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管理的实践策略

点赞:17794 浏览:8049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在新课程实施、选修课程推进之初,学校不应过分考量具体某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实施的规范性,结果的高效性.学校更多的应该是让教师找到成功感、让学生得到发展点,让教师、学生在选修课上看到进步,看到自身的价值.

一、做好校本课程建设的顶层设计

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时,应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三个面向”为指引,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成长”为目标,在国家课程框架(National Curriculum Framework)规定的限度内,自主地开展课程革新,保障素质教育的务实推进.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价值,就是体现校本特色.要求每所学校成立以校长为核心、专家为引领、骨干教师为主体、有学生、家长、社会人员代表参与的校本课程研发小组;认真总结提炼学校的教育哲学,科学全面开展学生的需要评估,寻找梳理学校及社区的课程资源,对学校的现有课程进行全面深刻反思.

搭建校本课程建设体系,是校本课程建设走向科学高效管理的第一步.在校长领导下,通过专家论证,学校应做好具有自身特色的校本课程顶层设计.该课程体系应包括学校中长期的课程建设规划,包括校本课程育人目标、建设项目(含门类、数量)和内容,包括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策略、校本课程实施的保障机制和评价策略.

二、充实校本课程建设的资源包

校本课程要从理论设计转为现实操作,关键的一步就是建立课程建设资源包.包括课程开设的师资、场地、器械、课时计划等.

实现校本特色课程建设,建立学校特色资源包.学校应加强本校特色研究,挖掘学校自身特色资源.研究学校创办人思想、校名来历、史,学校校训、教育理念、教风学风,学校的发展方向如科技、外语、书法、体育,学校的历史成就特别是培养出了哪方面的拔尖人才等.只有融合这些本校独有元素,开发出来的校本课程,才能彰显学校的综合特色和个性.如重庆兼善中学,开发的校本课程《卢作孚研究》《孟子研究》,源于学校创始人卢作孚先生和《孟子》“达者兼善天下”;巴蜀中学开发的《人文课程》,基于学校的校训“公(公而忘私)正(正大光明)诚(诚实无欺)朴(朴实毋华)”,基于学校80年来培养的优秀学生,整个学校具有浓郁的人文气息.为此,两所学校都编辑了相关阅读文本,人手一册,供学生阅读,供教学参考.

保障学生全面发展,建立学生全面发展资源包.学校应开发一定数量的限定选修课程,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基础上,保障学生全面发展.哪怕一所学校,随意提供几十门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1~2门研修,也可.因为,在新课程推进之初,只要有开展校本课程之思、实施选修课程之行,就是好的.当然,随着课改的深入,校本课程建设能分别从人生素养、科学精神、健康身心三个维度着手,更为有效、科学地发挥其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补充、填补作用,也许能最大化地显现其价值.对于此类课程的开设,一则借助图书,二则借助活动,三则关注全面,四则倡导“自我教育”.学生的阅读书目可以不同,活动方式可以有异,但必须人人参与,必须全面发展,必须倡导教师引领下的学生自我修炼.如学校可以指导并定期检查学生阅读“名人传记”“哲学书籍”“经济学读本”情况,提升学生“树理想、有智慧、懂经济”等人生素养;学校可以每年一个主题,开展科技创新金点子大赛,通过“大胆检测设、小心求证”,培养学生科学的严谨态度和创新精神;可以通过开展“家庭健身(周)计划设计与实施”“社区运动设施建设与运用方案设计”“《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宣传普及活动”等,造就学生积极、健康、阳光的心态和生活方式,为营造更加健康、卫生、和谐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怎么写作.

整合校内外及社区资源,建立学生个性成长资源包.鼓励校内教师,欢迎校外人员,允许个别有特长学生,担任指导教师,开设多元选修课程;用足校内场地,协调周边设施,用好个别教师私房资源,保障活动场地,开设特色选修课程.鼓励教师发挥个性特长,语文教师可以去教“家政怎么写作”“单反相机使用”,音乐老师可以去教“茶道”“鉴宝”,数学老师可以去教“瑜伽”,化学老师可以去教“烹饪”.注重引人社区资源,如政府参事、经济学博士,国际击剑俱乐部,报社编辑,棒球俱乐部,攀岩俱乐部,艺术学校,欧文英语,开设“商道”“博弈论”“击剑”“跆拳道”“抖空竹”“攀岩”“棒球”“影视编导”“播音主持”“美国国家文化”;还有个别教师,利用自家的设备,在自己家里,自购原材料,教导学生“烘焙制造”.为保证课程多元性、时代性,学校可以由教师申报选修课题,可以由学生提出选修需求,也可以是学校设计部分课程.如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优雅少女俱乐部”“俊朗少年训练营”“财商教育”“英语口语过级”等课程,就是巴蜀中学顺应当前中学生男女性格培养,满足新时代学生经济素质提高等需求,由学校统一设计内容、统一调配师资形成的.

校本课程管理的实践策略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学校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学士学位论文、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7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三、发挥评价对校本课程建设的可持续牵引作用

学校在做好校本课程建设顶层设计后,不要经常更改整个学校的校本课程体系及策略.最好的办法是在实践中调试,通过专家评价、校内反思,丰富它、完善它.校本课程的评价,概而言之,有学校层面的课程规划、课程目标;有对教师教学活动(课程开发及实施)的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学校评价;有对学生学习活动而言的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学校评价.


评价的最大功效是唤醒自己.在新课程实施、选修课程推进之初,学校不应过分考量具体某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实施的规范性,结果的高效性;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评价中,都以自我评价为主,他人的评价仅仅给当事人参考,不作为对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的依据.学校更多的应该是让教师找到成功感、让学生得到发展点,让教师、学生在选修课上看到进步,看到自身的价值.历史告诉我们,在一个新生事物产生之初,只有不求全责备,才会继续前行.

评价的关注点重在过程.校本课程建设,旨在通过校本特色、成功因子的浸润,指导教师个性特长的输出,唤醒、引导、培养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成长.至于学生现在是否能通过此课程研修得到相关素质的极大提升,未来是否会走上选修课程相关的发展之路,不是第一关注点.为此,我们觉得对教师校本课程实施、学生校本课程研修的评价,重在观察教师的课程申报、备课、上课是否积极,还有无继续开设选修课程的动力;旨在考查学生的参与度,如出勤率、活动过程投入度、活动成果创新性、是否喜欢上选修课.

校本课程建设,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全面实施的一项工程.其重要性,在于有助于学校、教师、学生个性发展;其推进难,在于体系的构建难以科学,课程的资源较为贫乏,过程的实施不易管理.这就要求基层学校的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适合学校特色凸显、有益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校本课程建设管理策略,为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