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管理思想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点赞:6621 浏览:2158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人就就创造出管理的经验和方法直到今天依然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对今天的管理者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作用.本文就是通过对古代管理思想的研究来探讨对我们今天管理的借鉴意义.

关 键 词 :中国 管理思想 人力资源

纵观历史,中国古代已经拥有了有效的政府与组织的管理,追溯起来从夏朝开始至今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古代政府组织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经过时间与历史的考验,沉淀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可供现代人学习与借鉴.

一、古代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积极作用

(一)“天地之性人为贵”――以人为本的思想

古代思想家认为:“天地之性人为贵”、“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宣扬的就是朴素的人本哲学思想.中国古代管理思想重视“人”,也就是告诉我们重视人力资源.把人视为现代企业最为核心和宝贵的资源,重视“仁”与“义”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通过实施人才战略、人性化管理和家庭式文化,努力发现、培养和发展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让企业成为员工生活与工作的希望之“家”.随着知识经济的极大发展,企业的经营管理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知识经济所倡导的人本主义管理,其政策的出发点和目标都在于“人”,企业中“人”的地位不断提高.企业开始要求员工更广泛、更积极地投入企业运作,并通过员工不断的学习和自身能力素质的提高,来达到企业繁荣和发展的目标.这种模式正在为越来越多国家的企业所采纳.


(二)协调的和谐发展观

《道德经》上说:“天地所以能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说的是天地之所以长久,就在于能够让人生存,无私奉献.企业要协调、持续发展,也需要具备天地的“不自生”品德,希望能够为社会创造价值,为客户贡献能源,为股东谋取利益,为员工提供发展,并寻求这四方的和谐与平衡.尤其推崇“和谐”的企业发展观,认为和谐是一种稳定状态,是人类社会协调、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实现企业与社会、股东、客户与员工的和谐发展是现代企业最高的使命和追求.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为我们解决了这个难题,那就是:如何处理企业利润与职工待遇之间的矛盾?关于这个问题,关键是企业领导者必须正视职工的,必须清楚“人生而有欲”、“欲不可去”.“生而有欲”是非常明确地、实事求是地指出了企业员工的心理.谋求生存和幸福的、高质量的生活是人的本能,如果企业的管理者能够认识到这个问题就不会使员工丧失工作的积极性.《荀子》中有这样一段话:“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就深刻的说明了这个道理.《管子》也有“凡人之有为也,非明之则利之”的说法.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对领导者的管理方式提出了很多想法,其中最重要的是“刚柔相济,赏罚严明”.

(三)“为天地立心,为民生立极”的“入世精神”

古代思想在理论层面上表现为一种以为支撑点的民族文化精神,表现为我国古代知识分子所具有的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极,为前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都是这种精神的真实写照.古代中国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化,是一种积极的“入世精神”文化,即积极关注社会现实并投身于改造社会现实的人生态度,提倡经世致用、兴邦论国.数千年来这种积极关注社会的“入世”精神不断延续和发展,影响着代代中国人.中国古代管理思想重视人的情感因素,主要表现在重视“士气”.我认为这是一种有魅力的企业文化的体现.今天,中国新一代企业家,如海尔集团的“争当世界500强”的精神,长虹集团的“以产业报国、民族兴盛为己任”的理念,都是古代中国“兴邦治国”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二、运用激励思想的现代意义

(一)通过教育调动积极性的激励思想

儒家主张通过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相应措施来调动人的积极性.孔子提出,为政首先就是要考虑施恩惠于人民,使人民过着安逸的富裕生活,否则就是“不仁、不义”.治理国家的目标,首先在于安民.民贫则怨,民富则安.孟子提出要爱民、要富民、要教民.爱民,就是要“与民同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要教民,就是指“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也就是说,只有通过教育人民,才能得到人民的爱戴,获得民心.儒家强调使命感、责任感、道德感的激励作用.

