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筛选理的高等教育投资城乡差异

点赞:23866 浏览:10775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我国高等教育投资存在巨大的城乡差异,而对于农村学生高等教育投资研究不多见.本文研究表明,由于基础教育与户籍挂钩,再加上城乡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户籍歧视通过对教育投资收益的作用影响了高等教育对农村学生的筛选甄别,阻碍了农村学生的高等教育投资,因此简单的学费补贴或者对农村学生降低高考录取分数等政策,难以有效解决高等教育的城乡差异问题,并就此提出政策建议.

关 键 词:高等教育投资筛选户籍制度城乡差异

一、引言

中国在社会经济各方面一直存在城乡差异,高等教育投资的不均等是其中之一.近年来,虽然户籍管制不断放松,高等教育投资的城乡差异却有不断加剧的趋势.相当数量的农村家庭学生,初中毕业后就不再升学,而是外出打工赚钱,早早地就进入劳动力市场,这表明农村学生及其家长认为,上大学能够带来的收益跟大学要花费的成本和放弃的收入相比,进一步的深造教育并没有吸引力.高等教育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通常人们接受高等教育时已经超过法定工作年龄,因此,人们必须投入原本可用于工作的时间、放弃可能的工作收入,支付各种书本、学杂以及生活费用,并花费相当的脑力、精力完成学业,来争取高等院校的毕业文凭.人们一般认同,在高等学府学到的专业知识和受到的职业技能训练,能提高个人在本专业内的工作能力,提高他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从而提高个人收入.因为预期未来收入的增加值会超过投资,所以人们愿意投入时间、金钱和人力等真实资源来接受高等教育.在一个有效率的市场中,人们应该有着平等的投资机会.而且,对于有上千年科举历史传统的中国社会来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教育程度高的人在社会上普遍受到尊敬,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人的社会声誉、社会地位,所以,教育投资的机会均等不仅仅意味着经济机会的均等,也意味着社会阶层上动的渠道畅通.高等教育投资城乡差异的扩大值得警惕.

二、高等教育对农村学生筛选失效的原因分析

(一)学费和表面的户籍歧视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学由免费改革为收费,使得贫困学生尤其是贫困的农村学生不堪承受.根据1998年颁行的《高等教育法》,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补助或者减免学费;并且国家设立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基金和贷学金,并鼓励高等学校、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设立各种形式的助学金,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如果认为大学收费是导致近年城乡间高等教育投资差距加大的主要原因,那么对农村生源的大学生实行学费补贴、减免应该可以基本解决这一问题,但目前这类政策收效甚微.也有观点认为,农村学生投资高等教育意愿弱于城市学生,可归因于农村学生大学毕业后就业难,教育投资没有回报当然会使投资意愿微弱,但是为什么农村生源大学生比城市学生难找工作呢?就业市场对农村生源毕业生的户籍歧视有无内在动因?一味归结于毕业生找工作靠关系、走后门,也有以偏概全的一面,毕竟市场中关心企业利润的雇主还是有量才录用的强烈动机.很多人认为日益加大的高等教育城乡差异就是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带来的体制性问题,有论者建议,既然高等院校通过统一高考招生,不妨实行“反向歧视”政策,对农村生源考生优先或降分录取.如中国人民大学在2012年自主招生考试中实行的“圆梦计划”,原则上要求被推荐的考生为平时成绩排名为所在中学前10%、而且家庭中三代之内无大学生的农村户籍学生,一时议论纷然.如果不理清户籍制度在高等教育投资方面造成巨大差异的内在机制,所谓“反向歧视”也是治标不治本.

(二)筛选失效使农村学生高等教育投资收益降低研究表明,高等教育作为劳动力市场的筛选机制对于农村学生的有效性被削弱扭曲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视教育为劳动力市场的筛选机制的分析始自Akerlof(1970)、Spence(1973)等人在信息经济学方面的开创性研究,姚先国、辜晓红(2011)则认为,中国高等教育投资的城乡差异很大程度上可以解释为筛选机制对城乡劳动力作用不同.

(2011)的研究分析了中国的户籍制度对高等教育筛选作用的扭曲.

