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目标视角下的儿童旅游价值评价

点赞:29478 浏览:13408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以学前教育目标为指导,通过对专家进行问卷调查构建儿童旅游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确定各指标权重,最终得出单项指标分值,从而实现对儿童旅游价值的客观评价,为儿童旅游产品开发策略提供了新思路.

【关 键 词】学前教育目标儿童旅游价值评价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C-0166-03

广义的学前教育是指对胎儿至进入小学前的儿童进行的教育、组织的活动和施加的影响,包括胎儿教育、婴儿教育、幼儿教育三个阶段.然而,根据我国1996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总则第二条中的规定:“幼儿园是对三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本文所指的学前教育是指对3至6岁儿童进行的幼儿教育阶段.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迅速发展,教育部等部门(单位)2003年颁布的《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幼儿教育对于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普及义务教育,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随着我国人均GDP的增长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本文所研究的儿童群体已逐渐成为我国旅游业的新宠.因而,在学前教育目标的指引下研究儿童旅游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可为儿童旅游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一、学前教育目标与儿童旅游

对于学前教育目标,学界目前没有统一的定论,各学者的观点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是,经过对现有文献的深入分析和归纳,各位学者提出的学前教育目标虽有差异,但也存在共同点,本文在前者研究的基础上,将学前教育目标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是认知能力,包括自我身体的认知、自我情感的认知、自我保护的认知、自然环境的认知;二是社会交往能力,包括团队合作的能力、解决困难的能力、互相沟通的能力;三是学习能力,包括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四是运动能力,包括身体协调的能力、实际操作的能力;五是创造能力,包括想象力、模仿力、表现力.为此,笔者认为儿童旅游的发展应该以学前教育目标为指导,设计出能够有助于实现全部或部分目标的儿童旅游产品,使旅游者在旅游的过程中能够得到锻炼、充实和提高,将儿童旅游的价值实现最大化,以推动儿童旅游的良性发展.从而,在学前教育目标视角下的儿童旅游价值将成为儿童旅游产品设计的重要依据,其实现程度直接影响到儿童旅游产品的质量本身,因此对儿童旅游价值进行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二、学前教育目标视角下儿童旅游价值的评价方法

(一)儿童旅游价值评价的技术路线.儿童旅游价值评价的技术路线包括:构建儿童旅游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确定评价因子的权重;获取评价因子的评价值;计算分析评价值.通过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结合专家问卷调查的方式确定评价指标,从而构建指标体系框架,再通过数学方法计算得出每个指标对实现学前教育目标的影响力大小百分比,并确定其权重.

(二)儿童旅游价值的调查问卷说明.本问卷是根据学前教育目标涵盖的内容,结合儿童旅游自身的特点,在前辈学者们的研究基础及综合有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之上,选取了15个指标作为主要调查内容,并采用5分制降序方式,即5为很好,1为很差.另外,问卷还包括被邀专家的基本信息,即性别、年龄、职称、从事学前教育的年限.本次调查共邀请了10位学前教育专家,其中男性占40%,女性占60%;中级职称占40%,副高级职称占30%,高级职称占20%;从事学前教育年限10年以上者占30%,3至10年者占60%,3年以下者占10%.笔者于2012年1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发电子调查表的形式,邀请10位专家完成问卷,回收率100%.

(三)构建儿童旅游对实现学前教育目标价值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构建是将儿童旅游价值(A)分解为五个准则,即培养认知能力(B1)、培养社会交往能力(B2)、培养学习能力(B3)、培养运动能力(B4)、培养创造能力(B5).根据指标自身属性,将上述15个指标匹配、组合到五个准则层中去,这样就构成一个由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三个层次所组成的指标体系框架.然后根据如下公式,利用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出每个指标对实现学前教育目标的影响力程度百分比,即指标权重.

学前教育目标视角下的儿童旅游价值评价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学前教育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电大毕业论文、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1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在公式Si等于×%中,Si表示第i个指标在儿童旅游对实现学前教育目标价值评价体系中的百分比,Xij表示第i个指标在第j个样本中的得分,n和m分别表示指标数(15)和样本数(10).计算结果按各因子降序排列见表1.

(四)儿童旅游对实现学前教育目标价值的综合评价.由于各指标是从不同方面反映学前教育目标的状况,为了得出更加准确、客观的评价结果,就应该进行综合评价.本文采用加权综合指数法,其基本数学模型为:E等于QiPi.

在公式中,E表示景区旅游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值,Qi表示第i个评价指标的权重,Pi表示第i个指标的评价分值,n表示评价指标的数目(15).将调查问卷统计结果的相关数据代入综合评价值数学模型,所得结果如表2所示.