儒家所阐述的以人为本的仁学思想,应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中,就是要求企业领导人要有一颗真诚的爱心.他必须热爱企业,热爱全体员工,热爱所从事的事业.这种爱心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利他主义,而不是用小恩小惠作为笼络人的手段.要办好企业,就必须“得民心”,而要得民心,就必须“以仁心写人心”.企业经营者要以爱心对待员工,进行“感情投资”,它对于企业内部化解矛盾,增进企业凝聚力,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都起着显著的作用.

孔子说:“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在企业管理中,领导人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管理者不能仅仅把自己看成是“管人的”,“教人的”,而是首先要管好自己.“正己”是管理者管好企业的重要前提.

儒家思想的另一个目标是“安人”.对企业经营者来说,即是要在追求企业兴旺发达的基础上,进一步造福于社会,给社会带来祥和与幸福,回报社会,为社会大众怎么写作.

我国古代管理思想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企业管理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在职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5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儒家激励思想用于企业管理工作中就是对企业进行人本主义的管理,其特点是企业管理工作以做好人的工作为核心,通过规范和道德教化,培养人们共同的信念和价值观,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激发人的工作积极性,实现企业和谐有序发展的目标.

日本民族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日本许多企业家具有追求卓越、自强不息、效忠国家的精神.日本企业具有强烈的报效国家的信念,松下公司就倡导“产业报国”;许多企业家把忠诚国家、报效国家当作一种义务,以此激励职工提高工作动机的境界,积极努力地认真工作.

(二)因人而异的激励方法

兵家提倡以心治心,因人而异,奖罚分明,赏罚及时的激励方法.兵家提出,管理者要注重下属的心向、态度,“夫主将之法,务揽英雄之心”.不同的部下,心态、个性各不相同,管理者要因人而异地进行管理、激励.姜尚提出了一些原则:“危者,安之;惧者,欢之;叛者,还之;冤者,原之;诉者,察之;卑者,贵之;强者,抑之;敌者,残之;贪者,杀之;欲者,使之;畏者,隐之;谋者,近之;谗者,覆之;毁者,复之;反者,废之;横者,挫之;满者,损之;归者,招之;服者,活之;降者,脱之.” 《孙子兵法》中指出奖励时要论功行赏,使奖励具有差别性;奖励要做到公平合理.孙膑认识到有的人贪生,有的人爱财,指出奖励要与受奖人的需要相结合.中国古代兵家还主张根据作战情况的不同,破格奖励,以达到“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效果:“施无法之赏,悬无法之令,犯三军之众,若使一人”.

兵家的激励理论对企业管理中激励方式的选择具有实用价值.企业中员工有个体差异,企业不同发展阶段或不同类型的企业员工需求也不同,因此必须因人而异选择不同的激励方式.随着人们整体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只用物质激励已经不能很好地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了,物质激励必须与员工渴望的情感、荣誉、目标、行为激励等精神激励相结合,使员工得到感情上的慰藉、安全感和归属感,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实现企业目标.

(三)功利主义的激励措施

管子、韩非子都认识到人的行为的根本动力是追名逐利,因此直言不讳地提倡功利主义的赏罚理论.管子认为一般的人都有趋利避害的特性,所有的人,不分贵贱都是“得所欲则乐,逢所恶则忧”,“民予则喜,夺则怒”.追求功利是人的本性,要以利作为杠杆,激励人民的积极性,“得人之道,莫如利之”,“欲来民者,先起其利,虽不召而民自至”.为此,作为统治者必须善于给人以利益,满足人的物质需要.一旦人的利益或需要得到了必要的满足,必将激发更大的积极性,产生更大效益.但管子也不主张无限制地满足个人的私利,而要使个人利益的有所节制,否则国家就不好治理,而且对个人私利无所限制,则利益也就失去激励因素的作用.因为利益给予多,人们就不当回事了,即“万物轻则士偷幸”.意思是物价低,谋事易,则士人就苟且偷生.