通过对户籍制度的研究可以看出,同时造成:(1)农村学生的保留收入较低,使得工资报价与求职者的个人特征(户籍)相关.1978年至2009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收入一直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的2至3倍多,并且城乡收入比有持续扩大的趋势.考虑到城市居民享受的失业救济、低收入保障和公费医疗等各种社会福利和补贴,实际的城乡收入差距可能更大.据201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4――聚焦民生》,国际劳工组织2005年的数据显示,世界上只有三个国家的城乡人均收入比大于2,绝大多数国家都低于1.6,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城乡收入差距一般是在1.5左右,中国是世界上城乡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因此,农村学生的保留收入要远远低于同样没有上过大学的城市普通职工.而学生如果接受大学教育就要放弃不上大学可以得到的保留收入,也就是说农村学生接受大学教育的机会成本低于城市学生.(2)农村学生的基础教育成本更高,使得求职者的教育成本与其个人特征(户籍)相关.中国的高等教育体制要求学生必须通过高考,达到高校的录取分数线才能成为大学生.这就要求考生受过良好的基础教育.户籍制度对社会的分割还体现在,国家的基础教育资源分配也跟其他各项社会资源一样向城市倾斜,而小孩入托、入学的机会又与户口直接挂钩.《义务教育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事实上地方政府在执行中都变成了“无当地户籍的适龄儿童、少年没有资格就地入学”,甚至是即使有当地户籍但在当地没有购置房产的家庭子女也没有资格或者被限制资格入学.而农村和城市的基础教育不仅在数量上而且质量上存在着事实上的巨大差异,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相对较差,校舍更简陋甚至陈旧,教学设施落后,师资力量薄弱,学生人均教育经费比较少.如果以城市学生接受的基础教育的平均水平为标准,那么农村学生想要获得同等水平的教育被要求付出高得多的代价.这个更高的代价很难量化计算,外地人口子女即使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到非户籍所在地正规学校上学往往要交纳名目繁多的“择校费”、“赞助费”,这些费用动辄数万甚至更高,可以认为这类择校费比较客观反映了户籍分割造成的系统性教育成本差别.因此农村学生要想跟能力同等的城市学生获得一样的高等教育学位,要比城市学生付出更高的教育成本.这种分割造成两个方面的影响.首先,如果劳动者选择不接受高等教育,从而被认为是类型?兹L的话,农村户籍劳动者得到的工资少于城市户籍劳动者,但与此同时农村户籍劳动者选择接受高等教育得到工资与城市户籍劳动者可能相同,这就使得农村户籍中的类型?兹L发现接受正的教育水平e*>0获得的工资增幅比较高(也比城市户籍类型?兹L的增幅更高),因此即使他的边际教育成本高于类型?兹H,只要工资增幅足够高仍然有动力接受高等教育.第二,农村户籍劳动者面对的教育成本高于城市户籍的学生,又削弱了农村户籍中的类型?兹H接受高等教育的动力,毕竟高等教育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如果具有较高的投资回报,就能吸引更多的投入,相应的,较低的回报则会抑制投资动机.如果教育成本的增加超过接受正的教育水平e*>0能带来的工资增幅,农村户籍类型?兹H可能会放弃高等教育.在统一的制度框架下,由于中国地域广大人口众多,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社会组织和文化都差异巨大,以上两种情况在不同地区或者同一地区的不同时期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突出性.有些地区或者有些时期,正的教育水平对类型?兹L的工资增加影响较大,表现为更多的原本不会接受高等教育的类型?兹L也尽可能地努力上大学;另一些地区或者另一些时期,教育成本的影响更大,表现为本来应该接受高等教育的类型?兹H弃学情况大量出现.这种混乱的局面使得市场不可能对农村户籍劳动者进行有效甄别,雇主可能认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村户籍劳动者难以判断其类型,就业市场的户籍歧视于是因此产生,于是农村户籍学生在就业市场得到的工资报价更低、工资机会更少,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收益就更低了.

(三)农村学生高等教育投资收益更低研究研究表明,户籍制度下城乡分割的二元化体制确实压低了农村学生投资高等教育的收益.用中国家庭收入评估调查2002年居民收入数据(CHIP-2002)所做的计量研究结果,农村学生的高等教育投资回报率显著低于城市学生的投资回报率.用这一样本进行OLS估计,得到城市学生的高等教育回报约为19%,即上大学给城市学生带来的年收入增幅均值为19%,而农村学生的高等教育回报为-6%,也就是说对这一样本中的农村学生而言,上大学对收入的作用居然为负.考虑到,在存在人力资本异质性和选择偏差的情况下,普通OLS方法和IV估计方法都很难一致性地估计教育对收入的影响(Heckman,Ichimura,Todd,andSmith,1998),采用Heckman等人(1998)发展的局部线型回归方法(LocalLinearRegression),再次估计高等教育对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的收入的作用.考虑到教育本身增加个人的知识和提高个人技能,这一方法估计的是个人接受高等教育的平均政策效应(AverageTreatmentEffect,简称ATE),即具有特征X的随机个体因接受高等教育而获得的教育本身带来的平均回报.用这一方法得到,对于城镇青年中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收入方程中“曾经农村户口”的系数符号为负,数值是-0.4295,标准差为0.1909,显示农村生源的高校毕业生“农转非”成为城市居民后获得的收入均值低于城市生源的高校毕业生.从平均政策效应来看,也即,不考虑个人事实上是否接受了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对城市学生收入的作用平均为增幅24%,但对于农村学生收入的增幅平均只有12%.从经济学意义上看,投资问题的实质是对于投资主体比较而言,将资源投入到某个将要选定的投资项目中,是否能够获得比替代的选择项目更高的收益回报率;如果是这个投资可以一直进行到边际回报率与替代项目的边际回报率相等的程度.高等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投资,如果具有较高的投资回报,就能吸引更多的投入,相应,较低的回报则会抑制投资动机.农村学生投资高等教育获得的收益低于城市学生,自然就打击了农村学生的投资意愿.

