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程学院大四学生压力管理

点赞:23311 浏览:10597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研究植根于国内外学者的压力研究理论,从组织行为学的视角,从压力、压力源、压力反应、压力应对和压力管理角度,对南京工程学院大四学生压力现状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就业压力成为主要压力、压力感存在差异性、压力表现为心理压力为主;并对产生的现状进行归因分析,采取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办法,提出从支持层面、实践层面和技术层面来缓解大四学生压力管理.

关 键 词:南京工程学院大四学生压力管理

现代年轻人普遍面临着压力.2004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一项压力调查显示,在社会转型时期,20岁-30岁人群压力最大.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大四学生,正是处在这个年龄阶段的特殊群体,面对现代社会日益激烈的竞争,他们承载的压力更多、更大.全国各大校园里大四学生不断出现的伤亡事件更是说明这个群体中的很多人已经处于压力崩溃的边缘,因此,如何排解他们的压力是学校乃至整个社会思考的焦点.

本文透过人力资源管理和全面健康的视角,进行大四学生压力管理研究,丰富了压力研究的对象,拓宽了压力管理的思路.其次,本研究不仅为了提升自己,也希望对同龄人能有所启迪和帮助.因此,本课题理论性强,应用性强,富有挑战性、操作性和实用性,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一、压力研究的相关文献综述

1.基本概念

根据国外的相关研究,压力研究方面有五个核心概念,即压力、压力源、压力反应、压力应对与压力管理.

(1)压力.物理学上的压力是指当固体受到试图扭曲它的外力作用时,在其内部产生的相应的力.心理学中压力也叫应激.不同的学者对其进行了不同的界定.定义本身无所谓对错,它在不同范围和清晰度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有效性,定义可以是广泛的或狭隘的,也可以是模糊的或清晰的.例如利瓦伊(1987年)对压力现象进行了思考,将压力描述为环境机会和需求之间,个人需要和能力、期待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之间的交互作用的不协调,或称为不适配性.给出一个压力定义即使对于专家而言也是比较困难的事情.奎克夫妇认为压力(stress)是个体生理和心理上的唤醒,这种唤醒是由施加于它们的需求所导致的.还有一种新的压力定义:压力是在个体和压力源之间的整体交互过程,导致身体产生压力反应.在当代科学文献中,关于压力至少有三种不同的解释.第一种,压力指那些使人感到紧张的事件或环境;第二种,压力指的是一种身心反应;第三种,压力是一个过程.综合认为,压力是当人们去适应由周围环境引起的刺激时,人们的身体或者精神上的反应,它可能对人们心理和生理健康状况产生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

(2)压力源.压力源指被认为是威胁的情境、环境或刺激,也就是制造或引发压力的东西.如果把压力源列出个清单来,这个清单不仅无穷无尽,而且每个都会不一样.许多研究已经探明了压力源的本质可以分成三类:生物生态层面的、精神心理层面的以及社会层面的.压力与压力源的不同之处在于,压力是我们的主观感受,而压力源是指给我们造成压力的客观事情.一般而论,压力来源可分为三类因素:心理因素挫折和冲突最容易带给人压力;环境是产生压力的另一个因素;角色因素也会产生压力.所谓压力源就是让我们感到紧张的压力事件.

(3)压力反应.又称应激反应,是指个人主观对外界刺激所做的适应或引起的紧张压迫感.压力反应包括生理反应、心理反应和行为反应三个层面.坎农提出的“战或逃”反应,薛利提出的“一般适应性综合症”都是面对压力源时的生理反应.

(4)压力应对.压力应对的概念界定上至今尚未统一.压力应对是个体与压力性情境互动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认知、情绪和行为等调节过程,具有四个特征:目的性、综合性、动态性和方向性.当遭遇压力源(stressor)情境或事件时,我们都会创造某种应对策略(copingstrategy).迄今为止,应对过程最好的、最全面的概念模型是由拉扎鲁斯和他的同事建立的.拉扎鲁斯认为,对压力源有三种评估:初级评估,确定某一压力源是否是一个威胁;次级评估,确定个体能否应对这一威胁;认知再评估,根据前两次评估的信息进行.

