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会计和经费会计存在的并轨问题

点赞:4583 浏览:1274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随着我国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化,基建会计和经费会计分立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已经显露出来.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本文提出了将基建会计和经费会计进行并轨,探讨了这种措施的可行性和具体操作,期望完善企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保证单位工作的正常有序运行.

关 键 词:基建会计经费会计并轨问题

近年来,大力深化各领域的财政改革,促使我国财政建设逐渐向现代化迈进.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的公共财政建设,现行基建会计和经费会计制度需要进行改革.

一、基建会计和经费会计

基建会计是会计中较为特殊的组成部分,也是一种专业的会计体系,在基本建设领域使用较为广泛.在工程建设中,基建会计主要负责工程款项的拨入,基建项目的预结算、审核、验收等等,同时,还要监督工程项目合同的合法实施.经费会计也称为单位会计,通常负责事业单位及企业单位日常财务的核算.

基于基建会计的特殊性,长期以来,中国的基建会计与经费会计处于分立的状态.随着经济和财政制度的发展,这种分立状态中存在的缺陷日益显露.

二、基建会计和经费会计分立的缺陷

1.会计制度标准不一

长期以来,中国的事业单位中存在基建会计和经费会计两种制度.基建会计核算的主要依据是《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而经费会计核算却以《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为标准.另外,为了更好地核算除财政的拨入经费之外,单位资金的流转状况,两种制度都设置了相关的“结转自筹基建”项目.两个不同的核算标准标准,既增加了会计核算的难度,也增加了财务核算出现差错的概率.

2.分账管理,不利于真实反映单位财务状况

众所周知,会计的作用就是计算单位的完整财务状况,为事业单位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而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我国事业单位的基建经费和一般经费要采用分账管理的方式,所以基建会计和经费会计都有各自单独建账和核算体系.这样的账目管理方式,使得单位的各项经费被割裂开来,不仅不能直接清晰地反映单位的整体财务状况,而且不利于经费的统一管理,更不用说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

3.分账核算导致单位资金流向不明

目前,事业单位基建会计和经费会计采用的是分账核算的体系.通常基建项目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两个渠道,一个是财政的专项拨款,另一个是单位自己筹集的资金.其中财政专项拨款由基建会计单独进行核算,而单位自筹资金核算,要由基建会计和经费会计两者同时参与.这样就可能造成核算差错,使一些资金的流向不明;同时也出现了同一项目重复核算的现象,浪费了会计资源,给单位资产和负债的分析带来麻烦.

基建会计和经费会计存在的并轨问题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基建会计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硕士学位论文、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7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4.基建会计制度实施效果不佳

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基建会计制度在实际运行中效果不佳.比如当基建工程竣工时,经常会出现基建财务报表无法及时上报单位财务部门,拖延了单位的正常核算.另外还出现了投资支出挂账的行为,导致账目与实际支出偏差较大,报账混乱.


面对基建会计和经费会计分立中的种种问题,我们需要采用基建会计和经费会计并轨的方式,来统一事业单位会计标准,提高财务核算的效率.

三、基建会计与经费会计的并轨

基建会计和经费会计并轨的可行性

(1)会计制度的要求.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要求,会计核算的主体应该是一个预算单位.同时在其二十二条和四十四条中,分别规定了会计报表的内容和作用.具体来说,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应该要包含单位资产负债表、基建投资表、收支状况表及其说明书、报表图注等内容,同时要能够全面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及其收支结果.这样的要求就为基建会计和经费会计的并轨提供了制度基础.

(2)目前,政府在支出经济中增加了“基本建设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等科目.同时随着财政改革的深入,事业单位也逐渐实行统一管理的方式,为基建会计和经费会计的并轨提供了政策基础.

(3)1998年,财政部发布了《企业基建业务有关会计处理办法》,在一定能够程度上为基建会计和经费会计的并轨提供了方法.

(4)当前,会计电算化技术已经被广泛使用,它能够整合事业单位的各项会计信息,将其汇入一套会计账簿中,方便企业的财务核算,也能够为基建会计和经费会计并轨提供技术基础.

2、基建会计和经费会计并轨的具体操作

了解了基建会计和经费会计并轨的可行性后,就要在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中,应用这种方式,进行财务核算的操作.

(1)在基建会计中,有一项“基本建设拨款”科目,而在经费会计中也有一项“拨入专款”科目,这两个项目核算的对象都是“拨款”,所以可以将“基本建设拨款”纳入到“拨入专款”中,进行核算,这样既能够提高核算效率,也避免了重复核算现象的出现.

(2)在经费会计的“事业支出、项目支出”科目中,可以增加基建会计中的“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以及“其他投资”等,之后对资金性质、预算的来源等进行核算,之后依据竣工结算资料对固定资产进行入账,减轻账目混乱的状况.

(3)基建会计中所包含的预付工程款、施工单位保证金、借款等科目,可以并入事业单位会计中的“预付账款”、“应付账款”中、“其他预付账款”、“其他应付账款”中,待确认后,将工程款转入“基本建设支出”科目中即可.

(4)可以在经济会计“事业结余”科目中增加“基建结余”.在每年的年末,就可以将“拨入专款”的贷方余额,转到“基建结余”的借方;把“基本检测设支出”的借方余额,转到“基建结余”的贷方,这样就能够实现竣工基建项目中资金余额的完整核算.

(5)在经费会计“拨入经费”中增加“拨入基建经费”.在年末时,将已完工的余额转到“基建结余”的借方.另外还可以将“结转自筹基建”修改为“基建支出”,用于核算完工基建项目的全部支出.

基建会计和经费会计的并轨,能够显著提升事业单位财务核算的效率,避免两种制度分立时的种种问题,对整个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完善和资金的正常运行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