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在校大学生创业现状的调查与

点赞:5795 浏览:1940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对安徽芜湖5所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走访了就业创业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通过分析研究,掌握了高职大学生对创业的认知态度及创业现状,归纳了影响大学生创业的因素,提出了加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策略.

[关 键 词]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现状;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893X(2013)02008603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突出,就业形势严峻.据教育部统计,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2012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80万.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自主创业也就成了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国家不断推出针对大学生创业的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实干精神.而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迫切.

一、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高职在校生创业的现状,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安徽省芜湖市高教园区5所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98份,回收率为99.6%.在回收的问卷中,有效问卷469份,调查问卷有效率93.8%,调查涉及5所学校的经管类、理工类、医学、人文类等四大类20多个专业.

(一)大学生创业热情高,但对创业的认知与定位模糊

调查显示,有创业想法的同学363人,比例为77%,在这部分同学中,把想法付诸实践,曾有过创业经历的同学高达160人.此数据充分说明,高职在校大学生是一个有创业愿望和创业的群体.调查同时也显示了学生对“创业认识与定位”的模糊,有57%的同学认为创业就是开公司和开门店,有少部分同学选择了经销写作技巧.在问卷访谈中,我们发现很多同学对创业以怎样的形式体现,认识比较模糊.调研中能切实感受到20岁左右的大学生在心智方面还未成熟,对创业的理解停留在表层上,很多是凭着自己的简单思考行事.

(二)大学生选择创业领域和创业方式更趋理性

在“根据什么来选择自己的创业方向”问题上,结合自身兴趣、自己的专业特长以及自己熟悉的领域,比例达到89%.关于“创业项目类型的选择”,九成以上的创业学生将创办企业的类型选择为批发零售、信息科技及餐饮怎么写作.在“创业方式的选择”上,合伙创业和家庭创业占63%.这说明大学生对自身创业实力的认知是客观的,他们认识到需要依靠团队和人脉的资源.以上三个问题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创业应具备的条件认知较为清晰,也更趋理性.

(三)大学生创业面临的主要困难是缺乏经验和资金

在“认为创业的最大障碍是什么”这一问题上,选择“经验不足和缺乏资金”的占81%.在没有创业想法的受访者中,有八成同学也是受此因素影响.受调查的同学中有不少认为创业过程中,人脉资源与社会关系很重要.由于大学生长期生活在校园中,与社会接触不多,社会交际面较窄,社交经验缺乏.这也是大学生创业的困难之一.

(四)在校大学生创业环境存在局限性

针对在校学生的时间分配,根据我们调查,在“创业计划和学业冲突,您将如何处理?”问题中,愿意创业的同学中有78%选择了边学习边创业.大学生们在创业和学业两者平衡上的认识也是较为深刻的,可以牺牲课余时间来进行创业是难能可贵的.但真正的创业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心血,全身心投入甚至都不够,选择边学习边创业,也是无奈之举.为创业舍弃学业,这对于学生和学生家长来说都是心理上无法承受的.现阶段政府部门颁布的关于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法规和优惠措施主要是针对大学生毕业之后的创业,而关于在校学生的创业政策法规还是空白.所以说,在校学生创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障碍就是学习与创业时间上的冲突.还有另一个局限性就是社会的认可程度,主要就是来自业务伙伴的压力.当一个在校创业者出去开拓市场或者处理金融债务关系时,也许要承受更多冷眼.缺乏一个整体有序的内外部创业环境,在校学生的创业之路仍然异常艰难.


(五)在校大学生创业知识、技能、心理等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

大多数在校学生缺乏管理、法律和财务等知识,对实际的操作也陌生,容易盲目乐观,往往会导致挫折和失败.笔者所在的高校,发生过数起学生被骗的案例.比较典型的是文具用品被以极低的批发给学生,让其进行代销,同学们被高额的利润所诱惑,最终上当受骗.还有就是网络加盟连锁,以“零加盟、市场好、收益大”为噱头.一名学生的4000多元学费都被骗了,实在让人唏嘘.在校大学生缺乏商业文化的熏陶,如心理承受能力、避风险意识,以及对市场商业规则、组织管理等创业知识的了解都亟待提高.

高职在校大学生创业现状的调查与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学校学生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4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二、加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思考

通过上述分析发现,在校大学生是一个具有强烈创业意愿的群体,“想创业、愿意创业”.接下来就是要解决“如何能创好业”这一问题.因此,高校要做好创业教育,为在校学生在校以及其毕业后的创业打基础.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有五处关于创业的论述,其中的“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支持力度、支持青年创业”,体现国家宏观层面上对创业的高度重视.在这样的形势下,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可大有作为.

(一)大力宣传,激发学生的创业,培养其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

强烈的创业意愿是激发大学生创业的动力基础.高校要营造浓厚的弘商创业氛围,使学生认识到创业不是难以就业的无奈之举,而是更能实现自我价值、更能为社会创造财富的行为,值得尊重和钦佩.要大力宣传创业,在校内的环境中,凸显对创业的引导宣传,通过校园网络、宣传栏、广播站等多种载体,宣传创业理念;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邀请创业者校园面对面、开设论坛讲座、支持学生创业社团等,营造崇尚创业的氛围.

