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的管理

点赞:4656 浏览:1801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5-0000-01

互联网1994年正式进入我国,迄今已有20余年.如今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出现的“第四媒体”.这一传媒的影响力正在慢慢地超越传统的媒体,对社会上主流的意识形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均有一定程度的冲击,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大众文化影响更是巨大.

网络文化无论就其内容还是形式来说,都迥异于以往所有文化,并对传统文化造成很大的冲击,就现实情况而言,二者是一种既冲突又融合的现象.首先,从整个传统文化产生和发展的脉络上看,中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加上大统一的社会结构,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封闭性的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讲究“仁爱”,“修身齐家”的文化;而网络为各种文化平等迅速的交流提供了一个无栅栏的平台,是一种开放型的文化.其次,网络文化是高度自主的文化,是平等参与的文化.在唤起人们参与的同时,网络文化又从客观上导致文化变异更迭过快,难以控制.网络上各种思潮共存,并以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形式进行传播,受众对信息的接受有更多选择,运用自己的判断力,是非观,有选择的接受信息,对各种文化的选择更加主动.而传统文化长久以来以传统媒体进行单向的传输,这样传统文化在传播、接受信息中的权威地位受到新形式的网络文化的冲击.新旧两种形式的文化在互动和发展中的对立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网络文化的管理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互联网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5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鉴于网络文化发展的现状与前景,国家也是对网络文化的建设与管理是非常得重视.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扩大宣传思想工作的阵地,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辐射力和感染力,有利于增强我国的软实力.我们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切实把互联网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

尤其是当今的网络主体仍然以青少年、大学生为主,因此大学生在网络文化传播中处于主体地位,但大学生在网络中的角色却多重的,虽然存在诸多肯定因素,但同时也是良莠并存的.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网络文化的传播与流行都还是要依靠青少年.因此,现下青少年所面临的网络文化问题,也就变得十分重要而敏感,对网络传媒对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良的网络文化环境是对青少年产生消极影响的客观原因.其一,网络文化管理观念落后.网络文化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存在形式,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但是目前我们的管理理念、做法和思路依靠的仍然是过去的经验.其二,网络文化安全法律法规建设滞后.为了维护网络文化安全,我国虽然先后出台了几十部涉及互联网的法律、法规和条例,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许多立法已跟不上技术进步的步伐,很多领域仍处于一种无法可依的状态.其三,互联网技术和监管技术手段不能满足网络应用的发展.其四,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有待提高.一些商业网站缺少社会责任感,为吸引网民眼球纷纷在娱乐节目和社会新闻上大做文章,八卦新闻、虚检测报道等充斥其间.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无二乎内因与外因.青少年自身的原因.首先,青少年对网络媒介信息缺乏基本的辨别和判断能力.青少年正处在生理、心理的发育时期,知识体系、价值观念等尚未成型,还不完全具备识别、判断、解读网络媒介信息中不良内容的能力.其次,青少年的媒介信息意识和道德观念不强.网络文化在重现现实的同时,也重构现实.作为媒介社会中的现代人,应认识到各种媒介信息和传媒技术的意义及其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与影响,要有信息责任感,遵循一定的信息与道德,规范自身的信息行为活动.青少年由于自身的免疫力较差,为图一时之快而随心所欲地发表言论,不能理性地对待手中的传播权.


不合理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使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我国现在的中小学教育虽然一直处于改革求进之中,但在很多地方,应试和升学的压力以及教育教学方式的落后使青少年在学校享受不到学习的快乐,直接导致了青少年对学习的厌倦.现实中的家庭教育很大程度上又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加剧了青少年的厌学情绪.互联网成为青少年寻找快乐和成就感、逃避压力和责任、宣泄内心烦闷和痛苦的最佳选择之一.

目前国外各国都在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以其建立更好的网络环境,传播正面、健康的网络文化,其措施大概有,加强立法,政府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主导互联网管理.美国是互联网发源地,也是互联网最发达的国家.纵观美国对互联网的管理,主要是通过执行互联网管理的各种法律来实现.早在1978年,佛罗里达州就率先通过《电脑犯罪法》.随后,美国共有47个州相继颁布《电脑犯罪法》.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各部门先后提出130项法案, 1981年还成立全美电脑安全中心.1984年,美国国会通过《联邦禁止利用电脑犯罪法》.1987年,美国国会批准成立国家电脑安全技术局,并制定了《电脑犯罪法》.重视行业自律和公众监督.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作用,把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公众监督结合起来,是各国管理互联网的通行做法.目前,国际互联网联合会已有22个成员,都是各国负责上报工作的行业组织.各国普遍实行有害信息“通知删除”和“删除免责”机制,要求网站必须承担社会责任.

至于我国的网络管理,尤其是青少年管理行为的监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构建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一是建立完善的网络文化安全法律体系.及时跟踪网络文化发展的最新动态,加快立法进程,制定完整健全、可操作性强的网络安全法律规范,特别是加强针对青少年的网络安全立法,建立起与我国网络发展相适应的网络文化安全法律体系.二是加强行业自律,正确引导舆论方向.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组织的作用,以自律的方式对缺乏职业道德的传播行为加以警戒和处罚,以专业的参考对违法传播提供处罚依据.同时充分发挥媒体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三是创建高质量的中文网站,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加快推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作品的数字化、网络化,积极创造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作品;通过高质量的中文网站,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传递各类健康、向上的信息;积极开辟网络法规教育网站和健康的文化教育网站,引导青少年正确选择和运用网络文化知识.

实施良好的家庭教育,使青少年养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家长要对青少年上网的兴趣和动机给予充分的尊重和信任,并相信青少年有能力在互联网中或通过互联网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家长还要不断帮助青少年解决在上网过程中所遇到的疑惑和困难,教给他们正确合理的互联网使用方式,正视并克服互联网的消极影响,从而使青少年形成积极良好的网络使用态度和行为,进而养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

重视青少年的网络素养教育,培养青少年良好的网络使用技能.网络素养是指网络用户正确使用和有效利用网络的能力.对青少年来说,对互联网的了解是他们更好适应社会的一项重要能力,因此要把互联网的知识纳入到学校教育内容当中,系统地、有计划地向青少年传授互联网的相关知识.

总之,借鉴外国网络管理的经验,在优化网络环境的前提,促进网络文化的传播,使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今网络文化结合,开拓出美好的文化传播与开展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