(5)压力管理.压力管理,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针对压力源造成的问题本身去处理,二是处理压力所造成的反应,即情绪、行为,以及生理等方面的缓解.压力反应唤起的三个关键成分,是与压力有关的疾病的前兆,这三个成分是:第一,增加的神经递质的唤起和活动;第二,增加的神经肌肉的唤起;第三,增加的消极认知的唤起.三个水平的唤起联结起来,并共同工作以产生和保持压力反应.一个全面应对压力的模型应该包括可以打断这一联结的策略,使压力反应停止,产生放松反应.

2.基本理论

(1)压力的反应模式.沃尔特坎农(WalterCannon)于1932年首次提出“战或逃反应”(Fight-or-flightresponse),指面对威胁时本能的生理反应,要么战斗,要么逃跑.汉斯薛利(HansSelye)于1956年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反应模式,称为一般适应综合症(thegeneraladaptationsyndrome,GAS),包括三个阶段:警戒反应阶段(stageofalarmreaction)、阻抗阶段(stageofresistance)、衰竭阶段(stageofexhaustion).

(2)压力的刺激模式.这种模式植根在物理学和工程学中,“稻草压垮骆驼背”的格言生动地表达了与这一模式相一致的观点.格言的原意是一根稻草,没有什么分量,可是如果你把稻草一根一根地往骆驼的背上码放起来,最终总有一根稻草会把骆驼背压垮的.该模式认为一个小的事件也不会对个体产生压力,但是很多事件累积在一起,就会对个体产生很大的刺激,引起很大的压力.因此个体要注意及时解决能带来压力的小事件.

(3)压力的交互作用模式.随着压力研究的不断深入,“交互作用模式”应运而生,其重在探讨压力的动态过程与发生机制,并产生了众多的压力学说.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理查德拉扎鲁斯(RichardLazarus)和福克曼(Folkman)提出的认知-交互作用模式(cognitive-transactionalmodel),这种模式强调认知及环境对个体影响的重要性,强调个体在压力情景中的主观能动性,从交互作用取向探讨了压力过程.拉扎鲁斯称对压力源的感知为交互,称对刺激的评估为威胁评估过程.当然,压力问题非常复杂,涉及多学科多领域,每一种压力理论都有各自的关注点,也有各自的适用范围,更有各自的局限.因此,有关压力的不同理论应是互补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试图找到一个普世的压力理论是不可能的.正是这些不同的理论,互补地解释了压力,为人们的社会适应提供理论指导.3.压力管理理论

为了进行大四学生压力管理研究,笔者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压力管理的概念可以这样定义:压力管理就是基于压力理论和整体健康理论,为了健康、幸福和业绩,对压力源、压力反应以及压力应对的综合管理,压力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全面的、发展的、主动的、积极的动态过程.

笔者借鉴锥体,绘制了六个立体图(见图1―图6),形象地描绘了整体健康及压力管理的内涵,揭示了压力管理与压力源、压力反应、压力应对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了压力源的内部构成;提示了压力反应的表现形式;提示了压力分类的简明方法,为初学者学习压力理论提供了一个简明的路线图.

二、南工程大四学生压力管理研究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调查问卷是本文实证研究的重要内容,目的是了解大四学生的压力管理状况,为理论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1.问卷的设计

本问卷包括三部分(参看附录).第一部分:卷首语,对研究目的的简单介绍,对信息保密的承诺.第二部分是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专业类别、办学类别.第三部分是压力管理状况问卷.通过大量的文献回顾,初步掌握了大学生压力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同时归纳出压力研究调查问卷的五种类型,从而为本问卷的设计找到了理论模型.问卷的设计既要体现压力管理的一般规律,又要体现大学生压力管理的共同性,还要体现大四学生压力管理的特殊性,同时还要考虑南工程(二本)及康尼学院(三本)的实际情况.

在前人的量表基础上对本研究问卷进行设计.该部分问卷维度分为,其中二级维度是一级维度的子维度,维度是二级维度的子维度,维度对应相应的题目.一级维度计5个,二级维度计15个,维度计23个,整个问卷采用李克特(Likert)5点计分法.

