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动因

点赞:4302 浏览:1422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目前,随着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从而使人类生存环境以及经济的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保护问题.如何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环境问题大部分是由企业引起的,所以企业无可厚非的需要承担起环境责任.环境成本的控制对企业也日趋重视.本文在阐述企业环境成本基本理论内容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动因.

关 键 词:环境成本环境成本控制动因分析

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使得经济得到告诉发展.但是值得引起注意的是,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建立在“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基础之上.这种增长模式,不仅形成了资源开发利用的无序化,并且使我国的环境受到了严重污染.例如我国七大水系209个监测断面中,受到了严重污染的达到30%以上,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的达到了75%以上.我国经济的告诉发展是以巨大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为代价的.经济发展不能兼顾环境保护的这一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所以企业实施科学的环境成本控制,以实现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是非常重要与迫切的.然而哪些因素可以激励企业加强企业环境成本的控制?是企业内在动力还是政府的强制作用呢?这些因素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激励企业加强环境成本控制?本文将从企业与政府两方面对企业环境成本控制进行动因分析.从而能够从源头上加强对企业环境成本的控制,提出科学控制的措施.


一、企业环境成本的定义与环境成本控制的内涵

(一)环境成本定义

《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公告》将环境成本定义为“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采取和被要求采取措施的成本以及因为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

从环境成本的定义来看,企业的环境成本包含以下两个含义:第一,企业环境成本可能是由于外界强制作用而被动发生的,也有可能是企业内因而主动发生的.例如企业的环境弥补成本是企业为了治理在生产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而发生的成本.是被动发生的.而环境负荷的预防性成本是指企业排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之前,对其进行处理所发生的成本.是主动的.两者之间呈反方向变动关系.第二,企业是经行环境成本控制的主体.企业进行各种生产活动会造成环境污染,本着“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企业具有有效的控制和管理环境成本的责任.因此,环境成本控制的主体是企业.

(二)企业环境成本控制

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是指企业在履行企业环境责任的同时,通过科学的管理与控制手段和方法,实现有效的环境成本控制,以实现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企业的环境成本控制可以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以及事后控制规划好事前控制是企业进行有效的环境成本控制最有效的机制.加强事前控制成本的不仅可以降低治理污染的成本,还可以降低环境污染的处罚成本,从而降低总成本,增加企业的获利能力,提升企业形象.

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动因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成本控制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学院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3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二、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目标和原则

(一)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目标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我国应该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以实现现代化、工业化.企业作为为主要的环境污染者,应该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承担起保护的环境的责任,实现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而企业是以营利为目标的,持续营利是企业存在于发展的基础,所以,企业必须将发生的各种环境成本计入企业的营业成本,加强环境的成本控制,增加营利.可见,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目标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与共赢.

(二)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原则

企业应该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以实现有效进行环境成本的控制:一是成本效益原则,企业存在的基础是盈利,所以进行环境成本控制必须获得经济发展.企业应以以提高企业的长期盈利能力为出发点,不能为了控制企业的环境成本而控制.二是遵循合法性、合规性原则,即企业进行环境成本控制时必须遵循国家相关的环保法规.否则,企业将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处罚,并且损害企业的社会形象.

三、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成本动因分析

(一)企业内在动因

从写作技巧理论来看,企业存在的目的是管理层管理投资者的投资以达到盈利的目的.所以企业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企业短期的盈利.但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进行环境成本控制对企业实现其存在以及持续发展是必要的.

1、企业要增强竞争力并达到盈利目标必须加强环境成本控制

首先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绿色产品在消费者中备受青睐,企业生产绿色产品可以获得消费者的好感,从而扩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其次国家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鼓励企业使用绿色原材料,禁用或是限制使用一些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原材料.因此企业需要由粗放型的发展模式转向原材料环保、生产过程环保的发展模式.在转变的过程中加强环境成本的控制,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获取持续的盈利能力.

2、有利于提升企业形象

近年来,环境污染事件频发,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康菲溢油事件、四川涪江污染问题、电动车电池的环评风暴以及广西镉污染等一系列事件,将企业环境保护、严重性推到公众面前.面对巨大的社会压力,企业必须承担起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并将环境成本控制纳入企业的日常活动.有效实施企业的环境成本控制不仅可以降低环境成本,而且向社会公众展示承担社会责任的良好社会形象.

3、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环境风险

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人口膨胀等问题的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的发展,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随着国际以及各国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企业环境行为受到越来越严格的约束,从而导致企业的环境风险越来越大.为了降低企业的环境风险,科学合理的实施环境成本控制,降低企业违反国家环保法规的风险,并且提高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绩效,以降低企业的环境风险.

(二)政府强制作用的激励

从国家环境权论来说,政府作为国家的统治者,有资源的分配权与环境保护权,从而使国家得以持续发展.所以,政府应该对环境负责.从福利行政论来说,良好的生存环境与生活环境是公民应该享有的一种福利.政府作为国家的统治者,应该为公民提供良好的环境这一福利.我国政府由中国.中国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了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面对人民生存环境受到极大威胁,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受到极大的阻碍,政府应当承担起环境责任.

企业的根本目标是实现最大的经济利益.若政府不通过强制性手段要求企业进行环境保护,那么企业不重视环境资源、忽视环境保护,以减少企业自身的当前实际支出,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几乎是一个必然的结果.所以政府应该在保护环境中充分发挥强制性与主导性作用.首先,国家可以法律手段,制定与关环境保护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强制企业承担起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促进社会以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国家应该严格执法,对于违反环保法规的企业进行处罚,绝不姑息.其次企业可以借助经济手段与行政管理,通过宏观调控,合理征收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税、费,如排污费、资源税,以实现企业加强事前控制,降低处罚成本与污染处理成本,从而降低环境总成本,增加盈利能力.此外,国家还可以通过教育,加强企业关于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意识,使企业意识到企业持续发展是与环境保护息息相关的.国家还可以通过政策倾斜,鼓励与引导企业进行有效的环境成本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