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柴油泄漏危机

点赞:5011 浏览:1940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数百人组成的抢险队伍,数十道拦油设施,成吨的凝油剂,中国最先进的吸油船,最终没有完成对油污的完美阻击

起初是一声沉闷巨响,随后,警笛划过,2009年12月30日凌晨2时许,不少陕西省渭南市赤水镇赤水村村民被惊醒,睡梦中的村民尚不知,距离家门不远处的兰郑长成品油输油管道已经爆裂.一些村民清醒后,随即前去捞油.

夜半警笛拉开了一起牵动数省的公共环境事件的序幕.这起事件导致渭河、黄河的污染,陕西、河南、山西等沿岸地区的饮水安全遭到威胁.三天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下称中石油)网站发布消息称,中国石油兰(州)郑(州)长(沙)成品油管道渭南支线在分输投产过程中,出站约2.75公里处,有大量漏油进入赤水河,并流入渭河.

虽然泄漏的是毒性较小的柴油,危害也尚未被明确评估,但联想4年前的松花江污染事件,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苯类污染物流入松花江,造成水质严重污染,引发哈尔滨全城停水,则令人心悸.

陕西柴油泄漏危机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中石油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专科毕业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5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如今,河面上已看不到浮油,但许多疑问却没有随之散去,造成泄漏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到底泄漏了多少油至今尚无答案.

突如其来的泄漏

根据中石油发布的消息,2009年12月30日凌晨,中石油的值班人员发现兰郑长成品油输油管道渭南支线流量出现异常,遂引起警觉.巡线人员接到通知,沿管线展开巡视,走出约2.75公里,来到赤水河边时,闻到一股强烈的柴油味,并发现地面有油浸出.在接到巡线员的报告后,中石油紧急停止输油,并派出该公司西北抢修中心人员赶往现场.

清理完渗出的柴油,抢修人员掘开地面,找到了泄漏点.大约11个小时后,泄漏的管道方被堵上.

1月4日下午,陕西省环保厅副厅长李孝廉通报称,30日凌晨发生泄漏的地点距赤水河岸约40米,油管埋藏于地下约6米处,泄漏点距渭河入河口约3公里.

此前,1月1日下午,渭南市接到省环保厅批转的中石油公司应急抢险小组的事故报告,从报告中得知,该事故泄漏柴油量为150立方米,仅50立方米得到回收.

兰郑长成品油管道从兰州出发,全长2837公里,途经甘肃、陕西、河南、湖南、湖北5省67个县市,抵达湖南长沙,其中包括1条干线管道和16条支线管道,设计最大年输量1500万吨.这条管道是目前中国最长的成品油管道,2008年7月31日主体完工,2009年3月30日投产.

而此次发生泄漏的渭南支线是兰郑长成品管道的支线管道之一,起点为渭南市华县赤水镇,终点为渭南市临渭区城关镇,全长18.4公里.这条输油管于2009年6月完工后,直到12月29日晚19时50分才刚刚投入试运行.运行仅五个小时后,泄漏便发生了.

距离泄漏地点约40米的赤水河是渭河支流之一,发源于秦岭北麓,一路向北后汇入黄河的最大支流渭河.泄漏点距离潼关县约70公里,潼关古城正是渭河进入黄河的入口.

1月8日下午,事发九天后,虽然泄漏现场还拉着警戒线,但已恢复平静.被掘开的一个大坑中,可看到两条并排的黑色输油管,上面已经看不到修补的痕迹.附近工作人员表示,破损的油管已经被更换了.距油管数米外,有两台小型钻机正在泥土上钻孔,采集土样以供检测.

此外,现场仍能看到一道数十米长的沟渠,这是泄漏发生后抢修人员挖掘的导流明渠,令赤水河改道,绕过漏油点.而赤水河原河道内的水已经排干,有四五名工人正忙着清理河床.

眼前的赤水河大约只有三至四米宽,河水呈,缓缓流动的河面上已看不到柴油的痕迹.