2.问卷的发放办法

(1)调查对象的范围.南京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南工程)的大四学生是此次调查对象的范围.据统计,南工程大四学生共计6699人(学籍数).按性别分类,男生4902人,女生1797人;按专业类别分类,理工类5449人,文史艺术类1250人;按学校办学类别分类,南工程(二本)4299人,康尼学院(三本)2400人.受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在参阅他人研究思路的基础上,最后决定抽取样本总数的5%,作为调查对象,约350人.确定被试对象的方法是分层随机抽样,其中办学类别和专业类别是分层的依据.

(2)问卷的发放方式及日程安排.根据各院系实际情况,或现场发放,或网上发放.问卷的发放时间是2012年4月18日至5月3日,为期16天.

3.调查问卷的收集与统计

(1)调查问卷回收的基本情况.模拟调查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44份;另外,通过访谈直接征求大四学生对调查问卷的意见.在访谈和模拟调查的基础之上,最后形成了正式的调查问卷.正式调查共发放问卷360份,回收354份,回收率达99%.回收问卷中,7份问卷项目填写不全,1份问卷答案字迹不清,无效问卷计8份,无效率为3%;有效问卷346份,有效率达97%.问卷回收结果符合设计要求.

(2)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基本情况列三项内容,分别是性别、专业类别及办学类别.抽样大四学生的基本情况见表1,数据显示,抽样大四学生中,性别比例、专业类别比例、办学类别比例与实际情况接近,说明抽样样本满足随机抽样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抽样样本代表了总体,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三、南工程大四学生压力管理的现状

从以下五个方面,总结南工程大四学生压力管理的现状.

1.压力感知方面

压力在心理学上被称作应激,还有的称作紧张、挫折、焦虑等等.从刺激模式看,压力就是压力源;从反应模式看,压力就是压力反应;从交互作用模式看,压力就是压力应对.

董振琳及以往的若干研究证实,压力感在人口统计学因素方面存在差异.本研究对压力感的数据进行了相关统计.具体数据见表3.

通过表3发现:总体上来看,59.1%的大四学生感到压力很大(均值3.5).从性别方面看,压力感差异较大,女生压力感大于男生压力感(均值3.7>3.4).这一点与叶向阳的研究结果一致.性别特征应是其主要差异性因素.从专业类别方面看,压力感差异略有,文史(艺术)类的大四学生压力感略大于理工类的(均值3.6>3.5).从学校办学类别方面看,压力感差异稍大,三本大四学生压力感大于二本的(均值3.6>3.4).

综上,半数以上的大四学生都明显感到了压力,但是85%以上的人都能对压力有正确的认知.同时压力感在性别、专业类别及办学类别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2.压力源方面

压力源指的是压力的来源,即施加给个体的刺激.压力源可能是自身压力,也可能是人际压力,还可能是工作、学习及环境等客观压力.从数据结果来看:

大四学生压力的主要来源有就业压力、经济压力、身心压力,人际压力和学业压力相对较小,日常琐事基本不会对大四学生产生压力.其中就业压力影响最为显著.人际压力中,情感(恋爱)压力和社交压力是其主要方面,家庭成员关系基本上不会给大四学生造成压力.身心压力方面,情绪压力比认知压力表现得要突出一些.而大四学生的生理压力表现得不明显,这与大四学生的年龄特征相符.

3.压力反应方面

压力反应就是刺激作用在个体上所产生的结果,包括生理反应、心理(情绪、认知)反应和行为反应三个层面,压力源可以单个或多个叠加产生压力反应.

(1)生理反应不明显.从数据说明,压力对大学生的生理有一定影响,但不明显.这与压力源的调查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也间接验证了问卷具有一定的效度和信度.

(2)心理反应较大.心理反应中的情绪反应和认知反应相对较明显,这与压力源的调查结论基本吻合.(3)行为反应较小.行为反应的数据说明,大四学生睡眠及饮食状况较好,压力对大四学生的基本行为影响较小.

综上,大四学生的压力反应主要体现在心理层面上.

