商务日语专业主要培养能够在日资企业、对日贸易企业、涉日怎么写作性企业等从事国际贸易、翻译、文秘等基础工作的外向型、技术型、操作型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其就业现状究竟如何,前景如何,如何提高其就业率,这些都是我们要分析、思考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商务日语就业现状分析

调查采用问卷调查、资料查询、数理分析等方法,对湖北武汉某高职院校2008、2009、2010届毕业生就就业率、就业地域、就业方向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1.就业率分析

笔者通过查阅该校资料及毕业生数据统计,统计了本校商务日语专业近三年的就业率,其中2008年毕业数为150人,一次性就业率为92%;2009年毕业人数为200人,一次性就业率为90%;2010年毕业人数为300人,一次性就业率为96%.

通过近三年统计可知,本校商务日语专业近几年一次性就业率都在90%以上,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投资环境日益优良,许多日本企业来华投资,其中不乏一些著名的企事业,如松下、东芝、索尼等.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中小企事业也来华投资,加上国内企业对日贸易不断增加.因此,就业市场日语专业,尤其是商务日语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在逐渐增加.在2008年底至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就业率略有下降,这也提示我们,如何将危机转化为机遇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

2.就业地域分析

对该校商务日语专业2010届毕业生就业地域进行了统计、分析,涉及人数288人,其中选择北京的有32人,占11.1%;选择上海的有56人,占19.4%;选择广东的有58人,占20.1%.除此之外,还有78人选择中部地区,45人选择西北地区,分别占到27.1与15.6.

由此可见,大多数毕业生集中在上海、江浙、广东等沿海地区或中部发达地区,但同时也应该看到,随着西部经济的发展,也有一小部分毕业生选择了西北地区发展,这也可以说是未来就业的一个发展趋势.

3.就业方向分析

通过对2009、2010毕业生调查分析,商务日语专业就业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翻译兼秘书,主要工作是文件资料等翻译,日常性所有秘书事务,国内外客户接待及中日文邮件的处理,会议及日程安排,文件管理、整理和准备等.

二是产品销售,主要工作是为日资相关企业向国内客户推销产品和国内企业以日本为目标客户的推销产品工作.

三是外语培训学校老师,主要在培训机构中从事商务日语培训工作.

四是日语导游,在各旅行社从事导游工作,主要接待日本游客,或陪同旅行团前往日本旅游.

而在这其中,日资企业占50%一60%,由此可见,日企是商务日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最主要方向.

4.就业中存在问题分析

笔者同时通过走访调查,对近几年商务日语专业的部分毕业生进行了分析,发现约有40%的学生在毕业两年后更换了工作,其中约有20%的学生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并无多大关系.主要是因为信息化时代对人才需求不断提高,而高职院校学生在专业水平上呈现出参差不齐的水平,部分商务日语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实践能力难以适应社会岗位的要求,加上个人就业期望值过高.眼高手低,因此出现频繁更换工作的现象.分析原因以下几点:

第一,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在不断深化,但部分院校商务日语专业的课改力度却滞后,尤其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改革性不够,使得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与市场供求有所偏差.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专业课程设置具有盲从性,商务日语专业作为较为新兴的专业,部分院校在专业设置上趋同现象严重,人才培养模式不具个体性,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无特长,不能适应用人单位个性化的要求;二是部分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划分过细,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知识面相对不够开阔,在与本科毕业的同专业竞争不具优势性.

第二,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但就综合素质和专业实践能力而言,部分商务日语专业毕业生难以企业岗位要求.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这就直接导致高职院校生存更为艰难,就生源质量而言,有所下降,有些学生缺乏个人学习与发展动力,加上日语课程是崭新的学科,不愿多花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导致辞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固.最主要的是就校内资源看,教学师资力量、设施、设备跟不上,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不到发展,这都使得日后毕业生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第三,从商务日语专业学生自身而言,择业预期较高,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这也导致许多毕业生日后更换职业频繁.部分学生自我定位较高,一是高估自己的能力,对工资、福利、岗位等要求过高;二是一味追求大城市、大型企事业单位或著名外企,不愿意到小城市、小企业或急需人才的民营企业去,甚至有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宁可待业在家甚至啃老,也不愿屈就不理想的就业岗位;三是在就业中存在互相攀比的心理.这些现象都导致学生就业心理浮躁,就业预期高,往往与实际有较大差别,所以出现频繁更换工作的现象.

二、高职院校商务日语就业前景展望

从商务日语专业近几年的就业现状分析来看,市场需求量较大,有良好的就业前景,但从人才的需求、地域的需求分析,也呈现出两方面的趋势.

1.人才综合性的趋势

从对人才的需求质量来看,人才的综合素质要高.大多数毕业选择的是日资企业,而日资企业更多需要的是“多面手”,翻译、秘书或负责人,沟通、管理、日常事务或销售,都有所涉及,强调的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在工作前还要多角度全方位锻炼自己,这也是你在日企站稳脚跟的筹码.