三、高等教育对农村教育投资不足的影响及治理对策

(一)农村学生高等教育投资不足的影响户籍制度对高等教育的筛选作用造成了扭曲,不仅引起了收入分配不公等诸多问题,有损社会公平,导致农村学生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和人力资源的分级配置被严重扭曲,从就业市场的效率来看其后果也是有害的.农村学生人力资源的浪费.农村学生作为总体对高等教育的投资不足,部分优秀农村学生不得不放弃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也从而失去了可能获得更高收入的就业机会.农村学生高等教育投资不足减少了就业市场中较高边际生产力的劳动力供给,同时使人力资源的分级配置受到扰乱,那些需要边际生产力较高的求职者成员的工作团队可能就无法组建,那些要求与相应的生产力水平更高的劳动者相匹配生产设备或者生产工艺、流程可能就不能投入生产或者被迫闲置.农村学生高等教育投资不足,而且即使上了大学也面临就业歧视、比城市生源大学生更难找工作,使得位于社会工作和收入较低层级的农村居民向更高层级流动的正当渠道收窄,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农村学生高等教育投资不足和就业市场上存在的户籍歧视使得农村居民家庭收入和消费难有提高,加剧了城乡收入差距.

基于筛选理的高等教育投资城乡差异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高等教育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学术论文、在职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0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二)农村学生高等教育投资不足的治理对策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只要就业市场仍存在制度性分割,农村学生早期接受优质基础教育代价高昂和农村收入低下的现状得不到改善,仅有对农村大学生的学费减免、补贴或者招生录取中实行的“反向歧视”等政策,无助于对农村学生中的高能力者与低能力者进行甄别,也就不能矫正户籍制度对筛选机制的扭曲,就业市场中雇主对农村大学毕业生的歧视仍将继续,因此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等教育投资的城乡差异问题.如果这类政策事实上只是片面鼓励了边际生产力较低的农村学生进入大学,可能反而恶化就业市场中的户籍歧视.要改变这个局面,必须从根本上彻底改革城乡二元化的户籍制度.但是户籍制度运行多年,尤其是城市居民,举凡社保、医疗、教育等方方面面的利益都与户籍挂钩,其间关系千丝万缕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彻底改革阻力甚大.然而这种社会分割式的行政制度实在流弊深广,改革势在必行,针对本研究提出的问题,从可操作性的角度考虑,以下政策建议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首先,农村学生要享受与城市学生同等质量的基础教育所付出的成本远远大于城市学生,是高等教育对农村学生的筛选作用失效的关键之一,所以针对这一问题最重要的是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力度,师资资源应适当向农村倾斜,提高农村学校教师收入以吸引优秀教育人才.应加强农村学校建设,改善农村学校校舍和教学设备.鼓励民间办学,鼓励私人资本投资教育,财政补贴可以考虑通过向学生本人发放“教育券”等形式来提高教育资金的利用效率.总之,应当通过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水平来降低农村学生接受优质基础教育所付出的经济成本,使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在面对教育筛选时,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其次,农村居民的收入长期大幅低于城市居民,是高等教育对农村学生的筛选作用失效的另一关键因素.近年来农民无论从事农业的还是创办企业或外出打工,总体收入都有大幅增长,农村医疗和养老保险的建设工作已经展开,但农村居民收入和家庭消费增长仍落后于城市居民,以致于最近若干年城乡收入比甚至有扩大的趋势.增加农民收入必须破除行业垄断,拓宽投资渠道,降低投资门槛,鼓励兴办农产品仓储、物流、加工业;应该金融下乡,打破不合理的贷款限制,资金要向广大中小企业倾斜,以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力进行科技普及,推广新技术,升级产业,鼓励创新;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把进厂的农民工培养成合格技工,既缓解技工荒又增加农民收入,把留在农业系统内的农民子弟培养成新型农业产业求职者、现代化农场经营者.最后,必须消除就业市场的户籍歧视,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及其他国家企事业单位在招聘中不宜提出户籍歧视的要求.高等教育投资是一个关乎民族前途国家命运的大课题,有待研究剖析的方面不一而足.本文只是一个初浅的尝试.中国不断扩大的城乡收入不平等很大程度上与这种教育机会的不平等有关.在每个人的身份背景、家庭收入、个人能力包括机会等都差异巨大的情况下,在中国当前的改革进程中,如何尽量让每一个富有才华又努力奋斗的年轻人,无论出身为何,无论来自城市还是乡村,都能有更大可能通过教育改变命运,以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流动,仍然是有待学者深思的问题.

*本文受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研究”(项目编号:06JZD0014)及国家自然科学重点项目“城乡劳动力市场整合机理与实现机制研究”(项目编号:70933001)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