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轻视的逆反心理

点赞:15219 浏览:6898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如何引导学生在产生逆反心理时学会自我调控,对小学生以后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甚至是关键的作用,这也是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逆反心理的界定

逆反心理,是近年来我国教育实践中被人们关注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是指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思维模式在特定教育情境下所产生的与认知信息相对立并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反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它是与认同相伴的复杂心理现象,是一定社会关系实践的产物.

不可轻视的逆反心理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小学生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7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二、逆反心理的危害性

逆反心理过重或自己不善于自我调节,会带来过重的心理压力,引起心理障碍.对小学生来讲,还会造成感情失控,与家长、教师感情疏远,关系僵化.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听不进正确的教育和劝导,进而会酿成大错,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三、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产生和形成逆反心理的因素很多,既有小学生主体内部的心理和生理变化因素,也有来自教育环境及其他外部刺激的客观因素.

1.认知方式的变化.小学生接受教育过程中,随着知识经验的增加及认知方式的发展,思维视角已超越童年期简单和单一化的正向思维,向着多向思维方面发展.他们对事物和问题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对于越是禁止的事物,向往之情越为迫切,表现为越不让做的事情就越要尝试着做,如网上“未成年人禁止点击”的字样,对学生来说就非常具有吸引力,非点不可.

2.教育方法不当.学校是小学生成长的主要环境,学校教育方法的偏差是小学生形成逆反心理的重要因素之一.表现为教师教学方法呆板生硬,使学生对教育方式和教学内容产生反感心理;教师在施教过程中不考虑学生的心理感受,不了解学生的需求;教师处理问题不公正,评价不客观;教师在处理问题时原因不清,问题处理简单化、态度粗暴,甚至产生错误的判断和出现错误的处理结果,让学生对教师在情感上产生对立,进而形成我行我素、反其道而行的逆反心理.

3.家庭教育不当.家庭是小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是小学生最先接受教育的地方,一些家庭中不良的教育方式直接导致了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如“专断”的教育方法、父母感情不和或经常打架等.

4.受同龄群体的影响.小学生容易受同龄群体的影响,这是因为同龄群体不仅拥有共同的心理感受和需求,而且他们爱好相近,兴趣相同,最容易相互转化与感染.如果小学生同龄群体中的价值观念、行为倾向与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目的大体一致,置身其中的小学生心理就会正常、合理,相反就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5.受大众化传播及社会文化影响.随着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及大众传播事业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体对小学生的影响日益扩大,大众传播媒介和信息网络在家庭和学校基本普及,给小学生提供了学习、求知和接受教育的新途径,在信息选择、制作上因为追求大众化、新奇化,而忽视对小学生群体的保护,也带来了负面影响.

四、小学生逆反心理的教育措施

1.重视心理健康辅导,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生之所以产生逆反心理,主要是因为学生的认知与情感或者是认知与意向发生矛盾.为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心交心,换位思考,解开他们的心理症结,教学生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辩证地看待问题,改变他们对事物的片面认识.


2.加强情感投入,融洽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当教师让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可信时,学生就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尤其是对那些遇到挫折而对自己失去信心,并用怀疑、敌视的态度对待周围一切事物的学生更是如此.教师更要尊重他们,思想上不歧视,态度上不粗暴,感情上不厌恶,言语上少否定;要和他们做知心朋友,多谈心、多交流,用爱心去浇灌,使他们得到安慰和满足,这是消除逆反心理的有效方法.

3.客观评价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自尊和受尊重是生存的一种基本需要.得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是人的天性,小学生更是如此.学生一旦有了进步,就要及时地表扬,对于后进生,更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在全面充分地肯定他们优点的同时,再恳切地提出要求和希望,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潜力,进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4.树立正确导向,消除不良影响.面对社会上的各种文化现象,小学生往往还未具备正确认知能力和辨别是非真检测的能力,往往追求盲目的模仿.因此教师要及时、有效、准确地把握这些问题,深刻分析问题实质和其中的合理成分,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认知,避免盲目的追随.

只要教师能做到持之以恒,长抓不懈,深入探究,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形成合力,工作就一定会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会使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猜你想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