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点赞:7682 浏览:3143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3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目前我国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合理用药管理已经成为我国卫生事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政府为了规范用药,制定了多项用药法规,从药物的采购、临床使用和检测等多个环节对医院的药物使用进行了约束.信息技术的使用帮助用药管理实现精细化,并为决策层提供了数据支撑.

信息化建设助力合理用药

目前,我国针对合理用药问题制订了多项法律法规予以规范.各地医院为了配合法规,在用药的多个环节提升用药合理化建设,信息化手段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信息化手段的出现,为用药管理存在的诸多挑战提供了更为系统全面的解决方案.

用药管理面临的挑战

用药管理的目标是根据疾病、药学理论和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药剂,制定给药方案,从而有效、安全、经济地防治疾病.而在实际工作当中,药品种类繁多、处方在转抄过程中出错以及用药途径差错等,威胁着合理用药的顺利实施,成为医院用药安全的潜在隐患.

各级政策力挺用药安全

为指导药物合理应用,对于临床用药及处方进行管理,国家卫生部门相继推出多项规定及法令:2001年,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修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002年,国务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2004年原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公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05年,国务院通过并发布了《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原卫生部于2011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依据相关的管理措施和规定,各级医院陆续利用医院信息系统怎么写作器资源优势,对抗菌药物使用实行自动控制.

2011年4月7日在中国举办的首届合理用药大会召开,恰好契合了“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抵御耐药性: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

以北京市为例,协和医院、积水潭医院、宣武医院、人民医院、北医三院等首批20家和二级医院参与了处方集中点评,重点监测内容就是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北京市还成立了市级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专家委员会,包括处方点评组、药事管理组、抗菌药物与细菌耐药监测组、合理用药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组、中药组、药品质量管理组、临床药学组、学科建设与药学研究组.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从2011年起,原卫生部开展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订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已经以原卫生部84号令形式发布,自2012年8月1日起施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共6章59条,包括总则、组织机构和职责、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监督管理、法律责任和附则,重点规定了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制度;明确了医疗机构抗菌药物遴选、采购、临床使用、监测和预警、干预与退出全流程工作机制;加大了对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干预力度,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明确了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可依法依规对医疗机构、医师和药师出现违反本办法的相应情形给予相应处理.

用药管理的信息化步伐

药品信息化管理经过了不同的阶段和发展历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实现了单机应用后,药品管理开始从手工录入转变为计算机处理;九十年始,各个医院基本上都已经开展了门诊收费的联网;本世纪初,各级医疗机构基本上实现了院级HIS系统的建设;当前,一些大型医院开始了集团医院和医联体的建设,正逐步实现区域间的联网建设,实现了诊疗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医院的信息化管理也从原来简单的财务管理发展到现今以患者为中心的全程化标准怎么写作.药品的管理经过了手工、单机联网应用、局域网、全院联网、区域联网逐步向全程化药品怎么写作发展.

对医院的药品信息化建设来说,这样的发展要求科室的管理者和医院的CIO们从怎么写作和管理两个层面上一起改变观念,从以前的经营管理向科学管理方向发展,从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方向发展,从手工管理向智慧管理、智能管理发展.观念的转变对提高药学工作效率、增强医院合理用药、促进药学学科的建设等将起到关键作用,也利于医院管理决策,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要求.

在信息系统的应用方面,药品的信息系统管理也逐步完善,从药品的管理到药库的整体管理,从单一品种的管理到药房、制剂、静配中心以及合理用药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完善帮助医院在药品管理方面走进了全过程、全方位、立体式的管理模式,提升了用药质量和用药安全.

合理用药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医院的用药信息化系统包括药品的基本信息管理和用药监控系统,以及最前沿的行政干预、统计分析系统.