4.压力应对方面

压力应对是压力源和压力反应之间的一个中间变量,包括生理应对、心理应对、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人格因素等多个方面,是压力管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压力应对的目的就是对压力源产生的压力反应起到缓冲,由此可以解释,不同人对同一压力源的反应程度不一样;也可以解释,同一个人面对同样的压力源,在不同时期压力反应程度也有区别.

(1)锻炼身体应对压力的方法没被普遍认同.大四学生通过锻炼身体来释放压力的人数并不多,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选用这种应对压力的方式,三分之一的人不赞同选择这种应对压力的方式.而另外三分之一的同学是不确定的态度.说明锻炼身体这种最基本的压力应对技术普遍得不到重视,值得关注.

(2)心理应对的主流是积极的.情绪应对(均值3.3)和认知应对(均值3.4)的数据说明,大四学生在应对压力时,积极的调控情绪和调整认知占主导.但同时也应看到,24%的大四学生对情绪应对持否定意见,17.8%的大四学生对认知应对持否定意见.这从反面说明,大四学生压力的心理应对还存在一定问题,其中情绪应对的问题要比认知应对的稍重一些,这一点与压力反应的现状有内在的一致性.

(3)社会支持良好.社会支持(均值4.0)的数据说明,多数大四学生已建立起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4)应对方式是压力应对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对方式分为积极的应对方式和消极的应对方式两大类,其中问题解决和求助是积极的应对方式,回避、逃避、自责等是消极的应对方式.应对方式调查数据说明,大四学生面对压力,主要采取问题解决和求助的方式,而且大部分大四学生的应对方式还是比较积极的.但也应看到,部分学生还是消极对待压力,说明部分大四学生的应对方式需要引导和调整.


5.压力管理方面

所谓压力管理,简而言之,就是对压力的各个方面的综合管理.本研究主要是从大四学生对压力管理目的的认知和对压力管理的有效对策的需求两个角度来分析压力管理的现状,从数据结果来看:

(1)对压力管理的目的认知清楚.本题(均值4.7)数据说明,大四学生在人生转折的关键时期,已经明确或潜在地意识到压力管理的重要性.

(2)强烈需求压力管理的有效对策.本题(均值4.6)数据从正面说明,大四学生的压力比较大,而压力管理的有效对策相对缺乏.

四、南工程大四学生压力管理现状的成因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南工程大四学生压力管理的现状,概括起来可以发现四个问题.一是压力源具有多元性,就业压力是首要的压力源;二是压力感存在差异性;三是压力反应主要体现在心理上;四是压力管理具有自发性,缺乏系统有效的应对策略.现对问题的成因分析如下.

1.就业压力大的成因分析

调查数据表明,南工程62.8%的被试大四学生感到就业压力大,在六个压力源中,就业压力排在首位.为此,笔者对其成因进行了研究.

(1)社会因素.今年期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国在就业方面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最主要的矛盾是总量的压力和结构性的矛盾并存.笔者对2002--2012年每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进行了统计(见表4).数据表明,从2002年起,大学毕业生人数呈逐年增加的态势,今年更是达到了680万人,大约是2002年的五倍.特别是从2009年开始,大学毕业生人数连续四年都超过了600万人.再加上历年毕业而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数量巨大,就业市场的竞争压力可想而知.另外,根据“十一五”期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报告》推算,在大学毕业生中,研究生约占6%,本科生约占38%.因此,今年毕业研究生约40万人,毕业本科生约260万人.大量的毕业生涌向社会,而社会岗位的需求量却相对有限,而研究生本身由于知识层次高,人数少,在找工作中相对本科生来说处于优势.因此,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大是时代的产物.

