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英语语法教学的再认识

点赞:24045 浏览:10861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新课程背景下英语语法教学的要求,强调了语法教学的重要性,以期提高人们的语法意识,提高语言的流利性和准确性,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关 键 词:新课程;英语;语法

【中图分类号】G640

引言

2001年,我国教育部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将"倡导任务型(Task-basedLanguageTeaching,简称TBLT)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写入了实施建议.有些教师没有理解任务型教学,错误地认为任务型教学就是不教语法了."新课标只说要改变过去一味强调语法知识、或者过于单纯地脱离语境传授语法知识的这些做法,这并不等于不要教语法了.语法不仅要教,而且还要进一步强调学习语法的作用"1.由此可见,新课程标准更加强调了语法学习的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要求我们重新思考语法教学的方法.一、新课程对英语语法教学的要求(1)语法教学目的方面

新课程背景下英语语法教学的再认识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语法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硕士学位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7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传统的语法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语法形式,重点是语言结构的讲解和操练,关注的是学生能否掌握结构形式的变化;新课程语法教学的目的是语用,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强调语言的功能而不是语言的形式;强调语言在实践中的应用.语法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将语言的形式与意义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学生能准确运用语言进行有效交际的目的,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记住一些语言规则.(2)语法教学内容方面

新课程语法教学的内容包括语法的形式、意义和用法.传统的语法教学重点放在形式上,而忽视用法.新课程重视培养学生应用语言形式的能力,要求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以口头和书面语形式练习所学知识的各种交际情景,组织各种与学生将来需要和真实生活相贴近,用于交际活动的教学材料,给学生提供多种练习机会,既练习语言形式,又在此基础上领悟和实践语言形式所表达的意义,引导学生从表达需要出发,从观察语言形式入手,关注语言形式的表意功能,帮助学生把基本英语知识转变成语言能力,再把语言能力转变成交际能力.(3)语法结构呈现方法方面

新课程倡导改变教学和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探究能力,反对单纯知识传授式的教学方式和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语法教学中,新课程尽量使用归纳法,提倡在语境中训练和呈现语法结构,在过程中学习,培养语法意识.让学生在理解语言的前提下,在语境中先接触这个语法现象,为了表达语意和交流的需要,用一些语法结构来实现这个目的,体验这些语法结构在语境中的使用,学生通过对多个例子的观察,在理解的基础上分析归纳出语法规则,然后由老师进行补充和总结.而传统的语法教学一般采用演绎法呈现语法结构,即由教师先讲解语法规则,告诉学生语法形式,并解释该语法形式所表达的意义,然后根据规则造出句子.(4)语法练习形式方面

语法教学不是单纯的语言知识传授,它同时也是一种技能的培养.学生只有准确、有意义和得体地运用语法形式表达思想、观点、态度和情感等,才能达到语法学习的目的.传统的语法教学练习形式单一,多为缺乏语境的机械练习.新课程语法教学的练习形式丰富多样,涉及听、说、读、写多种语言技能,注重有意义的练习和交际性的应用,既练习形式的掌握,又在此基础上领悟和实践语法形式的表达作用.语法教学必须体现"发现探究、实践运用、任务型活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新课标的新理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去实现任务的目标.当他们解决语法问题时,也关注目的语意义,在交际中提高语法意识.

由此可见,新课标对语法教学的要求体现了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念.语法教学的目的是语用,语法教学的内容包括语法的形式、意义和用法,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它的教学大纲是任务型的,任务的内容与学习者目前或将来的需要有关.教师对形式以任务优化英语语法教学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语法表达思想,提高有关语法的交际活动,促进语法学习.把语言形式教学融入到交际教学的方法有利于语言知识向语言能力的转化.二、新课程背景下英语语法教学原则

本论文借鉴了龚亚夫、罗少茜(2006)提出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原则:形式与意义结合的原则;真实性原则;循环性原则;任务相依性原则;做中学原则;扶助性原则;互动性原则.根据语法教学特点,提出语法教学原则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语法教学语篇化、情景化

语法教学必须在大量丰富、真实的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只有让学生接触大量的真实的语言材料,才有可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语法意识,使外语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教材,创设生动的、与其生活相关的任务活动,为学习者提供沟通思维、扩展思路的机会;教师选取真实的语言材料,让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景中体会和学习语言,即语法在情景中呈现、在情景中操练、在情景中使用.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产生真实的体验,达到语法教学的语用性目的,从认知的角度为活化语法教学打下基础.(2)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原则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倡导者认为,语言的形式和意义是紧密结合的.教学活动应当既有利于学习者学习语言知识,培养其语言技能,又要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虽然任务教学法不以语言结构的练习为学习目的,但鉴于目前我国英语学习环境特点,应当将语言形式、功能、任务三方面结合起来2.学习者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既掌握语言知识,又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在设计任务时,要注重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语言形式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任务的训练来理解语言的功能,并能运用在交际活动中.