医院的用药管理在一开始是由HIS系统来完成的,许多功能的实现都是由HIS厂商结合医院的需求在系统之上做了一些管控限制来实现的.随着用药管理的规范化、医院发展的自身需求以及药学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功能全面、强大的药品管理专用系统的需求逐渐成为业内趋势.一些包含药品基本信息的专门系统最先被医院认可和使用,促进了电子处方的应用和发展.在这类系统中,医生只要针对症状选择药品名称即可,不用再输入剂量、用药方式等内容,提高了正确率和效率.随着用药管理的深入,医院又对具有提示、管控功能的监控系统提出了要求,于是抗菌药物监管系统等信息系统在行业内得到了青睐.

数字化医院建设的特点之一就是利用信息系统实现精细化管理.在合理用药方面,除了监控和管控功能以外,具备对行政决策发挥重要作用的数据整合、分析功能的信息系统成为了“新宠”.这类系统除了对医生的用药进行监管以外,还直接将管控的结果与绩效功能相结合,对全院的用药管理进行决策支持.与此同时,系统内自动生成的统计分析类表单,更是院长管理的利器.通过这些数据,院长们可以实时了解全院的用药情况,并对医院的经营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和分析.信息系统在决策支持方面所起的作用将是未来信息系统功能发展的重要趋势! 抗菌药物成为用药管理的重中之重

作为合理用药的重要组成成分,对抗菌药物的管理亟待发展,并应得到我们的高度重视――“控制抗菌耐药性: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救”.

在我国,随着慢性病患者增多、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抗菌药物已成为医院各科室使用最广的药物之一,尤其是重症监护室、呼吸科、感染疾病科、急诊室等更是使用这类药物的“大户”.有些业内专家表示,与西方严格按照病情指征使用抗菌药物不同,我国医生开药多是经验优先,因此在抗菌药物的使用剂量、使用时间、使用类别上都存在不合理的情况.

抗菌药物管理面临的困难

虽然原卫生部颁布了众多相关管理政策和措施,但由于临床医生对于抗菌药物专业知识的局限、医院监管体制不健全和复杂的利益关系等因素,我国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现状依然很严峻.抗菌药物管理的诸多困难,具体可以分为以下方面:

不合理用药行为.每个有处方权的临床医师对抗菌药物都有处方权,但是面对抗菌药物技术的迅猛发展,新药、特药层出不穷,很多专科医师往往只了解本专业知识,对抗菌药物药理知识知之甚少,往往会受用药习惯的影响,导致用药错误,某些错误的用药习惯甚至成为临床医师的常规用药方式.

相关的政策强调了抗菌药物使用的指征,临床医师使用抗菌药物必须具备排除病毒感染可能及确诊细菌或其它致病微生物所致感染的能力,主要依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病原检查.前两项为临床诊断的基本依据,实验室检查结果作为诊断参考,而病原检查具确诊意义.临床医师往往只询问患者的用药史或者过敏情况,略过重要的实验室检查,在规范面前主要强调了医师的自律行为,而无法控制其具体医疗行为.

目前大部分二、医院均配套了合理用药系统软件,合理用药软件主要针对药品过敏史、配伍审查、特殊病生理状况审查、药物剂量审查、给药途径审查非常有效,由于只是提醒操作,难以从严控制抗菌药物的滥用现象.如在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上缺少植入式的应用控制,缺少抗菌药物的联合用药控制,对诊疗过程中的药敏试验无法实时监控,迫切需要专业性不那么强的信息解决方案.

医院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一方面,抗菌药物管理主要由多个部门协同进行,药剂科主要指导医师用药,审核不合理处方,医务科管理处方及医嘱质量,感染科则做好抗生素使用率调查及数据的统计,检验科管理药敏试验提供临床依据,分工过细而组织形式比较松散,涉及到各部门的管理模式,对发现的问题协调困难,容易产生管理漏洞.

另一方面,缺少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和处罚机制.原卫生部已将医院感染管理评价指标纳入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其中就包含抗菌药物的管理,主要促使医院管理者重视医院感染管理.但是对感染科而言,只是参与医务科、药剂科关于抗生素管理的应用,协助拟定抗菌药物整治活动方案.但是,要达到这一要求并不容易,很多医院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感染管理科,有的感染科很多时候也主要是负责统计抗菌药物的使用率等分析工作,发现问题晚,无法进入临床应用环节,主要通过医务处和护理部在兼管,问题滞后严重,发挥的作用也就可想而知.