(2)学校因素.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来看,毕业研究生和一本本科生,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上的佼佼者,二本和三本毕业生处于夹层,就业竞争不仅来自群体内部,还来自整个就业市场.这种现象对二本或三本院校来说具有普遍性.用人单位在筛选应聘者的时候,往往会根据学校的社会地位、综合实力的排名等进行.相对而言,985、211等重点高校由于具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及影响力,学生就业具有相对优势,而这些学校之外的学生就会受到招聘单位的歧视,处于岗位竞争的劣势,因此也会产生就业压力.南京工程学院在南京是一个二本院校.因此该校的毕业生在找工作的时候,相对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几所知名度高的学校的学生来讲,处于劣势,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以南工程经管院为例,根据学院公布的数据,截止5月14日,据统计,协议就业的有257人,占总数的49.2%.这说明,近45%的学生就业问题还没着落,这个数据要高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几所知名度高的学校.就业没着落,谁都会有压力.由此也间接验证了调查问卷的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

(3)个体因素.本科毕业生由于缺乏社会相关经验,对自我认知不足,找工作时对自己没有明确的定位,再加上家庭的期望,就业期望偏高,看不上中小城市,一心挤向一线大城市,就业愿望与市场需求差距较大.南工程大四学生也不例外,这在主观上加剧了就业压力.

2.压力感存在差异性的成因分析

压力感,顾名思义,就是个体对压力的感觉,具有明显的主观性,是主观感到的压力.压力感存在差异性的成因非常复杂,简而言之,有压力源的因素,也有个性特征的因素,还有其它社会因素.

大四学生的压力源具有共同的一面,但同样的压力源作用在不同的群体上,产生的压力感是有区别的.女性对外部的感觉比男性更敏感、更细腻,对同样压力源的感受,往往女性比男性表现得更强烈一些.此外,从现实情况来看,就业中存在很大的性别歧视,尤其是理工科的工种决定了男生更具有优势,很多单位倾向于甚至点名只招男生,女生在找工作中处于弱势,感受到的压力也就更大.因此,大四学生压力感的性别差异也符合一般规律.三本大四学生的压力感大于二本的.究其原因,主要是社会用工对学历要求存在差别,也就是说,社会用工时,对学历看得还是很重.三本学生的竞争优势要低于二本.

3.压力反应主要体现在心理上的原因

虽然即将走向社会,但更多大四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还在形成期,加上他们的心理结构也尚未成熟,易受社会上消极因素的干扰和不良环境及学校教育失误的影响,不能客观、全面地看待问题,以及认识自己.“之塔”、“天之骄子”之类的提法使有些大学生误以为自己不能成为一个普通劳动者,一旦接触社会现实,心理产生巨大反差.年轻气盛、初出茅庐的大四毕业生在一封封投递出去的个人简历石沉大海之后,他们开始抱怨世道不公,继而怀疑自己的能力,结果导致紧张、情绪低落,甚至对求职渐渐失去信心.由希望到失望再到绝望,心理压抑感在自我暗示的作用下不断强化.而现代社会网络的普及,使得大学生中宅男宅女越来越多,人际交流越来越少,很多学生在遇到挫折时,喜欢压在自己心里,不喜欢通过向身边的朋友或同学倾诉来释放自己的压力,一时半会儿又找不到解决的方法,压抑久了就在心里形成了很大的压力,有时候会严重影响到自己的情绪,患上抑郁症,甚至有时候容易走向极端.

4.压力管理具有自发性,缺乏系统有效的应对策略的成因分析

目前,社会、高校一心看重的是就业率,对大四毕业生面临的压力缺乏重视.现在大部分高校都没有传授大学生在面临压力时如何有效地减压、释压.很多学生在面对压力时找不到合适的途径和策略来释放,也不知道向谁求助,一般都是通过自我调节或者在网上或者书本上看到的零碎的方法尝试来应对压力.从调查结果也发现很多学生渴望有一整套有效的压力管理的方法.

五、大四学生压力管理的有效对策

1.支持层面

(1)社会层面.美国关于压力管理的社会支持系统非常完善,比如:美国压力管理中心(.stress.),压力教育中心(.stress.),原谅(.fiving.)等.我们国家几乎没有专门的压力管理怎么写作机构,主要是以心理健康教育或咨询的形式出现,具有明显的治疗性和滞后性.建议有关部门向西方国家学习,同时把压力管理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压力管理网站,用于造福全社会.同时,国家要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为大学生就业给予优惠政策,切实缓解就业压力.

