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流通管理问题探析

点赞:27992 浏览:13088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流通中人民币M0是流动性最强的货币,也是基层央行在整个货币管理工作中最难以掌控的部分.本文试图通过揭示基层央行在人民币流通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分析问题的成因,来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 键 词 :人民币,流通管理

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商品交换媒介――货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长.虽然现在各种银行汇票、商业汇票、银行本票、支票、信用卡等非结算工具发展迅速,但经济总量的增长以及社会公众、企事业单位在从事经济活动中使用人民币的偏好短时间内还很难扭转.流通中人民币的存量和流量呈逐年递增趋势,人民币在流通和管理中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存在基层管理人才和技术手段匮乏、人民币流通渠道不畅、检测币渗透金融系统案件频发等问题,影响了人民币信誉,阻碍了货币流通,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人民币流通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央行货币金银专业调研力量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开展人民币流通管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人民币的管理大体上可划分为人民币发行基金的管理和人民币的管理两部分.人民币发行基金是指尚未进入流通领域,保存在发行库中的人民币.随着货币发行管理工作科技含量和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人民币发行基金的日常管理已经逐步由简单体力劳动过渡到复杂脑力劳动,相应地对专业知识、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人民币是指离开人民银行发行库,进入流通领域包括金融机构业务库存中的人民币.人民币由于脱离了人民银行的直接控制,其管理的复杂性和管理难度可想而知.基层央行货币金银部门队伍老化,有限的人手既要承担大量的人民币发行基金管理日常操作性业务,又要分身去从事流通中人民币的管理,常常会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很难对辖区内流通中人民币的存量、流量、货币结构等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分析,形成有价值的分析研究报告.

人民币流通管理问题探析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辅币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硕士学位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8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二)县域流通中小面额人民币整洁度偏低,大量残损券滞留,不能及时回笼销毁.小商品经济在县域经济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使其对尤其是零辅币具有较强的依赖性.货币流通速度快、更新周期长、损伤程度高、票面整洁度低,是县域流通中人民币的主要特征.残损人民币充斥流通领域,给县域金融机构网点回收、清点工作形成巨大压力,大量残损人民币特别是小面额残损人民币滞留、积压在县域金融机构不能及时上缴.

(三)零辅币供应旱涝不均.一是成本推动型矛盾导致的中心城市与周边县(市)及广大农村地区之间零辅币供应比例失衡.主要表现是中心城市供大于求,周边县(市)及广大农村地区供应不足,二是消费结构型矛盾导致的同一城市内不同企业间零辅币分布失衡.主要表现在以小面额货币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怎么写作性企业如:公交公司等出现零辅币胀库,而以小商品销售为主的实物交易型企业如:商场、超市等常常为零辅币供应不足而到处求援.

(四)金融机构业务库存量偏低,难以发挥蓄水池作用.金融机构业务库保持合理的库存,对流通中存量和流量及时进行调剂,是保证整个货币投放、流通、回笼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客观上金融机构由于业务库容量普遍偏小,各券别储备不足,无法发挥调剂作用.主观上金融机构又普遍将库存视为无效资产,不断压低自身库存总量,追求所谓的零库存效益,频繁地到人民银行发行库存取业务,迫使人民银行发行库在整个货币供需体系中位置前移,担当起了金融机构“提款机”和业务库的角色,金融机构业务库的蓄水池作用几乎丧失殆尽,形成人民币供应风险隐患,对整个人民币供应体系的安全运行构成威胁.

