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管理问题

点赞:4117 浏览:1591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盈余管理问题是各国学者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也是社会公众关注并希望加以规范和治理的焦点问题,在分析盈余管理内涵的基础上,从我国证券市场和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阐述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各种手段.目的是分析这些手段之后的深层原因,为防范和控制过度盈余管理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盈余管理,公司治理结构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7-0040-02

1.相关研究成果及文献回顾

1.1 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回顾

1996年Dechow引入很多变量对违规公司进行研究,认为盈余操纵的一个重要动机是为了以低成本吸引外部融资,他们还检验了在承认盈余操纵的消息公布后股票的变动,发现平均下降9%.1998年JDemski的研究表明写作技巧人可以通过盈余管理来传达其拥有的高超管理技能,而实际上这些写作技巧人可能并不具有会计报告盈利中所代表的管理技能.1998年AryaA,GloverJ,SSunder等人的研究发现盈余管理限制了委托人解雇写作技巧人的倾向,还可以减少委托人对于写作技巧人正常工作的干预.

1.2 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回顾

2000年,林舒和魏明海在《中国A股上市公司IPO过程中的盈利管理研究》中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结论:A股发行公司的报告收益在IPO前年和前一年处于最高水平,在IPO当年显著下降.2001年,刘峰在文章《制度安排与会计信息质量》中对会计信息失真,特别是违法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现有的制度安排本身排斥高质量的会计信息.2002年,陆宇建在《上市公司基于配股权的盈余管理行为实证分析》中认为,我国上市公司为了获得配股权而通过盈余管理将ROE维持在略高于6%的区间与略高于10%的区间.

2.盈余管理含义及其特征

2.1 盈余管理含义

戴维森(SDivision)在其所著的《会计:商业语言》中也对盈余管理进行了定义:在公认会计原则限制的范围内,为了把报告盈利调整到满意水平而采取有计划行动步骤的过程,美国会计学家凯瑟琳雪普(Katherine Sehipper)在其发表的“Commentary on Earnings”一文中对盈余管理做出如下定义:盈余管理是指为了获取某些个人利益(而非仅仅为了中立地处理经营活动)而对对外财务报告过程进行有目的的干预.这是一种“披露管理”(Disclosure Manage-ment)的概念,认为盈余管理不仅包括对损益表中盈余数字的控制,还包括对资产负债表以及财务报告中其他辅助信息的控制.

国内许多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给出了盈余管理的定义.孙铮、王跃堂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利用会计管制的弹性操纵会计数据的合法行为,秦荣生认为,盈余管理是借助于会计政策的选择和会计估计的变更来实现的,其目的是得到一种令企业管理当局满意的财务会计结果,而会计盈余是决定财务成果是否满意的重要参数.

2.2 盈余管理特征

盈余管理不同于利润操纵,后者属于欺诈行为,是贬义的概念,而前者是在会计准则或制度允许范围内进行的,是合规合法的行为,是一个中性的概念.本文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定位开展对盈余管理的分析的.


(1)盈余管理是一种长期行为,从一个足够长的时段(最长也就是企业的整个生命期)来看,盈余管理并不增加或减少企业实际的盈余,而只会改变企业实际盈余在不同会计期间的反映和分布.也就是说,盈余管理影响的是会计数据尤其是会计报表中披露的盈余.而不是企业实际的盈余.

(2)盈余管理必然会同时涉及经济收益和会计数据的信号作用问题.盈余管理关注的方向是会计数据的信息含量和信号作用.在不同的国家由于证券市场的发达和完善程度差异较大,盈余管理的“经济收益观”与“信息观”的地位和重要性也有所不同.

(3)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还不完善“一股独大”的现象还很普遍,因此,在我国盈余管理具有双重主体,即直接责任人企业管理当局,间接责任人公司控股股东.

(4)盈余管理的方法包括会计方法和非会计方法.会计方法主要有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应用、会计估计的变更、会计方法应用时点的选择、交易或事项发生时点的控制等,非会计方法主要包括公司的投融资决策、资本的国际化经营和股利分配等方面.

(5)盈余管理的目的是寻求企业自身效用或市场价值的最大化.会计盈余作为衡量企业财务成果是否令人满意的重要参数,是企业管理人员进行盈余管理的对象,企业借助盈余管理的各种政策,来实现自身效用或市场价值的最大化,进而获得未来生存、获利和发展的潜力.

3.规范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对策

3.1 健全公司治理结构

(1)进行国有股减持.

国有股减持的途径有:一是国有股流通,即直接让一部分国有股上市流通;二是国有股转让,包括拍卖转让、协议转让等;三是注销部分国有股,国有股减持对改变我国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局面无疑是个良好的开端.

