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文“召回”风波

点赞:3218 浏览:916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0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和《科学》杂志先后向学术不端行为“宣战”,无论结果如何,其过程都值得中国引以为鉴

2008年3月6日,200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琳达巴克(LindaBuck)及其合作者,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一则声明,将其本人以及曾在她实验室工作的华人学者邹志华推到了漩涡中心.

这个篇幅不足半页的声明指出,2001年刊登在《自然》杂志上的一篇论文,由于“发表的图表数据和原始数据存在不一致的地方”,造成实验结果无法重复.所以,作为通讯作者,她决定撤销该文.而全权负责为该论文提供数据和图表的,则是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曾在其实验室做博士后的华人学者邹志华.

据《财经》记者了解,在国际学术界,“召回”已发表论文是一件非常丢脸的事.这通常意味着论文作者在研究过程中出现了重大失误或者查重行为.

涉嫌论文始末

现年61岁的琳达巴克,目前是美国弗雷德哈钦森(Fred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的教授.2004年,她与当初在哥伦比亚大学做博士后研究时的导师理查德阿克塞尔(RichardAxel)一起分享了该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为这两人赢得这一荣誉的,是1991年发表在著名学术期刊《细胞》(Cell)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他们宣布从小鼠身上发现了约1000种基因组成的庞大基因家族,这些基因产生出同样数量的嗅觉受体(嗅觉感受器).

这是一项在嗅觉奥秘方面的开创性发现,因为人类的鼻子大约能够闻到1万种不同的气味,比如食物的香气、烟花绽放之后的硫磺味等,但这些气味是怎么成为人类大脑中的记忆的,之前人们并不清楚.巴克给人们描述了人鼻子内这些专门的嗅觉受体,是怎么探测到周围环境中的气味分子,而大脑又怎么把这些信号还原成特定的气味的.

发表这篇历史性的论文之后,巴克结束了在阿克塞尔门下长达11年的博士后生涯,并在位于波士顿的哈佛大学医学院谋得助理教授一职.

1997年,中国学者邹志华加入巴克的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邹志华毕业于广州第一军医大学,并在日本大阪大学医学院获得博士学位.2002年,巴克实验室迁到巴克的出生地――华盛顿州西雅图的弗雷德哈钦森癌症中心,邹志华也随同前往.一直到2005年,邹志华才离开该实验室,前往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医学中心神经与细胞生物学系任教.

在“独立门户”之后,巴克和她的实验室继续推进嗅觉系统的相关研究,邹自然也投身其中.鉴于鼻子中的嗅觉受体约有1000种之多,那么单个嗅觉受体是如何感受有关气味的信息,并传递到大脑嗅觉皮层进行处理呢?2001年11月6日,巴克研究组在《自然》发表的一篇论文中,对此进行了探讨.

他们通过在小鼠的嗅觉相关神经元中引入外来的植物蛋白,培育出了一种转基因小鼠.由于植物蛋白可以在神经元之间穿梭,通过确定植物蛋白的位置,就可以勾画出气味信息传递的“通道”.论文发表后到正式被撤销前,已被世界各地的科学家频繁引用达138次,在学术界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巴克在其获得诺贝尔奖的自传中,也特地提到了此项研究.


不幸的是,巴克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后来发现,根本无法重复该论文的结果,只好最终将其“召回”.虽然邹志华和该实验室的另一位研究员丽莎霍洛维茨(LisaHorowitz)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但根据论文撤销声明中的说法,“所有的图表数据均由邹志华提供”,目前仍在该实验室工作的霍洛维茨则只是“参与设计实验和提供培育转基因小鼠的试剂”.

诺奖得主文“召回”风波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医学院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专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0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这就意味着,邹是这起论文撤销风波的最主要“嫌疑人”.

由于这篇论文是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完成的,哈佛大学医学院已经成立一个专门的调查委员会来调查这件事.《自然》在其新闻报道中称,邹志华没有回复该杂志的询问.《财经》记者在电邮和录音中希望采访邹志华,截至北京时间3月14日下午5时,也未得到他的直接回应.

不过,他目前效力的得克萨斯大学医学中心新闻办公室负责人玛莎坎莱特(MarshaCanright)告诉《财经》记者,尽管邹志华博士同意了撤销《自然》论文的要求,但他对此感到失望.

据悉,目前邹志华正在翻阅大量的文件和数据,以协助哈佛大学医学院开展调查.

但他并不认为自己有任何不端行为,表示将尽快在得克萨斯大学医学中心启动重复实验,而且有信心重复出实验结果.

