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验室管理的

点赞:27590 浏览:13045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3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引言:高校的实验室是实验教学的载体,是整个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探讨有效的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对于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作用,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就此作一探讨,以求教于同行专家.

一、高校实验室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对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重视程度不够

尽管各高校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强化了实验室管理,但是在实验室建设规划、教育资源配置、项目开发政策、规格定位、实验教学改革等决策方面仍存在重理论轻实验的状况,这就导致师生对实验教学知识的主动接受程度和认知能力的降低,即对实验教学重视不起来,产生被动传授与接受的现象,更谈不上将所讲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很难得以实现.

(二)高校实验室建设方式和管理体制滞后

由于长期受重理论、轻实践旧观念的影响,部分高校的实验室按课程设立,依附于教研室.按课程设置的实验室,实行专业细分配合理论教学,曾在推动高教发展中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这种分散的实验室建制导致了实验室规模过小、功能单一,不利于形成跨学科的科学实验能力,不适应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容易导致在不同院系设置相似实验室.每个实验室都是小而全,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制约了实验室的发展.有的实验室虽然以大类学科设立,从表面上来看为一个整体,但是往往各门课程为了扩大本课程的实验教学实力和利益,存在不同程度的争抢实验室资源的情况,使原本有限的资源被分割,不利于实验室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有的高校没有为实验室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而是将实验室物资和实验教学放在不同的部门进行管理,造成了实验室管理上的不协调和混乱,与现代高校所要求的整合资源优势、协调发展、实现整体效益不相符合.

(三)实验设备重复购置,设备使用率较低

尽管教育部曾两次颁布本科教育专业目录,各高校也在积极推进专业调整与改造,但实验室的设置改革步伐相对滞后,相似的专业设置雷同的实验室,购置相同的设备,使得有限的资源投入于设备的重复购置上,导致了实验设备的利用率低下,资源闲置,造成巨大浪费.此外,由于高校扩招,高校校舍资源紧张,有些实验设备购写之后,无处安置,也是造成资源浪费的一个重要原因.

高校实验室管理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实验教学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大学毕业论文、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0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四)实验室师资队伍存在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素质不高等状况

随着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各高校都把人才强校作为学校发展的要务,都在采取积极的措施提高师资水平,然而,对实验教学人员的培训和工作条件的改善却没有得到关注,这样很难调动实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很难吸引优秀的人才投身到实验技术队伍中,造成了实验人员数量不足.实验室人员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偏低也影响了实验室吸引优秀人才.实验室分割过细,使得实验人员分散在不同的院系,缺乏相互间的交流,不利于他们提高实验水平,不利于对他们的统筹管理.

二、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

(一)做好实验室管理设置工作

从纵向看,包容了各级各类实验室,从横向看,涉及教学、科研、生产与技术开发等各个系统,“规程”是国家法规性文体,因此,我们必须把执行“规程”提高到依法管理的高度来加以认识,以体制改革为龙头,切实抓好实验室管理机构的设置.“规程”第二十条规定,高等学校应有一名校(院)长主管全校实验室工作,并建立或确定主管实验室工作的行政机构,明确其主要职责,因此,必须根据职责范围设立专门归口机构进行管理,解决职责分散、管理不顺等问题,坚持“管理,院管为主”的管理体制,使实验室管理逐步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机构应由一批高水平的管理人才组成,实行校系两级目标管理,在主管校长的指导下,共同做好实验室的各项工作,制定全校实验室建设规划,组织拟定实验教学、物资、设备、管理等条例和规定,组织仪器设备、物资的采购供应,抓好实验室人员的培训,组织对院(系)的实验教学和实验工作的检查评比,推广交流实验等工作先进经验等.

(二)优化实验室资源

在目前经费不足的情况下,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显得尤为重要,实验室要从面向院系逐步走向面向全校面向社会,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应具有如下优点:(1)有利于实验队伍的建设和人才的充分利用;(2)有利于于仪器设备的充分利用;(3)有利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采用;(4)有利于学校对实验室的合理规划和投资建设; (5)有利于加强管理.为此,学科相近,所用仪器设备大致相同的实验室应该合并,各系(院)、部、专业实验室之间要打破各自为政,独立门户的状态,促进专业、学科之间的综合渗透和交叉,促进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结合.

(三)建立学科实验室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日益兴起和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根据课程设立实验室,实验室隶属于教研室管理的旧体制的弊端日益突出,其要害是“小而全,教研室所有制”,表现为财务分散、实验水平不高,实验教学不衔接等,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而学科实验室体系的建立具有许多优越性: (1)避免了不同学科的相同室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提高了实验室与仪器设备的利用率,(2)仪器设备、实验人员、实验室相应集中,大大增强了实验室的整体实力,(3)有利于调动实验室人员的积极性,克服过去实验人员归各教研室,忙闲不均,业务单一的现象,实验人员由学科统一调配管理,也有利于提高实验人员的业务水平.

(四)建设重点实验室

在抓好基础课和公共课程实验室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建设好“学校特色实验室”,增强学校的竞争能力,所谓“特色实验室”,一般是在国内外高校中占有优势的学科、专业和科研项目所依托的重要实验室,如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实验室等,把它们建设好,能为增强人才和成果的竞争活力创造“最优化”的条件,为发挥学校特色,占领该学科或科研项目的领先位置打下雄厚的基础,因为“特色实验室”的发展既可为培养某一方面的高水平人才怎么写作,又可为重大科技成果提供强大的“科研潜能”,它不但满足了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并且使所培养的人才具有“特长”,使毕业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