2.就业地域性的转移

在对就业地域的分析中,发现大部分商务日语的毕业生会选择东部或沿海地区,但这些地区已呈现出日语人才的饱和,尤其是一些大中型日企或对日企业招聘人数日益减少,因此,就业的地域会在维持原有就业格局的基础上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及其延伸地带迁移.近年来,中同东部沿海地区的投资成本明显上升,从市场的广阔度以及投资成本的角度来看,西部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比东部地区要低很多.因此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推进,日资已向内地和西部扩展.

3.就业方向性的转移

商务日语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有五大指向,分别为翻译、秘书、产品销售、培训老师、导游,应该说这五个主要指向不会变更,但是具体的城市、企业会发生变更.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中城市部分人才需求已出现饱和,大型企业人才需求同样不多.但是小城市,特别是一些政府新兴扶持的城镇,有丰富对日交流资源的城市,对商务日语专业人才需求依然很大.所以,从个人发展、体现价值的角度来看,到小城市、到基层、到民营企业,应该是高职商务日语专业毕业生未来的一个重要方向.

三、高职院校商务日语就业对策

在这样的就业现状及前景下,根据高职校“培养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的教学目标,商务日语专业教学也要向“以就业为导向”靠拢,培养出企业需要的技能型、操作型、应用型的综合职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1.转变就业观念

高职院校应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供更为有效的就业指导和就业咨询,教育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珍惜工作机会,降低工作预期.对于商务日语专业毕业学生,要做积极的引导,要改变其就业观念,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降低就业预期.商务日语专业毕业生就认真分析个人情况,认清自己优势,同时看到自己的劣势,扬长避短,找到自己准确的工作位置.特别要引导学生不能一味地想到大城市、大企业,可以鼓励商务日语专业毕业生不妨从中小城市、中小城镇、中小企业寻找发展空间,为自身为积累实践经验,这也是一种积极的就业观念.

2.优化专业结构

根据社会人才的需要以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高职院长校商务日语专业要结合实际情况、生源情况,设置特色课程,优化专业结构.在商务日语专业设置上,要避免盲从、趋同现象,要注意突出学校特色以及人才培养特色,作为高职院校而言,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除了开设专业的商务日语专业外,还应该结合就业的实际需求,开设以下课程,如与外贸、销售有关的内容,与国际经济法、商法相关的课程、金融政策的学习,并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和现公设备处理日常事务.

高职院校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拓展就业渠道.就商务日语专业而言,学校可以可以对对口企事业进行调研,调研出企事业对高职商务日语专业毕业生的职业技能要求,特别要重视能力结构与核心能力的需求.然后以此为课程发展、培养目标的一个着眼点,在实际教学中有所体现、落实,从而让人才培养指向性更明确,培养方案更完善,课程目标更明确,也为毕业生日后就业先占得先机.

另外,在优化专业结构中,还要优化实践课程,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日语实际应用能力与知识转化能力.高职院校还可以与企业相联系,把企业实践技能训练纳入教学内容中,让学生在企业培训方案指导下进行教学实践,从而密切学校与企业的关系,密切学生与岗位的关系,真正实现现代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即既掌握商务日语专业知识,又掌握某一方面专门知识,能够在企业运行中展现专业能力与职业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为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3.改变教学模式

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高职教育各方面都提出新的要求,要求高职教育不能只局限于学校的课堂教学,必须改变教学模式,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用人单位,真正做到密切学校与企业的关系,密切学生与岗位的关系.

针对商务日语的就业方向与前景,可以以校企合作为契机,构建“日语+专业”的动态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符合高职院校的特点的,指教师在商务日语实际教学中,既注重与商务日语有关的专业知识的教导,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同时,又注重与企业的动态联系,让学生在企业中,进行专业知识、行业术语的强化,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从而实现教学内容与过程的动态适应.学生一旦走进企业中,在真实的场景中,尝试去运用课堂上的知识,才能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感性与理性的结合.特别是让学生在具体的岗位中,了解该岗位或预测到未来个人的工作岗位可能需求到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并能过实践加以掌握甚至强化,这可以达到课堂上所不能达到的效果.更为重要的是,在不同企业进行实训,还能让学生意识到与岗位相关的专业技能会因企业的不同而有的差异,这就要求学生在就业中要掌握多样性和动态性的特征,学校在教学中也要实现内容的动态管理.

同时,高职的教育模式还要突出地方特色与行业背景,根据对本地人才需求的调查,发现本地市场、企来需求的是既精通日语,又熟悉商务惯例,同时具备较强对日商务操作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我们的商务日语应认清上述背景,建成特色鲜明的高职教育专业,实现高职商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主动适应行业、产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与就业满意度.


四、结语

我们要认清高职教育的特点与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对高职商务日语的教学和高级日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充满热心、信心和责任心,为更多的毕业生开拓出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