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在教师赢在管理

点赞:29684 浏览:140942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新型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推进新课程改革、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本校通过四个“强化”,努力提高教师的发展水平,并取得一定成效.本文对此进行探讨反思,以期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加快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步伐.

关 键 词 :教师成长;科学管理;提升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7-003-2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管理中一个永恒的主题.教师发展关系着学校发展的进程和水平的提升,是学校的发展之基、竞争之本、提升之源.因此,一所学校必须始终把教师发展作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关键性工作来抓,认真规划、精心组织、有效落实、分步推进.不断的实践,使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教育改革“成在教师,赢在管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凝心聚力、拼搏争先的教师队伍必将使我们的教育主旋律铿锵回响.

一、强化师德建设,以先进的师德理念铸就师魂

1.以师德动员大会为起源,树立先进师德理念.

什么是师德?即为教师的一种职业道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那么什么又是先进的师德理念?它则不仅表现为一种以爱学生为核心的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表现为一种具有表率作用的人格魅力;表现为一种以时代文化为底蕴的高尚的情操;它还表现为一种与时俱进的先进的教育观、教学观、师生关系观等理念.

朱永新教授曾经说过:“一个没有理想的教师,是把教师作为一种职业,一个有理想的教师,他会把教师作为一个事业.”为了使我们的教师热爱教育事业,不是拿着教育的旧船票不断重复昨天的故事,我们通过师德教育动员大会使我们的教师明白:只有将高尚的师德、师爱与丰富的知识、技能融入到自己的认识本体之中,渗透到生活与工作的行为中,才能真正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以师德学习活动为抓手,明确具体师德要求.

我们除了利用集会时间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三要”、“八不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师德规范以外,还以学校课改实验为重要契机,利用“科研沙龙”的机会组织教师学习《我的教育理想》、《中国教育缺什么》等师德规范经典书籍,另外,要求教师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自我学习,学习内容每学期变更,如《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师德启思录》等,同时要求撰写读书笔记.

学校通过组织教师学习各种师德理论、课改理念,明确提出“正己、敬业、爱生、勤学、奉献”的师德要求,即依法治教,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淡泊名利;关爱学生,以身作则;刻苦钻研,严谨治学;志存高远,乐于奉献.希望每一位教师都能以自己独特的职业眼光,发现教育教学中引人入胜之处,最大限度地尊重每一位学生,努力把教育教学演变为一种具有亲和力、感召力的情感体验,以最轻松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得到最丰厚的收获,用自己崇高的师爱、灵动的思想、工作的去激活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教育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3.以师德分层教育为载体,形成良好师德风范.

省总督学鲁林岳先生认为按照教师的素质状况,教师可分为四个层次:庸师、经师、人师、导师.不言而喻,素质教育呼唤“人师”,应淘汰“庸师”.人师和导师一定是精神富裕、具有很高的职业智慧的老师,他们能以自己的灵性、悟性、创造性去激发孩子们的灵性、悟性、创造性.

在师德建设过程中,我们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实施分层教育:

①举办“阳光教师议师德”演讲比赛.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在演讲中,以自己的认识、体会、故事,畅谈师德建设的必要性,明晰自身今后努力的方向:心甘情愿扎根教育沃土,全心全意热爱教育事业,真心真情关爱学生,业务上力求精湛,教育科研两不误,竭力为学校发展添新砖加亮瓦.

②开展“平凡岗位赛师德”活动.这一活动由学校工会牵头,着重评选在教育教学岗位中师德表现突出的优秀的中老年教师.活动的开展,使一批多年来默默奉献的中老年教师展现于教育舞台的前方,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化育出一个个“平凡中的传奇”,此项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激发了他们工作的热情.

③举办“春风化雨颂师德”报告会.在报告会上,一些老教师在交流中诚挚地谈到了自己的从教经历和心路历程,他们认为:面对新时代的教育,自身除了一如既往地认真从教以外,还必须与时俱进,通过不断的学习来为自己充电、增加能量,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未学到”,他们虽不一定可以“老夫聊发少年狂”,但却可以永葆一颗年轻的教育之心,热爱教育,用心教学,发挥余热.如此恳切的话语使年轻的教师们倍受启发.