巴克教授也没有直接回应《财经》记者的采访要求.弗雷德哈钦森癌症中心媒体关系高级经理克里斯滕伍德沃德(KristenWoodward)女士告诉《财经》记者,巴克教授还要求该中心调查邹志华参与发表的其他论文.这些论文是在弗雷德哈钦森癌症中心完成的,相当于2001年那篇《自然》论文的后续.

而巴克的个人网页显示,邹志华以第一作者身份,在2005年4月的《美国科学院院刊》以及2006年5月的《科学》杂志上,先后与巴克合作发表论文,进一步探讨大脑嗅觉皮层中的信息网络.

目前,巴克和邹志华论文事件的调查仍在继续,真相也仍未水落石出.不过,这一事件注定将引发人们对于学术不端行为更多的关注.

撤销“双响炮”

巧合的是,几乎就在《自然》杂志刊登巴克等人撤销论文声明的同时,历史最为悠久、发行量也最大的学术期刊美国《科学》杂志,也吹响了撤销另外一篇论文的前奏.

这场风波的主角,是韩国高等理工学院(KAIST)生物科学系教授金泰国(TaeKookKim).2005年和2006年,金泰国作为通讯作者,与其合作者先后在《科学》和《自然化学生物学》(《自然》姊妹刊)上发表两篇论文.

其中,发表于《科学》的论文,描述了如何用纳米粒子去追踪细胞内的分子活动,以最终发现新的药物作用靶点.《自然化学生物学》的论文则称,利用前述技术筛选出特定蛋白质,然后对这些蛋白质进行调控,可以拨回细胞的“年龄钟”,使细胞“返老还童”.

之后,金泰国参与创办了一家名为CGK的公司,打算将其研究成果商业化.但在今年2月12日,该公司与金所在的韩国高等理工学院联系,声称无法重复金泰国的实验.

第二天,韩国高等理工学院在系一级展开了调查.调查委员会立即找到金泰国,但后者无法提供实验记录本或原始数据.数天后,金泰国神秘地离开了韩国.

调查组还与这两篇论文的第一作者元在俊(JaeJoonWon)反复交谈,后者最终在书面声明中承认,两篇论文都存在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

2月28日,调查组将初步调查结果上报给韩国高等理工学院的校长,并在同一天知会了《科学》和《自然化学生物学》.

韩国高等理工学院生物科学系内部调查委员会主席李均敏(GyunMinLee)教授在致这两份杂志的信中说,“尽管正式调查尚未结束,但初步调查结果已经足以使我们相信这两篇论文不具备任何科学的真实性.”

韩国高等理工学院校一级的内部调查委员会成员徐渊秀(YeonSooSeo)教授也对《科学》表示,调查组已经发现两篇论文在科学上是错误的;但如何界定论文合作者之间的责任,尚需时日.不过,待调查全部结束,肯定将公布相关细节.

《科学》迅速做出反应.3月3日,该杂志前任总编唐纳德肯尼迪(DonaldKennedy)和现任总编布鲁斯艾伯茨(BruceAlberts)联合发布编辑声明(EditorialExpressionofConcern),提醒其读者注意那篇《科学》论文成果的有效性已经受到严重质疑,并呼吁作者尽快与杂志社联系论文撤销事宜.

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李均敏表示,目前系一级的调查已经完成,案子已经提交到校一级的调查委员会.

业界普遍认为,韩国高等理工学院此次高效率的调查,大概与黄禹锡事件给韩国学术界带来的警醒不无关系.2004年,韩国首尔大学教授黄禹锡曾在《科学》发表论文称,在世界上率先成功克隆出人类胚胎.但这一成果后来被证实为查重,令人震惊.

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两起论文事件中,虽然涉及到类似诺贝尔奖得主这样具有非常高的学术地位的人员,美国和韩国的相关学术机构都没有采取“捂盖子”的做法,而是成立调查委员会,并且尽可能地向公众发布相关信息.

无论这两起事件的最终结果如何,以学术打检测而闻名的新语丝网站创始人方是民(笔名方舟子)博士对《财经》记者表示,像巴克这样能够自曝家丑,主动向期刊要求撤稿,并尽量降低查重造成的危害的做法,在中国几乎是难以想象的.

去年底,上海复旦大学公布了三起学术不端行为;但从最初接到,到最终公布处理结果,最短的也超过了五个月的时间,而且处理过程也被指缺乏透明度.当然,这在中国已算是非常积极的处理方法.更多的情况则是即使被外人揭露出查重之后,本人也拒绝做出回应;而所在单位不是置若罔闻,就是千方百计地包庇,主管单位也无意强行介入,最终事件变得悄无声息.

以随后被披露的新晋中国科学院院士、号称“中国杂交水稻之母”的谢华安涉嫌学术查重案为例,至今其所在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以及负有相应职责的中国科学院,均未向公众披露调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