(二)多方入手,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无论在校学生是否创业,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是有必要的.教育部2012年8月的文件提出“高校应面向全体学生单独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明确要求修改课程教学内容是以教授创业知识为基础,以锻炼创业能力为关键,以培养创业精神为核心.实质就是以创业所具备的素质标准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无论其是否创业,都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知识,提升动手水平,锻炼能力.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还是依靠高素质的老师,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不断提高创业素质.应该说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还是有其独特优势的,很多教师是来自企业的双师型教师,再加上一些企业管理人员或技术骨干担任老师,为开展创业教育提供了便利的导师资源.在此基础上,可多途径来加强师资建设,一是学校对创业教育的师资进行重点选拔和专门培养,鼓励教师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从事各种形式的创业实践,培养创业素质,积累教学经验;二是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聘请企业家、创业能手、财税工商业者等组建师资培训团队,负责创业师资的培训、业务指导、政策咨询及协调怎么写作等相关工作;三是利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优势,直接聘请既有创业经验又有一定学术背景的人士从事创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开展创业培训.

2.改革完善教学管理体制,激励学生创业

很多想创业或正在创业的学生都受困于学业冲突及课程考核,这要求学校要改革传统的教学管理体制.一是在学制和学籍管理方面建立弹性学分制和灵活的管理机制,允许有能力创业的学生休学创业,允许学生延期毕业或是在修满学分后提前毕业,以便及时抓住时机进行创业,解决大学生创业与学业之间的矛盾.二是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考核方式,将创业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各专业课程之中,加大实习和实践等教学环节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重,以实践能力取代传统的考试,鼓励创新和激励创业.

3.鼓励在校学生成立创业社团,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实践

在校园内创业,大学生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关键在于把握和利用优势.一是鼓励学生成立创业社团,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与创业有关的活动,如勤工俭学、学生店铺、检测期打工等.同学们参与实践的次数越多、时间越长,其对社会和市场的了解就会越深入.二是创造条件鼓励学生摆地摊.对学生而言,摆摊做小生意,易于开展,风险又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学到和顾客打交道的方法,掌握财务等实践知识,锻炼了能力,积累了创业经验.学校应给予学生“练摊”以大力支持和帮助,如划定区域,制定政策激励等.三是学校要开展创业大赛为学生提供创业练兵机会.在比赛中,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以创业者的身份进行市场分析和创业设计,开展团队合作,展开竞争,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创业能力.同时,学校将优秀的作品公布,进行奖励宣传,让更多的学生能够观摩学习适合自己实施的项目,并为学生提供启动资金、怎么写作和保障.

详解政策法规,做好帮扶支持

1.争取政策,解决学生创业初期的实际困难

目前政府针对大学生创业出台了不少优惠政策,如优先受理、减免税收、提供小额贷款等.但各级政府在实施与执行上的力度不够,很多学生对创业政策不了解,即使知道但受困于过程的繁琐.在我们的走访调查中,大学生对芜湖的创业优惠政策知之甚少,如芜湖高新区大学生创业苗圃可提供60平方米半年的免费使用,提供完整的孵化链条,距离高教园区仅800米.同学们听到后很惊讶,居然不知道有这样好的条件.高校应在政策解读与宣传环节上加大工作力度,对政策的宣传和引导要透彻,要有创业帮扶一站式怎么写作的机构,针对有创业意愿的同学,做到有问必答、有求必应.同时,也要积极争取地方相关部门的优惠政策,一对一地解决学生创业初期的实际困难,通过支持、引导、保障,使大学生的创业活动成功率有所提升.

2.学校积极对外协调,扶持学生开展创业

学生开展创业活动,在很多方面力量还略显单薄,需要学校给予协调,如场地、水电、车辆进出等方面.笔者所在的学院物流专业的学生想开一家物流公司,做些物流代收工作,需要和各大物流公司沟通.此时,单个学生的力量是不够的,学校相关部门应该积极配合学生,做好沟通协调等工作.

3.资金帮扶

在走访调查中,缺少资金是大学生创业面临的最大瓶颈.往往很多学生在创业之初并没有得到家人支持,初始资金很多是靠同学凑凑,有的还挪用学费.高校在资金方面能给予创业学生帮扶是最实际的,能有效地助推学生起步.就学校本身而言,学校可设立诸如“大学生科技立项基金”和“大学生创业风险基金”等资金扶持项目,也可争取校友、企业家的捐款或投资来设立创业基金.在外部协调方面,学校可联合地方人社部门,组织大学生创业项目推介会,让更多企业与学生创业项目对接,形成合力,解决资金问题;也可在政策上支持学生申请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入驻政府创业孵化园获得资金支持等.资金帮扶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应结合学生创业的实际需要,最大效率地给大学生提供创业的原始启动资金.

创业教育重在于“教育”,而创业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商业活动.创业教育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与素质,要注重创新与创业的形成.高职院校大力实施创业教育,根本还是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要继续细化、分类实施创业教育:一种是大众化的,面向全体的在校生,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种是个性化的,对于有创业愿望和具备创业现实条件的,应该给予充分的指导和帮助.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陈宇在微博中写道,“创业是一种人生,是一种态度,是一种经历,是一种精神.只要你有了这样一种精神,在任何环境条件状况下,通过众多可能的形式或方式,你总能在这个世界上闯出一片展现你独特个性、人格、能力和魅力的新事物新空间新天地.”笔者以为,这种“创业精神”也正是学校创业教育所要达成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