师德分层教育使学校形成了良好的师德风范,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师.通过师德建设的强化,目前“以灵诲的育人方式培养出灵慧的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已经成为我校教师教学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处,成为我们教师全力投身教育事业的目标与追求.

二、强化专业培训,以务实的校本教研提升水平

首先,“以互助促进步”.针对我校班级多、生额大、教师任务重的情况,我们除了成立各学科教研组以外,又分年级组成了学科组,利用平时的分学科教研活动、每周二的集体备课及每月一次的“课题沙龙”等时间,让教师进行教学研讨,自发地与其他教师互助交流、共同探讨,形成即时即地、人人参与的教育教学研究氛围.另外,学校隔周一次的校本培训雷打不动,PowerPoint幻灯片的制作,Flash动画的研制以及白板技术的运用培训,学校信息教师认真教授,全体教师用心学习,大家边学边研边用,提高了信息技术运用的能力,充分发挥了现代化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辅助作用,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升.

其次,“以引领促提升”.为了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我们探索出“聘请专家指导、借助名校联合、外出开阔视野、引进吸收经验、校内切磋提高”并举的教师培养模式.每个周四,我们积极邀请区内语文、数学、英语教学专家来校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近距离的引领.多年来,学校坚持与各类市、区名校进行联谊,建立手拉手关系.学校每学期都会举办一至两次市级的大型教学研究活动,采取自呈课例、请课入校、经验交流、名家点拨的方式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在教育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学校每年仍然坚持派出一定数量的教师外出听课培训,这样的外出学习大大开阔了教师们的视野.再加上校内“灵慧杯”课堂教学赛事持续、正规地开展,亦有效激发了教师间教育教学竞争的意识,进一步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 再者,“以研究促发展”.2008年以来,我们结合校园文化建设认真进行了课题《“六灵”灵慧娃品质提升的研究》,并始终与市教科所刘永和所长及区教科室徐志涛主任保持联系,在网上传输学习研究资料,请他们亲临学校指导实验.2009年我校又在浦口区名校长工作室朱秀云校长的指导下,进行了《让质量成为高新实小每个人的追求》的课题研究,各学科组每学期确定一个教学研究小课题,如低年级语文进行《提高写字教学效果的研究》,中年级语文进行《以课外阅读促读写能力提升的研究》,高年级语文进行《在“灵慧会话”中培养自主习作能力的研究》(结合该项研究,我校目前开展了“课堂五分小舞台”会话训练,出版了高年级习作校本教材);数学学科,我们的一至三年级教师根据教材特点及教学实际,编写的《灵慧娃周周练》,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提高,数学思维的训练及数学知识的拓展起到了有效的作用.

成在教师赢在管理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教育教学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电大毕业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9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通过市区专家的评议、讲座等近身指导,我们的教师切实地感悟到:教学研究是教师的一种真切的内需,是一种真诚的自求;教师在教学研究中是一种“学习―研究―行动―反思―提升”式的、主体式的研究,而这也正意味着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我们的教师欣喜地发现:教科研就在我们身边,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员.大家勤学乐教,边教边研,教学研究能力、教育科研水平得到了大力提升.可以说,每一年在教育科研方面,教师们都是硕果累累:学校近一半教师在市区课题方面立项或结题;在省市区论文、案例评比中获奖的教师达四分之三之多;另有多人次在《江苏教育》、《南京教师》、《金陵陶研》、《家教周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等正所谓是教学相长,目前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内涵品质的不断发展已经成为我们每一位教师的不懈追求.


三、强化凝聚合力,以丰富的特色活动激发潜能

1.“青蓝工程”活动.我校各学科都有着一批市、区级的教学骨干,这一资源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是培养新教师的可贵资源.我们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开展了老带新、师徒结对子活动,并定名为“青蓝工程”,明确目标,进行规范管理.学校鼓励青年教师自主拜师,号召一师多徒结对子,并进行多形式的教学研究.平时教学中师徒“同课同构”寻找差异、“同课异构”集思广益,这样不仅使教师之间在教学上取长补短,而且从教学理念上切磋提高,师徒互帮互学,你追我赶,共同提高.