(五)个别金融机构基层网点柜台堵截检测币能力偏弱,检测币进出银行案件频发.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会接到这样的公众投诉:“刚刚从一个金融机构网点取出的整捆、整把人民币,换一个网点交存时,就被发现有检测币”.金融机构缴存人民银行的回笼券中也经常会清分、复点出检测币.这一方面说明部分一线临柜人员识别检测币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也说明部分金融机构网点配备的点钞机具防伪功能欠缺,致使部分检测币在一线柜员的眼皮底下从容进出银行体系而不被发觉,既影响了人民币的信誉,也降低了金融机构的声誉.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不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制约了基层央行货币金银队伍的更新.纵观人民银行历年来的用人机制我们发现,90年代前,新入行人员主要以复转军人和大中专毕业生为主,入行后一般都是先从事操作性较强的基础性工作,如:发行、保卫、会计、国库等,然后才能进入计划信贷、调研、金管等部门工作.90年代后期至银监会分设前,这期间进入人民银行的人员素质有了明显提升,主要以应届大学生为主,但由于人民银行提出了“大监管”概念,新入行人员多数都被直接充实到了金管、计划信贷、调研等部门,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的老员工则被调整到了发行、保卫等部门.银监会分设后,“调研立行”理念又将那些具备一定学历和研究能力的人才集中到了调查统计、货币信贷等部门.虽然部分基层行在分配学生时也会照顾到货币金银专业,但往往实习期一过,刚刚熟悉了专业工作,又被聚集到了上述热点部门.货币金银部门人员由于长时间得不到交流和更新,普遍存在年龄大、学历低、知识面窄等情况,很难胜任极具复杂性和理论性的人民币流通管理工作.

(二)残损人民币回笼渠道不畅通,导致县域流通中人民币整洁度下降.一是在撤并县级发行库的区域,投放回笼渠道发生了变化.县级金融机构缴取款业务全部改由上级行直接负责或同县域的其他金融机构写作技巧.由于县级金融机构在运力、时间、库存等得不到有效保障的情况下,只能将未经挑剔的回笼券再次对外支付,导致大量不易流通人民币逆流.尤其是分布在县城及城乡结合部的邮政储蓄、农联社的业务大都是委托其他金融机构写作技巧,写作技巧行受运力和成本的制约而不愿收存残损券,特别是小面额残损券,造成这两家机构回笼的残损券滞留在县域,无法顺利解缴人民银行发行库.二是金融机构实行柜员制、撤并营业网点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后,一线营业网点柜面压力增大,柜台前出现储户存取款排队现象已经见怪不怪.在繁忙的柜台压力下,柜员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对收进来的流通人民币进行认真挑剔,对外支付不宜流通人民币的现象在所难免.同时,由于金融机构一线营业网点大幅缩减,投放、回笼的渠道变窄,流通中人民币体外循环加速,归行率偏低,导致流通中人民币整洁度偏低的状况难以得到有效改善. (三)金融机构重成本效益、轻社会责任,成为零辅币横向流动的瓶颈.金融机构作为货币横向流通的枢纽,承担着货币在不同经济领域之间流动的重要职责.根据2003年6月26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2003年第3号)颁布的《商业银行怎么写作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一条规定:“商业银行不得对人民币储蓄开户、销户、同城的同一银行内发生的人民币储蓄存款及大额以下取款业务收费,大额取款业务、零钞清点整理储蓄业务除外.”有了这一规定,商业银行似乎有了一把尚方宝剑,可以堂而皇之地开始对零辅币清点、兑换业务进行收费.但这项看似合情合理的收费却使得一些以零辅币为主要业务收入来源的企业和零辅币需求大户以及家中存有大量零辅币的储户陷于尴尬境地.2006年1月7日《华商晨报》就曾报道:“沈阳市沈河区的张先生家看到两大米袋子37000多枚硬币,价值600多元,可要想存进银行清点费也要600多元,存钱等于是白送给银行”.由此可见,金融机构这种只重自身成本效益,而不顾社会责任的做法,导致大量零辅币纸币滞留、硬币沉淀,严重阻碍了零辅币的正常流通.


(四)金融机构自身库容以及对库存限额的考核机制,严重制约了其业务库蓄水池作用的发挥.近年来,金融机构普遍将库存视为无效资产,纷纷出台了一个个库存限额指标,将基层金融机构的业务库存压至极限,追求所谓的零库存管理目标,对下级单位进行层层考核,基层金融机构一旦突破上级行核定的库存限额,就会遭到上级行严厉惩罚.基层金融机构为了迎合上级行的考核指标,不得不压低自身业务库存,频繁到当地人民银行发行库出入库业务.人民银行发行库变相成为了金融机构的提款机、业务库,宏观调控职能被削弱,金融机构蓄水池作用难以发挥,货币供应安全受到威胁.