黄河终遭波及

尽管中石油方面称,发现泄漏后,便启动应急预案,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迅速展开抢险,并采取多项措施封堵和拦截漏油.这些措施包括,封堵漏油点,清理被污染土壤,并在赤水河及渭河下游设置隔油障、围油栏等设施,收集处理泄漏油品,同时对赤水河和渭河水质进行取样监测.但漏出的柴油通过沙质的土壤已渗入赤水河中,继而进入渭河,再入黄河.事态扩大已成事实.

泄露发生后,陕西省渭南市监测站在赤水河及渭河设置了九个断面,开始进行每半小时一次的取样监测.根据检测结果分析,赤水河泄漏点以下3公里河段,赤水河入渭河口以下约3公里渭河段,出现一定程度污染.

据黄河流域渭南潼关吊桥水质自动监测站站长杜新黎提供的信息,1月2日中午,对设在潼关吊桥的断面的检测显示,此处石油类浓度达到七个断面的最高值,约为每升水中含有25.3毫克柴油.1月3日上午10时,潼关吊桥检测数据已经下降为0.479毫克/升,达到了地表水五类水质的要求.陕西省称,污染已被控制在渭河河段内,对人畜饮用水源未造成影响.

1月4日,陕西省政府召开新闻通气会,通报的最新监测数据承认,此次泄漏对渭河造成了比较严重的污染.但此时,陕西省仍然表示,泄漏柴油对于黄河的影响还在国家要求的水质范围内.

河南方面传来的消息却没有这么乐观.1月4日,环保部、国家发改委、、水利部、中石油等部门,组成国务院联合工作组到达河南省三门峡市,这里为黄河经陕西进入河南的第一站,黄河在河南经过八座城市,其中郑州、开封等地的饮用水皆取自黄河.

在国务院工作组到达的前一天,河南省副省长张大卫于1月3日上午赶到三门峡市,并召开现场会,会场设在三门峡水利枢纽局水力发电厂.参与此次会议的有国家环保部应急办副主任张迅,河南省环保厅、中石油西北局以及河南境内黄河沿岸城市的主要负责人.

据一位参加现场会的人士称,当天会议气氛紧张,焦作市市长因为没有按时到会,受到张大卫的当众批评.会议通报称,三门峡大坝附近提取的水样显示,库区的石油类浓度已严重超标.会上还透露,在巩义黄河大桥处,甚至远至花园口都检出水质超标,而这两个地方,已属于郑州市境内.

张大卫到达三门峡市之前的1月2日15时左右,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要求下,三门峡枢纽局水力发电厂六台发电机组被关闭,三门峡大坝关闸.

张大卫要求,河南省环保厅和三门峡市及中石油公司联合行动,在三门峡水库上方、库中以及水库下方还要设置拦阻坝.

1月5日,国务院工作组副组长、国家环保部应急办副主任张迅公布消息称,当日的检测结果表明,三门峡库区水体中的柴油污染成分明显降低,石油类浓度已恢复到四到五类地表水的水平.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相关规定,地表水一、二、三类,石油类浓度均不得超过0.05毫克/升,地表水四类,石油类浓度不得超过0.5毫克/升,五类不得超过1毫克/升.

1月6日和1月7日,国务院工作组再次通报称,三门峡库区下排水中的石油类浓度已达到并保持在地表水三类标准.此外,1月6日上午8时,关闭多日的三门峡大坝首度开闸,小流量放水,并启动了一台发电机组,至7日凌晨3时,三门峡水库启动了第二台机组放水发电,水库发电功能逐步恢复.

泄漏多少柴油

一个至今未解的疑问是,到底漏出了多少柴油又有多少柴油进入渭河和黄河

1月4日下午,陕西省环保厅副厅长李孝廉通报称,兰郑长成品油管道渭南支线管线于30日凌晨2时15分被发现压力异常.估计漏油发生在凌晨零时30分.按照上述说法,再加上巡线人员查找到漏点的时间,在管道得到有效处置之前,柴油至少泄漏了近两个小时.因为缺乏相关的数据,外人难以计算出两根管径273.1毫米的管道在这么长的时间里,究竟能够漏出多少柴油.

