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改下中学历史教学的

点赞:30436 浏览:14271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在推行新课程改革的几年中,老师的教学观念、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历史课堂教学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背离了新课改的初衷.例如教学内容出现脱离教材、课堂合作探究形式化表面化、传统教学模式中好的东西不能很好继承的问题等.既要学习新课程改革的“形”,更要深刻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神”.

关 键 词问题;历史教材;合作学习;传统教学模式

在素质教育的推动下,课程改革在各地如火如荼的展开,新课改势在必行,不可阻挡.作为一名一线老师,通过几年的学习、实践,逐渐的改变了原来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对一些新课程的理念也逐渐的深入了解.新的教师观、学生观、教材观、教学方法观、评价观等在日常的教学中也能够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更多的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与参与者等这些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也逐渐落实到日常的教学中.但随着新课改的继续推进,对历史新课程改革中的做法有些困惑了.困惑之余,对几个问题谈一些浅显的看法.

一、课堂教学以教材为主还是以材料为主

教材是学生学习和老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但是在观摩学习的几节课里面,老师创设了很多新的情境,利用了新的材料,很少见到教材的影子,心里不免产生一点疑虑,历史教学的新课改不需要教材吗?不可否认,合理运用材料进行课堂教学,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及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历史课堂不应该脱离教材,而是应该充分运用教材.教科书拥有丰富的文字与图表资料,新课改的精神就是要教师实现“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理念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中充分运用教材,挖掘教材的资源,围绕教材设计问题,开展教学活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为教材文字简练,结论性的内容较多,所以,为了更好的实现重点与难点知识的突破,为了学生形成对历史事件、人物、现象的系统认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补充材料,作为教学的辅助材料,但应去粗取精,宁缺勿滥,合理使用.

二、课堂的合作探究学习应该怎样进行

新课程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突出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几年来,新课程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实施,这对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先表现出来的是合作学习形式化,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应该有组织、有准备的,不是学生围坐在一起就是合作学习,分成小组就是合作.合作不是唯一的学习形式,是否选择这一方式,要看它能否更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不能让活动泛滥.其次表现出来的合作学习很少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个体合作需要基础上的,在学生个体解决某个问题遇到障碍,苦思而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价值,才有成效.不是任何教学内容都要以合作学习的方式,所以老师需要思考哪些问题值得通过小组合作去完成,同时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三是教师的主导作用被忽视.老师在合作学习中要充当组织者、主导者、合作者的多重角色,老师不能把问题交给学生就完事大吉,要适时地进行指导,老师要走进学生中去,及时获得小组合作交流的信息.新课程强调在课程实施过程注重学生参与,开展必要的学生活动,所以我们要发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功能和价值,又要防止将其片面化;要根据知识特点和学生实际,扬长避短,并注重与其他学习方式相互结合.

新教改下中学历史教学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新课改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学位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三、新课改下如何对待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

新课改以前,中学历史教学已经有比较固定的教学模式,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传统的教学模式有被“全盘否定”的倾向.传统的历史教学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特别是重视老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考虑学生感受等弊端,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和深入,必然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改变课堂的传统教学法,这些弊端必须改变.但笔者认为,新课程改革下的历史课堂教学不应该对传统教学全面否定,而应该是发展与扬弃,好的东西我们应该继承.新课改重要的是教与学观念的变化,教学的方法、模式应该是多样的、灵活的.

四、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是因为思维从问题开始,创造力从问题开始,问题也是深入学习的起点.进行“问题教学法”首先要求学生发现问题,特别是针对性的问题.而这并非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绝大部分同学只习惯问“什么是等;为什么不等”等教材中没有交代清楚的问题,有的学生甚至提不出问题,只是做了知识的整理.(如:列出教材中的标题)主要是因为以前的应试教育重视的是学生的分数,学生已习惯去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对于新的学习方法一下很不适应.在这个时期教师就要让学生们不唯书、不满足和不局限于教材已有的结论,在预习教材的基础上敢于提出质疑,并产生一种主动探究历史真空的.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地寻找答案.这种自己质疑教师指导下探疑释疑的过程,能够使学生体验到历史学习的乐趣,并逐步学会用独立的见解来思考和判断问题,不人云亦云.

教无定法,学无定法,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历史课堂教学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既要学习新课程改革的“形”,更要深刻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