三、解决人民币流通管理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加快货币金银队伍的更新,适应新形势下货币金银工作的需要.如今的货币发行已经不再是过去搬搬抬抬、数数100张的简单劳动.编制发行基金印制、调拨计划、货币发行会计核算、投放、回笼、残损人民币回收分析预测、流通中人民币管理等等,都需要具备一定专业素质和理论水平的人去组织完成.国外银行在人力资源配置上就比较侧重于货币发行工作,如日本银行分行以下机构中,从事货币发行与管理的人员占机构总人数比例接近1/2,货币发行工作在银行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人民银行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必须摒弃过去那种货币发行是简单劳动的陈旧观念,尽快将具备一定分析研究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充实进货币金银队伍,加速货币金银干部队伍的更新,尽快提高货币金银队伍的整体素质,以适应人民币管理工作需要.

(二)强化县支行人民币流通监管职责,着力通畅县域以下人民币流通渠道.县级发行库撤并后,供应渠道由原来央行对商业银行的横向供应变为商业银行系统内部的垂直供应.但由于金融机构中心或中心金库职责不是很理顺,内部多口涉及人民币管理,过分追求成本效益忽视社会怎么写作职能,部分股份制区域性银行未在发行库存取业务,承担农村调控主要任务的农村信用社多数未建立地市级中心库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目前县域以下特别是农村零辅币供应不足与残损币回收困难的矛盾十分突出.区域人民币券别结构不合理、整洁度不高、检测币堵截率低等影响人民币正常流通的诸多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三)不断强化人民银行宏观调控和微观监管力度,引导金融机构零辅币投向,解决零辅币“旱涝不均”问题.一是建立金融机构业务库存监测机制,实行零辅币配额管理和主动预约管理.根据监测到的金融机构库存情况,在金融机构提取大面额票币时,强制性地配额一定比例的零辅币,或者主动向金融机构发出预约,集中零辅币出库业务,加大金融机构中心库零辅币库存,增加其库存保管成本.

迫使其加大投放零辅币的力度,同时通过窗口指导方式,要求金融机构根据市场需要,适当加大对县一级机构的投放比例,解决县域零辅币供应偏紧的问题.二是建立金融机构与金融机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横向调节机制,解决好城市消费结构化矛盾.通过组织城市公交公司与大型超市、商场、车站见面会,开展结对子活动,为企业牵线搭桥,帮助企业解决零辅币供需矛盾.

(四)科学核定金融机构业务库存限额,使其保持必要的业务库存,充分发挥其蓄水池作用.一是授权基层央行核定辖区金融机构业务库最低限额.根据银发[1983]371号《关于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库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第三条第三项规定:“专业银行超过业务库存限额的应交存发行库.为了正确考核每日发行、回笼数字和避免出入库过于频繁,专业银行要对其所属行处的业务库存核定一个用于三~五天周转需要保留的限额,并报开户人民银行备案,超过限额的始可交存发行库.”但各金融机构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把零库存做为最终管理目标,所核定的库存限额根本没有达到“三~五天周转需要保留的限额”的要求.鉴于该文件印发时间较久,措辞也已不适用,建议人民银行总行重新发文,或修订现有的管理办法,明确授权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对辖区内各金融机构的中心金库库存按券别核定最低库存限额,基层金融机构的上级行可以在人民银行核定的库存限额基础上核定最高限额.二是借鉴国外存款准备金管理方法,降低或取消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打消金融机构利用存款准备金谋取利益的思想.三是收取货币发行费.通过收取货币发行费,加大金融机构的用现成本,主动减少向人民银行发行库交存量,自觉增加自身业务库存,发挥蓄水池作用.同时也可以促使金融机构积极推广开展非结算业务,减少社会流通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