2.“骨干教师”评选活动.从我校师资结构来看,学校存在着一大批具备丰富教学经验、教学实力强但却未被评为市区骨干的教师.自绩效工资实行以来,为了鼓励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我们开展了“校级骨干教师”评选活动.我们分梯队分层次地实施“校级骨干教师”的培养计划,努力锻造更多的校级骨干和名师:每个周四听课日进行“跟踪听课”,帮助教师立稳讲台;多方采用“课堂展示”,培养学科骨干教师;认真启动“名师引领”,历练青年教师成长;努力创新“教学研究”,分学科开展校本教材编写,逐步构建起“理论学习――实践探究――迁移运用――反思提升”的教学研究新模式,努力引导教师做一个有职业智慧的教师.

3.“读书交流”活动.有人说: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推而广之,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和工作作风,无不与这个学校的读书学习风气相关.读书是学校生命活力之源泉.

也曾有人说过这样的话:如果一所学校的老师能够有“工作读书化”和“读书工作化”的追求并不断实践着,那么不出几年,这样的学校定会有“百花齐放春色满园,气积势成活力无限”的局面.是啊!读书可以改变教师的现状,读书可以提升教师的精神、气质和品性.细想来,新课程实施中所暴露出的照本宣科、捉襟见肘的窘况,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教师读书太少,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我们明确要求教师不应自甘平庸,俗不可耐,应该“让读书成为教师生命的支撑点”,除了工作生活以外多留点时间来涵养自我的灵魂和精神.

多年来,学校推荐教师阅读了《给教师的建议》、《我曾经也是差生》等相关书籍,并要求教师认真撰写读书笔记,每年还为教师征订教育杂志,购置一些新的教育书籍,专门利用教师培训时间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大大激发了人人读书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4.“教学切磋”活动.学校利用教师的教育教学特长进行丰富多彩的自培自研活动.如,有的老师PPT、白板课件做得好,师训处派其开设展示课后即进行课件制作讲座,把自己做课件的经验和感受介绍给大家,供大家研讨学习.有的老师班级管理突出、治差有经验、培优有成效等等,学校都给他们提供切磋的机会,从而使校本教研更具有实效性.

此外,我们还设立“学科命题组”、举办“教研沙龙活动”等等,这些特色活动的开展,将教师的自主性、积极性、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教师的个性潜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

四、强化绩效考核,以完善的制度保障促进成长

1.课题导向制度.结合本校进行的《“六灵”灵慧娃品质提升的研究》和《让质量成为高新实小每个人的追求》的课题研究,根据教师在教学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学校制定了相关的子课题.教师人人选定认为最切合自己教学实际的子课题进行研究,紧紧围绕实际问题,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确立了“理论―实践―反思―再实践”的正确研究方向.学校教科室并加强了对课题的过程管理,建立了对研究成果进行表彰奖励制度,同时把教师的论文获奖和发表、课题研究成果等列入年终考核、晋升职称、奖励和骨干教师的评比标准中.

2.激励竞争机制.学期初学校要求每一位教师制定个人近期目标,还要思考自身教育教学实施措施,进行目标激励.学期末,学校把教师的教育教学实绩与年终考核和职称晋级挂钩,满足教师的成就感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平时的教学研究过程中,创设良好的竞争环境,调动教师力争上游的情感.如教研组长、办公室主任竞争上岗,展示课报名竞上,各类先进竞评,同年级学情调查竞比等.

3.管理约束机制.在教学过程中,我校还制定、完善了《南信大高新实小教师规范20条》、《南信大高新实小教学“六认真”细则》、《教师培训制度》、《青年教师培养制度》、《南信大高新实小教研活动制度》、《教研成果汇报、评定及奖励制度》、《南信大高新实小绩效考核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为教师队伍的健康成长发挥了重要的激励和约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