对柴油泄漏量也是多次易口.

2009年12月30日下午,中石油就泄漏事故向渭南市环保局报告时表示,据估计泄漏了40立方米柴油,其中已回收了30立方米,还有10立方米渗入到土壤中,泄漏点周围15平方米-20平方米的麦田被污染.

在对管道进行堵漏的同时,中石油的抢修人员在赤水河上建了两道拦油带,但这远不能阻止油污的扩散,赤水河很快漂满柴油.


12月31日,赤水河内的油污不但没减少,反而随河水源源注入渭河.有目击者称,渭河漂浮着宽达数米的油污.当天,中石油提高预案等级,开始增调抢险人员和各类物资.现场的抢险人员一度达到700人.

2010年1月1日下午,渭南市接到陕西省环保厅转来的一份报告,这是中石油公司应急抢险小组向陕西省环保厅提交的事故报告.报告称,此次泄漏的柴油量为150立方米,其中有50立方米得到回收.

然而,这仍不是一个准确的数字.

1月5日下午,在国务院工作组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环保部环境应急专家组成员、清华大学教授张晓健称,大约有150吨柴油泄漏出来,相当大的部分都已经被截留,只有很少一部分进入到渭河和黄河.对于具体的泄漏量,张晓健表示:“目前还没有计算出来.”

从10立方米到100立方米,到“没有计算出来”,泄漏量这一关键的事故数据,成了一个谜.最有可能得出准确数据的中石油,也三缄其口.

仅仅可知的是,数百人的抢险队伍,赤水河、渭河、黄河上的几十道拦油设施,6吨多的凝油剂,中国最先进的吸油船,最终没有完成对油污的完美阻击.

控污时机是否被贻误

根据口径,河南省政府提出“力保在三门峡境内解决黄河水质污染问题”得到“全面落实”.但泄漏柴油一度绵延近200公里进入三门峡库区,并漂至黄河下游,显示在应对这样一场跨地域的环境事件时,各方联动合作仍有缝隙,在一定程定上可能贻误了处置的时机.

可以确定的是,中石油在发现柴油泄漏后,并没有立即向环保部门报告.

2009年12月30日17时23分,渭南市环保局中心接到中石油兰郑长管道项目负责人有关柴油泄漏的报告.一个小时后,渭南市环保局派员赶到事发现场.此时,距中石油发现泄露已近15个小时.

12月31日下午,环保调查人员再次对抢险处置工作进行了督促.一天后,国家环保部西北督查中心、陕西省环保厅、渭南市环保局派员前往泄漏现场进一步调查处理,并启动了应急监测工作,同时向渭南市政府进行通报.

尽管陕西省此前已展开积极应对,但直到两天后,代表水利部行使所在流域内水务行政主管职责的黄河水利委员会(下称黄委会),却刚刚做出反应.1月1日,黄委会所属的三门峡库区水文水资源局接到渭河受到柴油污染的报告后,相关部门、水文站才展开调查及取样监测.

1月2日上午,黄委会所属三门峡水利枢纽管理局接到紧急通知:根据油污进库情况,做好水库库面拦油截污准备工作,必要时做好关闸准备.当天下午15时,发电机关闭、大坝关闸,这是泄漏发生后的第四天.几天后,这一措施得到国务院工作组的充分肯定,国家环保部环境应急专家组成员、清华大学教授张晓健1月5日表示,监测结果表明,由于及时关闭了三门峡大坝闸门,受柴油污染的范围已经被控制在三门峡库区以上河段及库区当中.

然而有迹象表明,在大坝落闸之前,部分柴油已通过大坝.据中新社1月4日消息,环保部门监测数字表明,黄河河南巩义大桥以西的地区(三门峡沿黄河下游约200公里处),监测值已超标.