(2)学校层面.对学校有几点建议.一是针对大四学生开展毕业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创设压力情境,培养大四学生的抗压能力.二是提供切实可行的就业指导,引导大学毕业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加强面试技巧培训.并通过各种就业指导方式,引导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学会从客观的角度看待问题,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问题,使他们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条件和社会需求实实在在地确定符合自己发展的求职目标和择业方向.三是借鉴员工帮助计划,把压力管理教育引入到学校管理之中,对弱势大学生群体实施有针对性的“学生帮扶计划”.四是成立多层次的志愿怎么写作组织,为学生提供怎么写作社会、怎么写作他人的机会,让大学生体验在给予中获得快乐的感受,在助人为乐的实践中去获得战胜压力的精神力量.五是积极同社会企业机构展开合作培养计划,尽量为本校的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3)家庭层面.大四学生虽然已独立生活,但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家庭永远是应对各种压力和挑战的坚强后盾.家长要面对社会现实,不要把过多的期望压在学生身上,主动降低对学生的期望,更多从精神层面上鼓励他们.

(4)个人层面.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四学生,要学会适应和应对新的环境,特别是有意识地建立起新的社会支持系统,把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都纳入这个系统,当面对压力和困难时,人才不会孤单,才有战胜一切困难、应对一切压力的资本.

2.实践层面

(1)压力管理逐渐开始关注精神层面.无数事实证明,面对压力,信念是无穷的力量,可以说,信念也是应对压力的一种工具.进而,“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压力管理也有着内在的联系.所以应对压力离不开“三观”的指导,在生活的实践中,形成正确的“三观”,对每一个大四学生来说都很重要.

南京工程学院大四学生压力管理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压力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在职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2)解决生活中具体事件导致压力的具体问题.根据压力刺激模式,很多压力是因生活中的具体事件带来的具体问题得不到解决而导致的.要想消除压力,就要妥善解决这些具体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敢于面对,将问题分析分类,做到轻重缓急、心中有数.其次要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先求己再求人.最后,要解决问题,给自己一个负责任的交代.问题得以解决,不但使个体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而且使其自我效能感提高.

(3)正确认识和分析自我.大四学生的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并且生活阅历简单,对自己缺乏全面而客观的认识,主要表现在自我定位不准,就业期望值过高.同时,我国大四学生普遍对自己的专业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自己的学科没有一个科学的理解.大学生应该通过一些职业兴趣测试、能力测试,从兴趣、特长、性格、价值观、品德、能力等方面深入分析自我,全面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以确定职业目标和努力方向.

(4)提高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的认识.这对化解就业压力十分有利,是个人应对就业压力的一种有效举措,也是压力管理的一项实践活动.

3.技术层面

“应对”在压力管理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所谓“应对”就是个体在面对压力源时,有意识地调节生理、情绪、认知、行为和社会资源以及环境的意志努力.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四学生,面对激烈的竞争,有压力是在所难免的,平时掌握一些压力应对策略是必需的.而压力应对技术包罗万象,一时让人摸不着头脑.笔者参阅了大量文献,并结合自身实践,总结出13种压力应对技术,统称为“一六六”压力应对工具箱.