法家激励理论同样适用于企业管理中.能否正确运用利益原则的激励作用,处理好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在激励中起着重要作用.人的求利思想是行赏有效的思想基础,也是企业家应该重视和运用的客观规律,并且要在实践中用好“利”这根魔棒,发挥人的潜能与创造力,与员工一起追求企业的最大利益,创造辉煌的业绩.如在企业的管理中,将工资、奖金与个人业绩挂钩,就可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在某些行业,对于脏、累、苦、险的第一线岗位,采取工资福利的倾斜政策,给予各种奖励,也能起到激励的效果.只要充分利用了利益的激励作用,就能激发起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智慧与创造力.

(四)赏罚分明的激励约束机制

韩非子把赏罚作为君主的二柄:“君以其言授之事,专以其事责其功.功当其事,事当其言,则赏;功不当其事,事不当其言,则罚.”主张赏罚分明、赏罚公正、赏罚必信、赏罚及时、赏罚有度、随时而变、因俗而动.只要激励得当,用好赏罚二柄,管理工作便比较容易开展了:“政之大纲有二.二者何也?赏罚之谓也.人君明乎赏罚之道,则治不难矣”.

中国古代的管理者善于利用法家的赏罚学说进行名利等方面的赏罚:好名者则赐爵赐号,喜官者则升官,贪利者则赐物;根据被管理者的过失或犯罪,进行不同的惩罚.现代社会中激励约束机制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引导人们思想及行为的有力武器.赏与罚是激励原则的法律化、规范化.结合企业管理来说,要制定好企业的各项工作考核指标和奖惩细则.工业企业的产品质量、原材料消耗、工时和成本定额都需要拟定科学的指标,作为考核和奖惩的根据.使各项措施成为人人可以遵循、人人必须遵循的圭臬,这样必然会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五)多种方法综合应用的激励手段

墨家的管理文化是融法、理、情为一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严之以法,多种激励方法综合使用,效果显著.一是赏罚激励.墨子认为,用惩罚和奖励的强化方法取得的效果比较明显.墨子从管理者的角度分析说:“凡我国能射御之士,我将赏责之;不能射御之士,我将罪贱之等凡我国之忠信之士,我将赏贵之;不忠信之士,我将罪贱之.”二是榜样激励.墨子认为,榜样激励是用管理者自身的良好行为激励下属.他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上行下效的作用.在《墨子・,七患》篇中讲到灾荒年为了节约开支,共度难关,管理者自减俸禄,灾情越重,俸禄越少.三是情感激励.墨子主张通过管理者的关怀和厚爱去感动下属,激励下属.四是荣誉激励,用荣誉调动将士的积极性.墨子通过各种激励方式,使墨家学派成为一个组织严密、纪律严明的学术团体和武装团体,具有非常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实行的是一种战斗型的团队管理,不仅注重完成任务,实现目标,而且上下同心,同生共死.《吕氏春秋・,上德》载:墨家巨子孟胜为阳城君守城,明知寡不敌众,仍恪守信义,与楚军力战而死,跟他同归于尽的弟子有一百八十三人,尤其是出城送信的弟子在完成任务后,义不容辞地返回城里,一同殉难.

人员的激励问题是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不仅体现着企业的管理水平,还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前景.处理得好的企业,士气高涨,员工工作积极,事业健康、稳步发展;处理得不好的企业,人心不稳,你争我斗,消极怠工,甚至恶意破坏,企业发展寸步难行,甚至会倒退.研究和借鉴墨子的激励思想对于现代企业经营大有裨益.

三、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实现科学的企业管理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许多要素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其中包含着许多被国人认为不能违背的人生价值、处世态度、理念追求等等.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已渗透、扎根于中华民族文化之身.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的管理思想能独霸历史的领先地位直到永远.当历史站在工业管理文明大门的时候,使人们越来越渴望用一种科学的管理思想和观念来解决当代经济发展中企业管理体制、结构、经营方式等各种新问题,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中的一些负面影响已成为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障碍,革除它们是当代企业管理者当仁不让的历史责任.因此,只有通过对我国古代管理思想的解析、组合和选择,扬弃、革新其中陈旧、落后的部分,才能创造出新的适合中国特色的科学管理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