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道德教育

点赞:28376 浏览:13086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给未成年人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与此同时,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在各种消极因素影响下,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面临一系列新课题.”[1]在网络大范围普及的新形势下,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尤其显得重要.目前,广大中小学开设了信息技术课,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教师和教学案例,在信息技术教学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重技轻德现象突出.

一、信息技术教学中未能有效渗透道德教育的原因

1.在教学目标上重知识技能,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素质目标.有些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往往将目标定位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上,注重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讲授,淡化信息技术道德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次的教育,认为学生只要懂得了、识记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与技巧就达到了教学目的,至于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否有所转变和提高,则不是教学的重点.

2.在教学方法上重讲解演示,忽视师生情感交流

目前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等.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教学方法单一,只注重知识的讲解、步骤的演示,过于依赖信息技术工具,弱化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有些教师甚至照本宣科,这种“电灌”的方式,无疑加大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忽视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个别教师由于不是专职的计算机教师,他们上课往往采用“放羊式”的管理,让学生自己打字、玩游戏,在这样的课堂中根本没有师生的情感交流,更谈不上学生的道德教育了.

3.在认识上忽视学科德育教育的作用

有些教师认为学校已经开设了思想品德课,在信息技术课上强调道德教育岂不是多此一举?其实不然,学科德育主要是指将道德教育渗透于各科教学中,从而实现各科教学与品德教育相融合的一种德育形式.赫尔巴特也曾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支持了学科德育的理论主张.从当前德育改革的趋势来看,学科德育有助于打破德育课程的专门化、知识化和灌输化,从而使德育成为各科教师在教学生活中的共同使命.

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有着其他学科所没有的优势,信息技术教学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可以模仿真实的道德情境、提供丰富的道德教育案例,把枯燥的德育内容形象化、生动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的道德情感和价值观的熏陶提供技术支持.

网络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互联网中海量的信息以滚雪球的方式激增着,而这些信息中不乏、暴力等低俗内容.分辨能力、自控能力差的小学生往往不能正确识别这些信息而沉溺于网络游戏,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影响身心健康发展.关于中小学生因沉迷网络游戏、浏览低俗网页,而造成生理、心理伤害的报道比比皆是.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使用者只有在良好的思想道德支配下才能发挥其正面的作用.小学生可塑性强,在接触信息技术初期,就应该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信息道德的教育,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融入道德教育,尤其是网络安全教育.

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道德教育实践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了如下道德教育的尝试:

1.认真研读教材,创造性地应用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载体,认真研读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结合学生的能力特点、学校的条件和当地的特色,寻求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力求让学生在掌握信息技术的情况下,受到别开生面的道德教育.如在讲授闽教版四年级下册的《制作精美书签》一课时,笔者根据当地盛产茶叶并且有悠久的白茶加工历史的实际情况,要求学生制作一张有关“福鼎白茶”的书签.对于白茶当地学生最熟悉不过了,但对福鼎白茶的历史文化、功能所知甚少.课堂上,学生通过网络查找关于福鼎白茶的资料,了解白茶的制作工艺.学生在得知福鼎白茶作为中国白茶的典型代表,入选“中国世博十大名茶”后,无不露出微笑,爱乡之情溢于言表.这节课学生不仅制作出了精美的书签,而且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福鼎的白茶文化,为家乡能够出产优质白茶而感到骄傲.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道德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信息技术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3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2.以节日为切入点,展开道德教育

每个节日都有其特殊意义,教师要以节日为契机,挖掘蕴藏于节日的德育内容,结合学生的能力特征展开道德教育.如在讲授闽教版五年级下册《浏览各类网站》一课时,恰逢在“清明节”期间,课堂上笔者组织开展了“网上祭英烈”活动,播放有关革命英雄的视频,组织学生浏览“中国文明网”,给英烈献花、鞠躬、留言.这节课学生不仅学会了浏览网页,文明上网,规范发言,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爱国主义精神,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3.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形式多样的道德教育

信息技术课中有许多关于多媒体应用的教学内容,如小报的设计、网页的制作、幻灯片的设计等,在讲授这些内容的时候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形象性特征,将德育内容融入到教学中.如让学生设计感恩父母的小报,制作有关爱家乡、爱学校的网页等,时刻对学生进行审美意识的培养,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的事物,这样当他们在网上遇到那些粗俗内容的时候,才能用正确的观点去分析信息、辨别是非、去伪存真[2].

4.提高个人修养,为人师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3].教师只有以身作则,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和道德素养,才能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为人师表.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教师对学生的这种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足见教师是学生道德教育的“活教材”,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道德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勒温等人研究了教师的领导方式和教师作风对学生反应和自我管理的影响.结果发现:教师以的态度对待学生,学生将向着情绪稳定、态度友好和具有领导能力等方向发展;教师采取专制的态度,易于导致学生的紧张情绪、冷淡、攻击性和不能自制;教师采用放任的态度,易于使学生向无组织、无纪律的方面发展.这说明教师的态度和作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品德发展[4].

因此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注意自己的形象,衣着得体、语言饱满、昂扬的态度都是学生所希望看到的;在课堂管理上,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明确教师是促进学生道德发展与成熟的引路人角色,积极营造的教学氛围,严慈相济,切忌采用“放羊式”的管理方式.

5.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良好的学习环境是道德教育的基础,学生只有在一个干净、整洁、舒适的电脑室里,才能安静地学习.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硬环境”,笔者要求学生每天对电脑室进行打扫,保持电脑室干净、通风.在电脑维护方面,定期对电脑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有问题的电脑,及时进行维护修理,确保每台电脑正常运行.同时也要给学生创造一个绿色安全的网络环境,目前很多网站上都有恶意链接、弹窗、低俗的广告内容,这类网站大都有病毒、恶意木马.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学生机安装了杀毒软件,有效地防止恶意木马、病毒对电脑的攻击;为了能够让学生安全地访问网页,安装了360安全卫士和360安全浏览器,并且下载了广告过滤规则,有效地过滤了许多低俗的广告弹窗,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具体操作方法:打开360安全浏览器,在菜单栏上找到“工具(T)”下的“广告过滤(A)”,在弹出的“广告过滤配置”窗口进行广告过滤强度设置,在“自定义”模式下点击“添加过滤规则”按钮,在弹出的“广告过滤规则”窗口中,根据需要下载相应的规则.

三、结束语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道德教育是一门复杂、丰富、意义深远的艺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每个信息技术教师只有不断地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展开别开生面的道德教育,才能让学生在掌握信息技术的同时,也受到道德教育的熏陶.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EB/OL].http://.chinalawedu./news/1200/22598/22615/22794/2006/3/we4539155742121360026380-0..

[2]刘如东.加强信息技术在德育中的作用: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第四小学信息技术道德教育调查[J].今日中国论坛,2005(11):88-89.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gov./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

[4]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