(2)完善报酬契约.

我国上市公司经理人收入普遍偏低且与业绩不挂钩,使得经理人与股东利益相背离,降低了经理人的积极性,盈余管理也表现出短期性特点.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年薪制和股票期权等手段来激励经理人努力工作,激励机制的核心是使经理的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挂钩,使经理也成为企业剩余索取权的享有者,消除激励经理的利益障碍,股票期权可以将管理当局的报酬和未来的股价挂钩,不但可以使股东与经理人员的目标最大程度地一致,而且还可以留住人才,体现人力资本的产权价值.

(3)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

机构投资者是指以法人形式进行证券投资的机构,如养老基金、保险基金、信托投资公司等.机构投资者队伍的壮大,可以缓解股权过于集中和流通股过于分散的现象,积极发展机构投资者,并保持它的独立性,不仅有利于上市公司的稳健运作和股权结构的改变,而且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3.2 完善审计监督制度

(1)改革注册会计师的聘任制度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基石和灵魂.

要使注册会计师真正做到经济、工作和精神独立,关键一点就是要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和更换机制,应由上市公司设立的审计委员会负责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更换,以减少甚至杜绝公司管理当局对注册会计师施加压力,增加事务所的独立性.

(2)建立完善的审计执业规范体系.

独立审计准则体系作为规范注册会计师审计行为的权威性标准和衡量注册会计师业务质量的尺度,对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注册会计师审计环境的不断变化,已经有的独立审计准则不能完全 满足执业需要,这就要求对已颁布的独立审计准则进行不断改进和完善.

盈余管理问题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注册会计师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学院论文、学校学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3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3)加强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

首先,应加强政府监管,加大注册会计师审计舞弊行为的处罚力度,有关部门应对注册会计师执业情况进行抽检,并公布抽检结果,不仅要加大经济处罚力度,建立相关的民事赔偿制度,对违规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处罚应由目前的行政处罚为主过渡到行政处罚与经济处罚并重;其次,加强行业协会的自律和监管,完善质量监督体系,提高行业自律监管的权威性,最后,加强社会监督,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对执业质量进行监督,完善行业制度.

3.3 加强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建设

(1)加快制订和出台新的具体会计准则,尽量避免会计处理中的“无法可依”现象.对一些诸如并购、衍生金融工具等会计处理问题,应尽快制定会计准则进行规范,填补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空白,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的会计行为.对于在执行制度和准则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要及时通过修订有关制度和准则加以解决.

(2)修订完善企业会计准则,尽可能缩小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有关政策选择方面的规范应更加明确具体,对主观性判断的会计原则和政策的运用应规定相应的约束条件,如明确规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和冲回时间、收入和费用的确认计量原则,尽量减少会计准则中的模糊性语言.

(3)加强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化建设,尽快制定会计信息披露规则,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内容、披露方式、披露时间、格式范例等给予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其中尤其应注意制定关于关联方交易、大额减值准备、会计选择对公司利润影响程度的相关信息披露制度.

(4)增强会计准则制定的科学性,准则制定机构的人员组成应选择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群体,可以引入会计实务界和银行界人士,对于准则中的某些定义和解释尽量做出详细的解释,避免造成多种理解.

3.4 改进证券市场监管的相关制度安排

国内许多学者通过实证研究,表明盈余管理是我国上市公司对证券监管部门监管的反措施,其发生在上市公司IPO、配股、亏损时,与证券监管制度不完善息息相关,改进并完善证券市场监管的相关制度安排,可以减少盈余管理的外在诱因.

(1)改进股票发行与退市制度.

股票发行、退市制度是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重要诱因,证券市场曾改革过几次规则,但是,目前的股票发行制度和退市制度仍存在问题.

(2)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信息披露制度是证券市场规范会计行为的重要制度安排.在我国,建立一个充分、透明、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是非常迫切的.在披露信息的内容上,我国的信息披露是定期披露(如年报、半年报、季报)与流动披露相结合,定期披露一向是信息披露的重点,对于该类信息,应该力求披露信息的有效性,既要保证披露信息迅速、及时、对于该类信息.简明易懂,又要尽量扩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范围.

在信息披露方式上,随着信息科技的进步和网络的发展,传统的财务信息报告的形式发生了改变,这给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和证券市场的效率都带来了影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存在滞后性,缺乏灵活性,为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留下了充裕的时间.

(3)根据需要及时调整监管政策.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不仅是一个会计问题,更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不能指望通过某一方面的改进来达到治理的目的,而需要社会各相关部门联合起来进行系统的研究治理,以保证我国证券市场和国民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