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企业文化测评扫描

点赞:5451 浏览:2026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定量化研究是在企业文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用于企业文化测量、诊断和评估的模型,进而开发出一系列量表,对企业文化进行可操作化的、定量化的深入研究.

从国外企业文化现象的发现到企业文化研究三十年的迅猛发展来看,他们走的是一条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道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对企业文化的概念和结构进行探讨之后,便马上转入对企业文化产生作用的内在机制以及企业文化与企业领导、组织气氛、人力资源、企业环境、企业策略等企业管理过程的关系的研究,进而对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业绩的关系进行量化的追踪研究.

管理的企业文化时代

上世纪70年代末,日本经济实力的强大对美国乃至西欧经济形成了挑战,在这种形势下,人们注意到日、美企业管理模式的不同.调查发现,理性化管理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发挥人们的创造性和与企业长期共存的信念,而塑造一种有利于创新和将价值与心理因素整合的文化,才是真正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和企业的发展起着潜在的却又至关重要的作用.

上世纪80年代初,威廉大内的《Z理论》、特雷斯迪尔和艾兰肯尼迪的《企业文化》和阿索斯和沃特曼的《寻求优势》三部专著的出版,掀起了企业文化研究的热潮.这时的企业文化研究以探讨基本理论为主,如企业文化的概念、要素、类型以及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各方面的关系等.

在接下来的十年里,企业文化研究出现了四个走向:一是企业文化基本理论的深入研究;二是企业文化与企业效益和企业发展的应用研究;三是关于企业文化测量的研究;四是关于企业文化的诊断和评估的研究.企业文化的研究在上世纪80年代和上世纪90年代已经成为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和工业组织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上世纪80年代和上世纪90年代也被称为管理的企业文化时代.迄今为止,有关企业文化的专著不胜枚举,数以万计的论文分布在管理类期刊中.

1981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美籍日裔教授威廉大内出版了他的专著《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该书分析了企业管理与文化的关系,提出了“Z型文化”“Z型组织”等概念,认为企业的控制机制是完全被文化所包容的.1982年特雷斯迪尔和艾兰肯尼迪出版了《企业文化》一书,他们提出,杰出而成功的公司大都有强有力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要素有五项: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仪式、文化网络.其中,价值观是核心要素.该书还提出了企业文化的分析方法,应当运用管理咨询的方法,先从表面开始,逐步深入观察公司的无意识行为.同年,美国著名管理专家托马斯彼得斯与小罗伯特沃特曼合著《寻求优势――美国最成功公司的经验》,研究并总结了3家优秀的革新型公司的管理,发现这些公司都以公司文化为动力、方向和控制手段,因而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这就是企业文化的力量.这三本著作与帕斯卡尔阿索斯合著的《日本的管理艺术》被合称为企业文化研究的四重奏,这标志着企业文化研究的兴起.

1984年,奎恩和肯伯雷将奎恩提出的用于分析组织内部冲突与竞争紧张性的竞争价值理论模型扩展到对组织文化的测查,以探查组织文化的深层结构和与组织的价值、领导、决策、组织发展策略有关的基本检测设.该理论模型有两个主要维度:一是反映竞争需要的维度,即变化与稳定性;另一个是产生冲突的维度,即组织内部管理与外部环境.在这两个维度的交互作用下,出现了四种类型的组织文化:群体性文化、发展型文化、理性化文化和官僚式文化.竞争价值理论模型,为后来组织文化的测量、评估和诊断提拱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国外企业文化测评扫描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企业文化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1984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爱德加沙因发表了“对企业文化的新认识”一文,1985年出版了其专著《企业文化与领导》,他对组织文化的概念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认为企业文化是在企业成员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为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并用来教育新成员的一套价值体系.

企业文化测量的代表之作

上世纪90年代,随着企业文化的普及,企业组织越来越意识到规范的组织文化对企业组织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以企业文化为基础来塑造企业形象.因此,组织文化研究在上世纪80年写作技巧论探讨的基础上,由理论研究向应用研究和量化研究方面迅猛发展,出现了四个走向:理论研究的深入探讨、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业绩的研究、企业文化测量的研究、企业文化诊断和评估的研究.


上世纪90年代,西方企业面临着更为激烈的竞争和挑战,因此,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从对企业文化的概念和结构的探讨发展到企业对文化在管理过程中发生作用的内在机制的研究,如企业文化与组织气氛、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与企业环境、企业文化与企业创新等,其中具代表性的有:

1990年,本杰明斯耐得出版了专著《组织气氛与文化》,提出了一个关于社会文化、组织文化、组织气氛与管理过程、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行为和组织效益的关系的模型.在这个模型中,组织文化通过影响人力资源的管理实践、影响组织气氛,进而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行为以及对组织的奉献精神,最终影响组织的生产效益.其中,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效益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同年,霍夫斯塔德及其同事将他提出的民族工作文化的四个特征(权力范围、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男性化―女性化和不确定性回避)扩展到对组织文化的研究,通过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增加了几个附加维度,构成了一个企业文化研究量表.

1991年,密西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发表了“文化的和谐、力量和类型:关系与效益”的研究;他们用现场调查的方法以334家研究机构为样本,研究了文化整合、文化力量和文化类型与组织效益之间的关系.

1992年,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约翰科特教授和詹姆斯海斯克特教授共同出版了专著《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在该书中,科特总结了他们在1987―1991年期间对美国22个行业72家公司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状况的深入研究,列举了强力型、策略合理型和灵活适应型三种类型的企业文化对公司长期经营业绩的影响,并用一些著名公司成功与失败的案例,表明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且预言,在近十年内,企业文化很可能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同年,RogerHarrison&HerbStokes出版了《诊断企业文化――量表和训练者手册》,他们确定了大部分组织共同具有的四种文化,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企业进行相应的变化,这种诊断可用于团队建设、组织发展、提高产量等.

1997年,PierreDuBois&AssociatesInc.出版了一套组织文化测量和优化量表,其中包括用于组织分析的模型和用于组织文化研究的步骤.其模型包括七个方面:社会―经济环境(包括社会文化环境和市场竞争等);管理哲学(包括使命、价值观、原则等);对工作情景的组织(包括企业组织结构、决策过程等);对工作情景的知觉(包括对工作的知觉和对管理的知觉);反应:组织行为(包括工作满意度、工作压力、工作动机和归属感等);企业经营业绩(质和量两方面);个人和组织变量(包括年龄、职位、个人价值观等).

1998年,KimS.Cameraon&RobertE.Quinn出版了《诊断和改变企业文化:基于竞争价值理论模型》,这部专著为诊断组织文化和管理能力提供了有效的测量工具,为理解企业文化提供了理论框架,同时也为改变组织文化和个人行为方式提供了系统的策略和方法.

国外关于企业文化的研究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管理实践的探索的发展而产生并且迅猛发展的一个研究领域,企业文化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它发展了传统的管理理论,对管理过程中社会文化因素和人的因素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与西方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方向是一致的,其实践意义在于对企业发展和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提供具有可操作性和定量化的理论框架.

责任编辑:玉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