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的规范化管理

点赞:5608 浏览:2063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1.002

尽管哮喘尚不能根治,但通过有效的哮喘管理,通常可以实现哮喘控制.成功的哮喘管理目标是:①达到并维持症状的控制,②维持正常活动,包括运动能力,③维持肺功能水平尽量接近正常,④预防哮喘急性加重,⑤避免因哮喘药物治疗导致的不良反应,⑥预防哮喘导致的死亡.

教育内容

①通过长期规范治疗能够有效控制哮喘,②避免触发、诱发因素方法,③哮喘的本质、发病机制,④哮喘长期治疗方法,⑤药物吸入装置及使用方法,⑥自我监测:如何测定、记录、解释哮喘日记内容、症状评分、应用药物、PEF、哮喘控制测试(ACT)变化,⑦哮喘先兆、哮喘发作征象和相应自我处理方法,如何、何时就医,⑧哮喘防治药物知识,⑨如何根据自我监测结果判定控制水平,选择治疗,⑩心理因素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

教育方式

①初诊教育:是最重要的基础教育和启蒙教育,是医患合作关系起始的个体化教育,首先应提供患者诊断信息,了解患者对哮喘治疗的期望和可实现的程度,并至少进行以上1~6条内容教育,预约复诊时间,提供教育材料,②随访教育和评价:是长期管理方法,随访时应回答患者的疑问、评估最初疗效.定期评价、纠正吸入技术和监测技术,评价书面管理计划,理解实施程度,反复提供更新教育材料,③集中教育:定期开办哮喘学校、学习班、俱乐部、联谊会,进行大课教育和集中答疑,④自学教育:通过阅读报纸、杂志、文章、看电视节目、听广播进行,⑤网络教育:通过中国哮喘联盟网、全球哮喘防治创议网GINA等或互动多媒体技术传播防治信息,⑥互助学习:举办患者防治哮喘经验交流会,⑦定点教育:与社区卫生单位合作,有计划开展社区、患者、公众教育,⑧调动全社会各阶层力量宣传普及哮喘防治知识.

哮喘教育是一个长期、持续过程,需要经常教育,不断更新,持之以恒.

确定并减少危险因素接触

尽管对已确诊的哮喘患者应用药物干预,对控制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非常有效,但仍应尽可能避免或减少接触危险因素,以预防哮喘发病和症状加重.


许多危险因素可引起哮喘急性加重,被称为“触发因素”,包括变应原、病毒感染、污染物、烟草烟雾、药物.减少患者对危险因素的接触,可改善哮喘控制并减少治疗药物需求量.早期确定职业性致敏因素,并防止患者进一步接触,是职业性哮喘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评估、治疗和监测

哮喘治疗的目标是达到并维持哮喘控制.大多数患者或家属通过医患合作制定的药物干预策略,能够达到这一目标,患者的起始治疗及调整是以患者的哮喘控制水平为依据,包括评估哮喘控制、治疗以达到控制,以及监测以维持控制这样一个持续循环过程,见图1

支气管哮喘的规范化管理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哮喘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硕士毕业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1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一些经过临床验证的哮喘控制评估工具如哮喘控制测试(ACT)、哮喘控制问卷(ACQ),哮喘治疗评估问卷(ATAQ)等,也可用于评估哮喘控制水平.哮喘评估工具ACT经国内多中心验证表明,不仅易学易用且适合中国国情.ACT仅通过回答有关哮喘症状和生活质量的5个问题的评分进行综合判定,并不需要患者检查肺功能.这些问卷不仅用于临床研究,还可以在临床工作中评估患者的哮喘控制水平,通过长期连续监测,维持哮喘控制,尤其适合在基层医疗机构推广,作为肺功能的补充,既适用于医生又适用于患者自我评估哮喘控制,患者可以在家中或医院,就诊前或就诊期间完成哮喘控制水平的自我评估.这些问卷有助于改进哮喘控制的评估方法并增进医患双向交流,提供了反复使用的客观指标,以便长期监测.

在哮喘长期管理治疗过程中,必须采用评估哮喘控制方法,连续监测提供可重复的客观指标,从而调整治疗,确定维持哮喘控制所需的最低治疗级别,以便维持哮喘控制,降低医疗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