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理想人格理概述与借鉴意义

点赞:9109 浏览:3457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该文概括了积极心理学关于理想人格理论,重点阐述了特质人格理论和交互作用论,明晰了理想人格的内涵及形成要件.该理论为高校理想人格培养的内容、方式方法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关 键 词:积极心理学特质人格交互理论

积极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塞林格曼等人发起,提倡积极的理念,对人性进行积极的评价,以人固有的,潜在的和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用积极心态对各种心理现象进行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品质.其诸多理论引起心理学界的共鸣,其中理想人格理论尤具代表性.

一、积极心理学理想人格理论主要观点

(一)具有积极特质人格是理想的人格

塞林格曼等积极心理学家经过长达十几年的考证,总结出积极人格特质共有6大美德和其下属目录中的包括幽默、乐观、宽容等24种积极品质.积极特质人格是通过对个体各种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加以激发和强化,当这种被激发和强化的行为变成一种习惯性的生活方式时,积极人格特质就形成了.积极人格特质有助于个体采取更为有效的应对策略,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

(二)理想人格存在利己与利他两个维度

理想人格特征存在两个维度:一是正性的利己特征;具体是指积极人格者能接受自我,具有个人生活目标,感觉到生活的意义,独立,渴望成功,能够掌控环境;二是与他人的关系;有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能积极帮助他人,也能得到他人的帮助;最突出的人格特征是具有乐观型解释风格.积极人格特征的两个独立的维度将积极人格与消极人格做了明确的区分.

(三)交互理论――人格形成的要素

人格是由人的内部生理机制、外部行为和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的结果,即交互作用理论.积极心理学承认人格中先天因素的决定作用,即个体的先天生理机制会产生相应的行为模式.但积极心理学更强调人格是在人与社会文化环境交互作用所形成的复杂因素活动过程中得到的,是内在因素、外部行为、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也就是说:“人不是按照由基因图谱规定的固定路径来发展自己的,人格主要是在人与社会文化环境交互作用所形成的的一个复杂的因果活动过程中得到发展,内在因素、外部行为、社会环境三者交互作用的.”

这一理论是在整合了传统人格心理学的若干理论的基础上,得出的理性判断.强调人格首先是一种外在的行为,是在一定的生理因素作用下,内化为一种稳定的心理品质,因此,人格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个体内化其外在活动的结果.积极心理学在研究诸多因素中,强调了挖掘人的潜力与创设良好环境的重要作用.

既然文化、人际等社会环境在塑造人格中地位重要,那么在人格构建中可以通过发展良好的社会行为,良好的文化、社会环境来达到建构与完善个体人格的目的.

二、理想人格理论的借鉴意义

积极心理学理想人格理论是在批判传统人格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虽然诞生不过十多年,但影响势头正盛,亦将为人格心理学发展指明方向.其人格理论对高校的借鉴意义在于:

积极心理学认为:“预防的大部分任务是建造一门有关人类力量的科学,其使命是去弄清如何在青年身上培养出这些品质.”②这就为高校心理健康提出一个新的课题――挖掘积极品质,培养积极力量,激活内驱力,实现有效预防.

挖掘积极特质构建理想人格

传统人格心理学更关注消极面的研究,使人们只看到人格消极面消失的可能,却看不到人格的日益健康;而积极人格理论着重对人格积极特质的建构,积极的增长意味着消极的抑制,开辟了人格心理学新的领域,使教育者与受教者更多关注人性的积极力量的挖掘.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把积极特质的培养作为教学中的重点,这些积极品质包括智慧、热心、仁慈、合作、宽恕等6种美德及24种性格品质,而应尽可能减少对负性性格的教学与测量,目的就是引导转移学生的视角,由关注缺点,放大缺点引导到对自己优点、优势的关注,心理层面也由关注缺点而引起的消极情绪转移到关注优点而引发的积极情绪层面上,并努力激活、固化和发展这些优点和优势,来确立自信,进而更好地发展积极人格,摒弃不良性格.

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人格优势,如果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优势,将会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快乐的情绪体验.教师的任务就是用更加开放的,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潜能,品质,并在教学中对这些积极品质加以肯定与鼓励,使学生能产生积极的情感唤醒,促成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形成,最终达到抑制负性性格的目的.

积极心理学理想人格理概述与借鉴意义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积极心理学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3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强调外部环境对理想人格塑造的相似度检测作用.

积极心理学之所以强调人格是由人的内部生理机制,外部行为和社会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主要是想验证人格形成和发展是一个个体主动建构的过程.人格心理学应该是研究人的积极人格的成长过程,因为良好的行为和外部环境是积极人格形成的一个重要来源,而人在自己人格的构建过程中又具有主动性,那么我们就能通过发展人的良好行为和良好的社会环境来达到建设或改善个体人格之目的.

交互作用理论提示高校人格培养需从外部做起,创设良好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氛围,来促进个体乐观解释风格的形成,进而发展个人的积极行为能力,只有具备了积极行为能力的个体,才可以对自己的心理体验和行为方式有意识地施加影响,从而影响自我人格的建构.正如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WillianJames)所说的,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个性格;播下一个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所以在外部活动内化为个体内部的心理活动中,积极的外部环境促成个体的积极体验在其中起了至关重要的相似度检测作用.

利用互动教育模式构建理想人格

人格构建与重建都是十分复杂的过程,需要互动教育来完成.古人云:“人格之道,当于治心”,人格教育是开启心灵之窗的过程.要求一方面教育者施教过程中要实际、客观、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事动人.做到三贴近,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心灵;另一方面是教育对象有渴望了解新知识、新感觉、新思想的愿望,能以“三认同”为前提,认同教育者的职业道德、认同新颖的教育方式、认同科学的教育内容.两者进行有效对接,实为完美互动,才能完成人格教育这一复杂的教育过程.为此,高校要开放教室,创新学校选修课方式.具体做法是:每学期第一周为选课周,所有选修课教室对全校学生开放,尤其是作为公共选修课的心理、思政、哲学课可以具体细化,比如心理课可以细化成,“意志力与成功教育”“乐观与幸福人生教育”“情绪与情商培养”等,课程实行“三定”,即指定教学地点、指定专门教师、指定学分.这种开放教室的教学模式比传统盲选方式更为人性化,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导意识,也极大地调动了教师优化课堂的积极性.它打破了传统的以各分院为单位选修的框架;也打破了文理科的界限,鼓励文理互选,也客观地培养了复合型人才.尤其满足了大学生的主观欲求,选择自己更感兴趣的课目,可谓一举多得的教学新尝试.

荣格说:“文化的最后成果是人格”③,精神分析学派强调人的本能,使对健康人格培养的空间变窄,积极心理学不仅关注如何消除人格中的负性成分,也注重研究积极人格的建构,特别关注积极的现实环境与潜在能力挖掘在形成良好人格品质中的巨大作用,这些研究对转型期高校人格培养提供了有益的启发.积极心理学理想人格培养之终极目标是:让个体充分体味幸福,分享快乐,使自身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时刻保持生命的最佳状态,从而提高心理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