利益驱动加大执行难度.由于医疗机构缺乏国家医疗投入,大部分公立医院都需要自负盈亏来保障医院的经营.抗菌药物是全国数千家医药企业的利润增长点,在中国的医药市场上,“以药养医”现象普遍.一些医院的管理者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认为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量,会影响医院的收入.其次,由于我国医疗保险系统的不完善,有关部门出台的措施大多只能起到指导作用,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再加上市场上大量仿制药的存在,不恰当的药品推销,以及受经济利益驱使的医生开出的不合理的抗菌药处方,加上我国医疗保险体系的不完善,有关部门的措施只能起到指导作用,尤其在药品采购环节中,由于市场上游大量的仿制药品的存在,导致不恰当的药品推销和部分抗菌药物虚高,某些医生会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给患者开出许多根本不需要的高价抗菌药物.

患者对抗菌药物的盲目依赖.部分患者对抗菌药物的依赖心理也是导致抗菌药物被滥用的原因之一,彼此缺乏信任的医患关系让抗菌药物滥用现象愈发普遍.在大多数情况下,医生一般去迎合患者使用抗菌药,而不是坚持不给无感染指征的患者开药,并做耐心细致的讲解.一方面是由于部分临床医师对患者的影响力比较弱,没有足够的威信;另一方面,患者根本就不听医生的解释,就算在这个医生那里开不出药来,也会换一个医生再把抗菌药开出来.

信息化手段对抗菌药物管理的支持

由于抗菌药物管理所存在的这些问题,使得抗菌药物不能单纯通过行政手段进行管理.本刊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地区的50家甲等医院的调查,发现50家医院中有78%的医院选择采用信息系统对抗菌药物进行管理.建设专门的抗菌药物管理系统、在HIS中添加管理环节以及在合理用药系统中进行同步管理是信息系统最主要的三种管理方式.其中,在HIS中添加管理环节是被医院选择最多的方式,其原因在于添加管理环节相对简便,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系统功能的开发且不会对其他系统和相关流程产生影响.相对这种方式而言,选择建设专门的抗菌药物管理系统的医院则多数认为,在HIS中添加功能不能完全满足医院对于抗菌药物管理所需的效果且无法拿到一系列相关数据.

用药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信息系统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6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调查发现,信息化手段在抗菌药物的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监管的方式大致分为过程管理、终末管理,或者是两者皆有.在被调查的50家医院中,有49%的医院选择了过程管理,有6%的医院选择了终末管理,有45%的医院选择了两者皆有.由此可以看出,90%以上的医院都对过程管理非常重视,认为通过过程管理才能实现对抗菌药物的有效监管.在过程管理中,医院的监管环节基本一致,都是在对各个科室下达不同的开药数量上限后,又对不同级别的医生进行开药限制管理.科室主任可以随时查询本科室医生的开药情况和数量,随时掌握本科室的相关信息.医院可以通过系统中的报表自动生成医院整体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


在针对不同调研问卷进行深度访谈后发现:90%以上的医院对现阶段采用的管理方式“基本认可但仍有改进的内容”;无论是否已经采用信息系统监管抗菌药物,有72%的医院对“用专门的抗菌药物管理系统进行监管”表达了“希望深入了解且可以尝试”的意愿.

政策引领合理用药信息化发展

2011年10月1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了《医疗机构药品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在总则中强调: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药品质量管理体系,完善药品购进、验收、储存、养护、调配及使用等环节的质量管理制度,做好质量跟踪工作,并明确各环节中工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医疗机构应当有专门的部门负责药品质量的日常管理工作;未设专门部门的,应当指定专人负责药品质量管理;医疗机构应当向所在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药品质量管理年度自查报告,自查报告应当包括药品质量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等.

我国药事管理一直以来都是伴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怎么写作的改善而不断完善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和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也关系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基础.在药事管理中,信息化系统在不同医疗机构的药品采购监督管理和药物使用管理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正按照国家药事管理实施策略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