(3)循环性原则

语法是语言规则系统的体现,循环性原则要求语法教学按照语法的逻辑关系、学生认知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的语法知识和技能形成完整的体系.一个语法项目往往有很多内容,不能一下子全塞给学生,要在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渐进地交给学生.因此,要注意所呈现的语法知识的条理性,对语法项目的教学要从低级到高级,由浅入深,多次循环.教材编者和教师应根据当代英语语言发展的特点选择频率高、实用的语法项目,选择能够反映当代英语语言规则的教学语法,注意语法知识点之间的连贯性,分清主次,突出重点,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4)多样化原则.在英语语法教学中,教师如果只讲一些抽象的语法规则,学生会感觉到枯燥无味,甚至对语法学习失去兴趣.因此,教师要注意语法教学方法和技巧多样化,对于不同类型的项目采用不同的讲练方法,如归纳与演绎相结合,显性与隐性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的电教手段相结合,语法与听、说、读、写活动相结合.或者用不同方法去阐释某一语法现象、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其语言形式及其功能.如,通过例句、图画、图表、身体语言等带动学生互动,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语法真正怎么写作于交际.也可以把要讲解的语法知识制成多媒体课件,以直观、生动、形象的方式来吸引学生.语法教学揉合各种方法和多种途径,以达到语形、语意、语用的有效结合.(5)互动、合作原则.互动性反馈的语法教学是利用协商和修改策略,如指重复、请求解释、检查确认等形式,使学习者以明示或暗示的方式注意目的语中的语法结构.当人们相互交流时,输入和输出可以达到最佳状态,同时增加了输入和输出的机会,不仅提高使用语言的频度,而且,互动时学生可以学会在各种情形下使用不同语言表达的方法和技能,使学生学会创造性使用语言.通过互动反馈,让学习者以显性或隐性的方式注意目的语中语法的形式,可以使学习者有意识地注意到语言形式或语用的问题,促使他们有目的地调整矫正语言输出,以便准确地说出可理解的语言.(6)语法教学交际化.语法教学不应是脱离语境的抽象的语法规则的讲授,而应是以运用为目的的教学.语法教学应该进行言语交际实践,注重语法的实际应用,使语法规则与其交际意义相结合,以便学习者既能了解语言形式又能掌握其意义和功能,从而学会正确、得体地使用语言进行真实交际.因此,在语法教学中,教师应该把交际性与实践性原则贯穿在整个语法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大量使用语言的机会.学生是任务的完成者,因此,在设计语法任务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充分结合自己的已有知识,通过对话交流等学习活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新知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任务的设计应始终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活动来学习语言,让学生为了预定的学习目的去展开有意义的语言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不是不教语法,而是要更加重视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新课程倡导任务型教学理念,新教材中有大量的贴近现实生活的活动内容,以一种生活化的学习程序,让学生通过感悟、体验、实践来获得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实现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我们应该充分考虑中国学习者的特点以及外语学习的环境,采取具体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提高语法意识,加强语法教学,参考文献[1].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于勇,"以形式为中心"的任务教学法与我国外语语法教学[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5月第24卷第3期.[3]程晓堂,高洪德主编.理解与实践高中英语新课程-与高中英语教师的对话[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76页.[4]程晓堂,刘兆义主编.初中英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M].2008年版,第41页.[5]高远.增强语法意识.加强语法教学--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6年3月第6卷第1期.[6]程建平.中学英语语法教学地位的变迁及思考[J].基础英语教育,2007(3).[7]戴炜栋,陈莉萍.二语语法教学理论综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2).[8]鲁子问,康淑敏.英语教学方法与策略[M].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版,第72页.1程晓堂,刘兆义主编.初中英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M].2008年版,第41页.2鲁子问,康淑敏.英语教学方法与策略[M].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版,第7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