(1)一种综合类压力应对技术.应对压力的五R技术.五R代表了英文单词重思(rethink)、缩减(reduce)、放松(relax)、释放(release)、重组(reanize),它们代表了基于整体健康的多层次压力管理,涉及压力管理的各个方面,是一种整合的压力管理技术.这些技术可以单用,也可以组合使用.(2)六种管理类压力应对技术.第一种,睡眠管理.睡眠直接关系着每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品质,根据美国“全国睡眠基金会”的建议,健康成年人每天应有7到9小时睡眠,然而在我国各类睡眠障碍者达到38.2%.临近毕业的大四学生要保证睡眠时间,并尽量早睡早起,若条件允许,午间也要尽可能的小睡一会,养成良好的睡眠规律.第二种,饮食管理.吃要七分饱,吃要吃得好,吃要吃三餐,这是对吃的基本要求.不吃早餐是个坏习惯,长此以往,患胆囊炎和胃病的几率非常高.第三种,运动管理.运动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千差万别,但除了用于竞技以外,都是为了健康.运动减压作用明显,特别是有氧运动,其减压效果更是显著.但是,运动时要达到良好效果,需要遵循三个标准,一是频率(每周5―7次),二是强度(心率在最大值的60%―90%之间),三是时间(每次锻炼不少于20分钟).选择一项有氧运动,坚持下去,再大的压力,在运动中也会得到缓冲.第四种,时间管理.时间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时间压力往往与角色冲突相伴而生,它的影响是巨大的,时间管理在压力管理中十分重要.时间管理的ACT技术:A,一定要在今天完成否则会有严重后果的事情;C,在A完成后再做的事;T,在A和C都完成后想尝试要做的事.做事的20/80原则:仅占总量20%的重要事情,要用80%的精力去完成.第五种,自我对话管理.稍加细心,就会发现,头脑中总有一个人在与你对话,这个人就是自我.自我对话是一种自动化思维,自我对话中“如果、应该、必须、绝对、肯定”等词语经常出现的话,要坚决用“还行”来替代.这样很快就能把自己从推理出来的压力中解放出来,还能把自我对话变成应对压力的积极力量.第六种,愤怒管理.其要点有三:怎样预防愤怒;当愤怒出现时应怎样辨认它;一旦愤怒发生,应怎样有效地处理它.管理好愤怒,是情绪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应对压力的重要举措.

(3)六种方法类压力应对技术.第一种,四步减压法.这是一种瞬时减压的办法,分为四步.第一步:停止(内部对话,也可以喊出来);第二步:深呼吸;第三步:反思;第四步:选择(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二种,整理减压法.6S现场管理法对整理减压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整理从桌面开始(在家里可以从洗碗池开始),物品摆放条理化,物品放置定点化,周围环境洁净化,这些小事对减压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第三种,日志减压法.养成与压力对话的习惯,就是写日志.把心里的压力写下来,它是什么,来自何方,我怎么了,怎样看,怎么应对,我内心是什么状态,等等,都可以一一记下来.压力日志不单纯是种发泄,更重要的是能理出头绪,能发现最优的应对办法.第四种,小步胜利减压法.任务重时,压力太大.想法是,把大的任务分割成若干部分,然后分步完成,每完成一部分都对自己加以奖励,积小胜为大胜,在胜利和成功中把压力影响降到最低.第五种,放松减压法.印度的冥想、中国的气功、中医的经络按摩都是成熟的放松技术.放松技术与有氧运动都是阻断压力反应的有效对策,两者配合使用效果更佳.太极拳就是活动着的气功,是放松技术与有氧运动的最佳结合,而站桩又是这一技术的更高境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有效管理压力提供了不竭的资源.放松技术要注意“四调”,也就是:调息,呼吸深细匀长;调身,把身体摆成一种姿势;调心,加入某些意念和导语,让心静下来;调时,每次放松不低于15分钟.第六种,助人为乐减压法.目的是在行善的过程中,获取超越自我的精神力量.助人为乐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处处存在.一句理解、关心、温暖、提醒的语言,一个积极的眼神,一次举手之劳的帮助,一次爱心的奉献,一次有意义的活动,等等,都是助人的表现.助人者天助,在助人的同时,人生格局会更大,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会变小.在生活中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心胸变大了,压力也会随之减轻.

综上,压力管理的有效对策,既有社会支持层面的,也有实践层面的,还有技术层面的.受研究视角的限制,本文对心理学中的人格因素涉及较少,但人格因素在压力管理中也是一个重要变量.

总结:本研究植根于国内外学者的理论研究成果,发端于当事人自己的压力困惑,以南京工程学院大四学生压力的实际情况为研究样本.笔者编制了大四学生压力管理调查问卷,从五个维度,即压力认识、压力源、压力反应、压力应对、压力管理认知来研究大四学生压力管理的现状,并对主要现状进行了归因分析;研究发现就业压力成为主要压力,压力感存在差异性,压力表现为心理压力为主;并对产生的现状进行归因分析,研究采取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办法,对大四学生压力管理提出从三个层面,即支持层面、实践层面和技术层面来缓解大四学生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