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的防范管理

点赞:25037 浏览:11725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282-02

护理风险是指在医院内,医患共同掌握的医学知识范围下,患者接受护理怎么写作过程中因各种不确定的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伤害而可能发生后果的一切因果联系.在临床护理活动中存在着许多已知和未知的高风险因素,贯穿治疗和康复的全过程.随着医学的进步和发展,人们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逐渐增强,有了问题就要“讨个说法”,对医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减少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就要切实做好护理风险的分析、评估和教育问题.护理风险始终贯穿在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和过程中,有时即使是极为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道的临床活动都带有风险.不少检查、治疗、护理方法本身就带有一定危险性,在救治和护理患者过程中必然要承担一定风险.护理风险既可以是对患者的伤害,也可以是医疗行为为此付出的赔偿代价,甚至损失医院声誉.护理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风险是可以防范的.因此,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须提高风险认识,尽早尽快预见、识别风险.减少护理风险.这就需要护理人员提高道德素质,把外在的规章制度、社会舆论、法律法规等,转化为护理人员的内心信念,并且付诸实践.

1护理风险的分析

护理风险识别与风险分析: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是对潜在的和客观存在的各种护理风险进行系统的连续识别和归类.风险分析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分析存在和潜在的护理风险产生原因的过程,为风险管理提供依据.在护理病人过程中,产生护理风险的原因有:

1.1病人和家属存在的风险:随着社会的发展,患者的怎么写作需求不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增强.患者入院后康复愿望强烈,而对疾病的认识缺乏,病情了解不够,经常对医疗诊治不满,将气发泄在与其接触最多的护士身上,造成严重的护患沟通障碍,影响治疗.当疾病发展到不可逆程度导致患者死亡时,如家属的期望值过高,病人家属往往会迁怒医务人员,容易引起医疗纠纷.

1.2护理行为方面: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各种理论知识缺乏,护理业务技术水平低,操作技术不熟练;医疗护理责任心不强,业务素质不高;对患者怎么写作态度冷漠,护患沟通障碍;法制意识淡薄,法制观念不强,自我保护意识缺乏.

1.3因疾病引起的风险:病人的病情多数为急、重,家属提供的病史和病情存在不全和不准确的可能,医生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给予诊断并采取抢救措施,容易发生误诊或漏诊.

1.4用药护理中的风险:抢救病人时,医嘱多数是口头医嘱,医生口述或护士复述不清,执行容易出错;在紧急的情况下,取药和用药核对过程中也有发生错误的可能.

1.5护理操作中的风险:因病情需要,留置胃管、洗胃、留置尿管、吸痰、深静脉置管快速输液等护理操作,在紧急的情况下,病人病情重,操作难度加大,也有可能操作失误或不准确,引起病人的创伤或延误抢救.

1.6使用抢救仪器存在的风险:在使用抢救仪器的过程中,因患者烦躁、翻身等导致连接处脱落;也可因抢救仪器性能不良或出现故障而影响抢救工作.

1.7危重病人院内转运存在的风险:因诊断与治疗的需要,常常需要进行院内转运.虽然院内转运病人只需短暂的十几分钟,却存在着许多危及病人安全的隐患,如静脉输液针头滑出血管外致液体外渗或输液针头与输液管连接不牢而脱开;途中供氧不当;引流管或气管插管脱出;途中病情发生变化等等.

护理风险的防范管理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风险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在职研究生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1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2风险管理的防范

2.1健全护理风险管理制度,严格落实管理:护理管理是护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行为规范,是护理质量的重要保障体系.加强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对护理风险的思想认识和行为态度并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是做好护理风险管理的前提,认真落实各项制度是患者安全、医务人员安全的根本保证.要切实加强各项规章制度的学习,如: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包括特级护理质量标准、一级护理质量标准,二级护理质量标准,基础护理质量标准),护理文件书写制度等.同时,护士在实际工作中要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四要”,即解释病情要科学,签字手续要完善,执行制度要严格,说话办事要谨慎,确保各项管理落实到位.

2.2加强风险意识:建立风险管理组织,保证行使职责,加强知识培训,提高风险意识.掌握沟通技巧,优化护患关系.加强法制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实施护理风险管理

3.1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制定抢救工作流程和应急预案:由护士长和业务素质高的护士担任风险管理小组成员,负责制定抢救工作流程、各种应急预案,并对护理工作各个环节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护理缺陷,及时纠正并事后组织讨论,制定相应的措施,对护理风险实行全程动态管理.

3.2规范药品的管理:急救药品按用途分类定点放置,每日检查急救药品的基数、剂量、失效期等,专人管理,护士班班交接,随用随补充,保证急救所需.护士长每日随机检查1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易混淆药品,如:氯化钾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等分开放置,氯化钾注射液使用红色字样标签.

3.3规范急救仪器的管理:急救仪器定点放置,每台急救仪器挂上操作流程卡,专管护士每天检查急救仪器是否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随用随清理、消毒、保养;在抢救物品的放置上力图做到尽量合理.如输液盘、插管盘、吸痰盘、给氧盘为常用物品,便将其放在易于拿取的地方.而象开胸包、气管切开包、洗胃包不常用则放在无菌柜的较高层或较低层.实行定点定位,要求每个护士熟记,随时抽查.另外为了便于操作和记忆,我们将抢救器材尽量归类放置,采用打包和铺盘方式,并设用物卡.如将所有气管插管用物放在一个方盘内.

3.4合理安排人力:外科护理工作的特点是突发性、不确定性、紧迫性,护士的排班按“新老搭配,性格互补、能力互补”的原则,同时根据季节变化,各班次的工作量不同实行弹性排班,确保抢救病人时有足够人力,遇抢救成批病人时启动医院重大抢救应急预案.

3.5重视急救护理细节管理:抢救病人过程中,对口头医嘱,护士一定要复述一遍,医生必须回答“对”,护士方可执行;用药必须两人核对;抢救过程中护士的分工明确,护士长在护士排班时就标上各种符号,根据不同符号所负责工作不同,有的负责吸痰,有的操作急救仪器,有的建立静脉通道,有的抽药等,保障抢救工作有条不紊.还要密切观察病情,注意抢救仪器的管道连接处、或电极有无脱落;抢救仪器的运行是否正常等.

3.6落实危重病人院内安全转运护理:危重病人院内转运前,护士对病人病情进行评估,决定转运时是否需要医生一同前往,并做好急救药物准备,保持各引流管、吸氧管、输液管通畅,各衔接处有效固定.

3.7认真履行告知义务:在诊治病人的过程中,常常需要紧急进行各种护理操作,要将进行各项操作的目的、风险因素告知病人或家属,以取得病人或家属的同意和配合,共同承担医疗风险,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减少纠纷的发生.

3.8定期培训护士急救护理技能:每年对护士进行急救护理技能和各种应急预案的培训,培训后考核.在培训过程中,护士长发现存在问题,要随时向护士给予讲解并指导,使他们尽快熟练掌握急救护理技术.

患者护理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会直接或间接危害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只有注重护理人员的培训学习,提高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及防范护理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并能主动查找护理安全隐患及现有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积极采取对策,才能使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有效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提升医院的形象,为医疗护理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