河南省采取行动,则还在三门峡水利枢纽管理局之后.1月2日上午,河南省接到黄委会所属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陕西省环保厅和环境保护部应急办通报,柴油泄漏,可能影响河南省境内黄河水质.1月3日上午,河南省副省长张大卫赶赴三门峡市,召开现场会,要求建立多道拦截装置,阻止油污继续扩散.当天,拦截装置相继建立.

1月5日,按照国务院工作组的要求,三门峡大坝以下,小浪底水库以上,又连夜建起了三道拦截装置.

谁是肇事方

至本刊发稿时,泄漏的发生已超过两周时间,但是既未公布此次柴油泄漏原因,也未对相关责任作出认定.

中石油的消息称,经对漏油点开挖检查,初步分析事故原因为第三方施工破坏所致.但渭南市环保局人士表示,发生泄漏的地点并没有发现第三方施工的痕迹,即使存在第三方,惟一的可能是早先有单位施工破坏了油管.

渭南市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杨建秦还表示,在事故处于调查阶段时,就确定责任人是不负责任的,杨在此次事故中担任事故抢险领导小组宣传组组长.此后,渭南市一度与中石油方面交涉,要求其不得对外直接发布信息.最终,无论是渭南市还是中石油,皆没有正面回应“第三方”究竟是谁.

但从中石油现场抢修人员的眼里,“第三方”施工破坏了管道,应是一个合理的解释.1月8日,仍在泄漏现场忙碌的一位中石油西北抢修中心的人士表示,漏油事件与一项铺塑工程有关.

所谓的铺塑工程,是指华县水务部门此前实施的赤水河右(东)岸堤防退建加固工程,已于2009年2月下旬开工.在此之前,兰郑长成品油管道渭南支线穿越赤水河的铺塑工程已经完成.

赤水村村民刘竹兰证实,上述堤防加固工程于2009年春节后开工,整个工程持续了约有四个多月,此后,河堤上再没有任何施工项目.这项工程对赤水河东侧的2.065公里堤防进行改造,完工后,新河堤向东退后了约30米.

2008年底,华县水务局启动赤水河右岸堤防改造工程,并将河堤分为A、B两个标段进行招标.其中长1095米A标段的中标者为陕西富源水电工程有限公司,发生泄漏的输油管正处于此标段的施工范围内.

据华县水务局人士介绍,铺塑工程是堤防改造的一部分,主要目的是防止河水在汛期时渗透河堤.

此外,华县水务局和此次堤防改造的监理方人士皆表示,由于铺塑工程需要使用专门机械将土工膜压入泥土,并深达数米,考虑到可能会影响输油管道,在施工前,华县水务局已通知施工方和监理方注意避开中石油的输油管.一名张姓工程监理巡视员称,他与施工方曾与中石油取得联系,并在铺塑作业中,避开了输油管所在位置.

环保部门的初步调查,也并未认可“第三方”破坏的说法.

环保部机关报《中国环境报》1月13日披露,“未落实环评整改措施应是酿成事故主因”.

兰郑长成品油管道工程的建设单位为中国石油管道公司管道工程第二项目经理部,2009年2月26日,兰郑长管线陕西段的建设单位向陕西省环保厅提交了试生产申请,陕西环保厅下达了试生产核查通知单.但经现场核查,此项目建设并未落实此前环评报告提出的各项措施,因此陕西省环保厅未同意此项目投入试运行,并要求整改.

但直到泄漏发生,陕西省环保厅仍未接到整改情况的报告.由此可知,2009年12月29日,渭南支线投入运行,事先并未获得批准.

此外,中石油对于输油管道的管理可能存在疏漏.按照规定,石油管道必须在经过压力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中石油也确在2009年3月对渭南支线进行了压力试验.但问题在于,此次试压距正式运行尚有半年,难以保证管道在此期间一直处于正常状态.那么在2009年12月29日正式运行前,中石油理应再次进行压力试验,以保证管道的运行安全.这样,泄漏或许可以避免.

从上述情况来看,中石油在此次事故中应负有一定责任.

目前,国务院已组成了渭南中石油输油管道泄漏事故调查组,并于1月12日赶赴陕西省展开事故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