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站自动化检测与管理

点赞:2884 浏览:768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 随着检验技术和计算机网络化及信息化的发展,大部分血站实验室都配置了全自动分析系统,为提供优质怎么写作、确保安全用血,要用科学的方法实现全面有效的自动化管理体系.本文从人员素质、设备与仪器管理、标本与试剂的处理、环境要求等方面阐述了如何有效、长久地运行自动化管理手段,得到稳定、可靠的检验结果,提升检测水平.

[关 键 词 ] 自动化检测;管理;血站;检验技术

[中图分类号] R197.32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1(b)-0159-02

随着检验技术和计算机网络化及信息化的发展,大部分血站实验室都配置了全自动分析系统,并根据《血站质量管理办法》和《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实现了全面有效的自动化管理体系.血站自动化检测既提高了检测质量和效率,也减少了人为误差和受污染的机会.目前,血站检测系统使用的自动化仪器主要有两大系统,其中前处理全自动加样器是AT、RSP 以及STAR,后续酶免分析系统是FAME 和BEPO[1].为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检测水平,应采取科学、先进、有效的管理方式,本文结合本站2年多来的实践经验,就如何有效、长久地运行自动化管理手段,得到稳定、可靠的检验结果作如下探讨:

1.人员素质

由于大部分设备都依靠人员操作,所以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对实现有效的检测是非常必要的.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实验室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资深工作人员带教,接受专业的实践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培训,以及相关的安全、卫生培训,经测试合格后获得国家规定的血站工作人员上岗证.实验室工作人员除了进行以上的相关培训外,还要对新进的仪器设备的使用进行培训,使工作人员充分掌握仪器的基本操作及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并对新进的设备安装调试,建立设备及项目的标准操作规程,对培训和考核结果进行记录,以免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以及检验结果准确性降低.成立质量考评小组,每月按照各科业务考核标准,对各科业务工作进行考核,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错误,集中分析解决本月存在的问题.

2.设备与仪器管理

建立仪器设备的确认、维护、校准、监控程序,并严格实施,每台设备设专人管理并使用唯一性标签标识.具体措施如下:成立仪器购置和计量管理小组,设专人负责仪器的购置.购置仪器的人员需从仪器的厂家、可行性方面考虑是否购置,并在添置洗板机、酶标仪或离心机等高档设备后,向计量部门申请检定,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定期做好仪器的维修与保养工作,并设专人管理设备档案,包括购置审批手续、产品合格证、计量检定合格证、验收手续记录、使用说明书、使用记录、损坏维修记录及其他变动情况等八个方面的内容.另外,对于新进的设备必须经安装调试确认完成后才能使用.指定专人负责自动化检验设备程序的编制,其他工作人员不能随便改动,如有变动应立即修改.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照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每次使用后应及时清洁消毒,并保持整洁干燥,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和校准,包括设备的润滑保养、电源检查等,做好维护记录和校准记录,使设备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以保证检验结果的正确性.


3.标本与试剂的处理

3.1 标本的处理

由于血液标本的处理对自动化检测结果的影响很大,所以工作人员应做好标本的采集、贮存等工作,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首先,每个采血人员需考核上岗,合格后才准正式采血操作.其次,每个标本都应有唯一的条形码标签,且贴于试管中部,以免条形码扫描不能正常进行.另外,工作人员还需保证离心后的血标本无溶血、脂血的异常现象,保证有足够的血清量,如有异常,填写标本返工单,由外采人员重新取样,确保标本符合各检验项目的要求.在取样后需严格执行血液贮存条件,每天对贮血冰箱温度记录3次,用2%戊二醛对贮血冰箱每半个月进行一次消毒处理,血液在有效期内发放,对于过期报废的血液要及时处理.

血站自动化检测与管理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自动化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学位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6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3.2 试剂的处理

保证进货渠道正规,所有试剂必须经国家认可,具有质检部门及本站质控科确认的合格证书,免疫试剂还必须有批检激光防伪标志.使用前将试剂放于室温平衡半小时,检查试剂包装密封是否完好,试剂是否足量,检查合格后,按比例配制试剂,且尽量由一人核对,以免加错试剂.试验完成后将剩余试剂加盖存放于2~8℃的冰箱内,严格填写出入库、交接手续.为避免标本的污染,出现花板现象,一般2周需清洗容器一次.

4.环境要求

由于自动化仪器对环境要求较高,如不注重实验环境,往往易形成潜在隐患.实验室的建筑与设施应符合《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和《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中的规定[2-4],要求实验室布局合理且有明确的分区,有充足的照明和操作空间以及有效的消毒设备.实验室室温应保持在18~25℃,相对湿度保持在50%~80%,环境温度过低易使弱阳性标本出现漏检现象,实验室周围也应避免电网强磁场的干扰.为排除环境因素对仪器的影响,实验室主管应购置自动化仪器对实验室环境进行评估,必要时提前做好实验室环境改造的准备[5-6].

5.操作流程要求

为确保检测项目、实验步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检验科免疫项目的检测原始记录和实验操作步骤应精确到每分每秒,并执行严格的档案管理制度,定期总结、整理,保证有据可依.

目前,按照《血站质量管理办法》和《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血站实验室质量体系已经建立,但建立全面有效的血站实验室自动化体系不是最终目标,我们旨在如何使整个体系有效、持久的运行.为了提高血站自动化检测管理水平,应保证实验室充足的人力资源,并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学习,保证设备仪器的正常运行,持续改进实验室质量体系,为安全输血提供更有力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 血站质量管理规范[S]. 2006:167.

[2] 张悦. 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J]. 临床输血与检验,2008,5(3):59-60.

[3] 庄执文,陈红,刘鹏. 血站实验室管理与自动化检测的探讨[J]. 中国健康月刊,2011,10(7):36-37.

[4] 段瑞. 血站实验室自动化检测与管[J]. 实用医技杂志,2008,7(30):68-69.

[5] 赵红胜,邢培清,刘玉振. 血站系统自动化检测仪器的选[J]. 中国输血杂志,2005,12(2):89-90.

[6] 姜殿箐,栗艳. 血站酶免检验的自动化及网络化[J]. 辽宁医学杂志,2006,20(2):142-143.

(收稿日期:2012-10-18 本文编辑:林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