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管理会计的现状与趋势

点赞:33148 浏览:15572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管理会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目前我国管理会计的应用层次和水平都还不高,大多数企业仍处于起步阶段.本人通过分析管理会计的现状提出对策.

关 键 词 :管理会计 现状分析 局限性 趋势

1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特点

根据上文对管理会计的现状及其局限性分析,我们可以对当前我国的管理会计的发展得出以下的特点:

1.1在管理会计中应用最多的方法为财务分析、本量利分析、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方法等.大多数企业的信息系统依然是为财务会计而非管理会计设计的;

1.2管理会计部分理论上完美的方法,譬如成本差异分析等,由于在理论的模型设计上过于简化,与实践脱节,所以并不适用;

1.3在资产回报评价中,之所以采用较为先进的指标体系,多半是出于形式上的需要,企业本身并没有采用新的指标体系的原动力;

1.4影响管理会计在企业中运用的最主要因素是企业内部管理者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

2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现状及其局限性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的初期,对于管理会计的理解还只存在于借鉴意义层面的讨论而已,它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90 年代以后,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也并没有跟着改革开放对企业产生的影响而发生任何变化,它还局限于企业对内部成本管理的上面.当时也出现某些学术方面的新动向,例如吸取外国的成功做法等,但其做法的局限性还是很大的,具体边现在:


2.1 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不健全

我国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基本上是从西方国家引进的, 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联系我国实际的系统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首先, 有关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专著较少, 而且研究领域狭隘、信息滞后; 管理会计理论研究队伍薄弱, 缺乏高层次的理论研究人员.

其次, 现有管理会计的技术、方法操作性差, 没有创新能力, 这是我国管理会计难以推广的主要原因之一.

2.2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财会人员的素质水平不高

我国企业的决策者一般对管理会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对管理会计工作缺乏应有的重视, 导致企业财会人员观念陈旧, 管理会计知识浅薄、应用水平不高.多数企业的财会人员对日常财务资料的处理仅限于事后记账, 且分析能力差, 很难将有效信息运用到企业的管理决策中去.

3对其现状及局限性提出的几点对策

3.1成立全国管理会计协会, 组织开展全国管理会计学术理论研究工作

美国于 1972 年成立了独立的管理会计协会, 不久, 英国也成立了类似的学会, 并分别出版《管理会计》月刊, 向全世界发行, 推动了管理会计理论的研究.笔者建议我国也应尽快成立全国管理会计协会.这个协会由会计师、工程师、部分企业管理人员组成, 负责组织开展全国管理会计工作以及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与学术交流工作.协会可每年召开一次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议, 出版会议论文集.如果我国成立了管理会计协会, 并能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必将对我国管理会计工作与学术研究的开展以及对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作用.

3.2加强管理会计理论建设, 提高我国管理会计水平

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首先要处理好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与矛盾问题.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两者研究的领域都是企业的价值运动, 财务会计的对象是过去的价值运动, 而管理会计的对象是未来的价值运动.管理会计来源于财务会计, 两者相互支持、协调工作, 各自发挥自身不同的功能, 共同为企业决策部门怎么写作.

由于管理会计是从企业本身管理的需要出发, 为企业管理者正确地进行最优管理决策提供主要依据, 所以管理会计必须有自身独立的理论体系.一方面, 可以大量吸收高等数学、数理统计等技术方法,不断融合到管理会计的概念体系中去, 使之系统化;另一方面,成立专门的管理会计研究组织,使之规范化;还可以大量出版发行管理会计书刊, 在高等院校扩大管理会计教学领域, 组织面向全社会的管理会计资格考试认证等等, 使我国管理会计的研究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在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中需要会计理论和实务工作者携起手来,共同攻关,形成一个由理论研究者、实务应用者、企业决策者、教育人士和研究人员共同推进和发展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潮流, 营造出中国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我国管理会计的现状与趋势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企业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在职研究生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4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迄今为止我国会计界对实证会计方法存在着很多不同的认知.实证研究理论虽然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但其发展也并非全美,我们应该注意在推崇某一种方法时,一定不要走极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求更好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