(五)儿童旅游价值评价结果分析.根据表2可以得知,儿童旅游对实现学前教育目标的价值综合评价值为4.09,占满分5分的81.8%,表明在学前教育目标的视角下,儿童旅游对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具有极高的价值.其中,培养社会交往能力分值最高(1.07),说明专家普遍认为旅游可以为学前儿童创造优质的社会交往环境,能为增强学前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给予极大的推动作用.结合表1可知,相互沟通的能力的评分值为4.9,位居15个指标中的第二.说明旅游在培养学前儿童社会交往能力上更有助于增强学前儿童的沟通能力.由于学前儿童的出游行为必定是在一个团体中实现的,他们的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都会直接或间接受到团队成员的影响,如果要取得令人满意的旅游效果,其必须学会与人进行良好沟通.其次是培养学习能力(0.82),说明旅游有助于开拓视野、开发智力、开创思路,能够较好地激发学前儿童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更好地接受新事物,获取新知识.再次是培养运动能力(0.81),这与旅游活动本身的特点联系紧密.“行”作为旅游六要素之一,在旅游活动中标志着旅游者的空间转移,伴随着这个过程,必然会涉及旅游者身体运动机能的发挥,尤其参与性、体验性强的旅游活动,更是有助于增强旅游者的身体协调性,锻炼动手动脑能力.结合表1可知,身体协调的能力的评分值为5,位居15个指标中的第一,得到了被访专家的一致肯定,更好的说明旅游在培养学前儿童运动能力方面极具价值.接着是培养认知能力(0.78),说明旅游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前儿童可以认识到自己在生理、心理上与别人的差异,自己与自然的关系,并且激发潜在的自我保护意识.结合表1可知,自然环境的认知的评分值为4.2,反映出亲近自然的旅游方式为学前儿童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热爱自然提供了绝佳机会.而自我身体的认知的评分值仅为2.7,表明旅游对学前儿童认识、了解自己身体方面的作用并不明显.最后是培养创造能力(0.61),表明旅游对于培养学前儿童创造力的作用相对最弱,但由表1可知,想象力、模仿力和表现力的分值分别是3.9、3.5和3.0,差距较大.综上所述,旅游在培养学前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学习能力和运动能力方面都极具价值,尤其在锻炼身体协调性、增强沟通和实际操作能力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培养自我身体认知、情感认知、表现力、模仿力以及自我保护认知方面相对较弱.根据表1,笔者按照15个指标的评分值将儿童旅游价值分为三个层次,见表3.


三、儿童旅游产品开发思路

根据以上评价结果,得出儿童旅游产品设计应以学前教育目标为指导,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开发,以此增强旅游对学前儿童健康成长的推动力,实现儿童旅游价值最大化,具体开发思路如下:

第一,利用“白色”价值,丰富产品种类.旅游对培养学前儿童的身体协调、沟通、实际操作和团队合作能力效果显著,产品设计应该注重这些价值的充分体现,使产品内涵由观光的单一化向体验的多样化转变.结合学前儿童的生理特点,以游戏为形式,以任务为主题,以角色扮演为特色,根据儿童性别、兴趣设计出能够由儿童独立或与同龄人合作完成的旅游产品,可(下转第178页)(上接第167页)分为温馨类、探险类、技巧类、益智类等.

第二,激活“灰色”价值,优化产品内涵.旅游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培养儿童解决困难,认知自然,获取新知识、语言表达和思考力,产品设计应该深度挖掘这类价值,使“灰色”价值转变为“白色”价值.结合学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对同一产品进行梯度开发,遵循由难到易、由简到繁的原则,增强产品的挑战性.同时,注重旅游产品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在探秘自然的过程中获取新知识,开发诸如野外生存为主题的产品,以此激发儿童的求知欲、好奇心,思考力和表达能力.

第三,开发“黑色”价值,创新产品设计.旅游在培养想象力、模仿力、表现力、自我情感的认识、自我保护的认知和自我身体的认知上相对较弱.因而旅游产品开发应该创新理念,设计出以家庭或家庭联盟为单位的群体旅游产品,增强项目参与者的年龄、性别差异,创设一个相对复杂的团体,从而提高儿童的自我认知能力.同时,增大项目可操作性的难度,适当设置障碍,提高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将亲子项目纳入其中,以成人行为为榜样,带动和引导儿童行为的产生,从而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模仿力、表现力.

【参考文献】

[1]刘莲兰.柯蒂斯论学前教育的七大目标(上)[J].外国教育资料,1988(5)

[2[刘莲兰.柯蒂斯论学前教育的七大目标(下)[J].外国教育资料,1988(6)

[3]张国平.瑞典、芬兰、丹麦三国学前教育目标比较研究[J].当代学前教育,2010(6)

[4]崔松鹤.亚洲国家学前教育的比较[J].教育探索,2002(1)

[5]万绪才,等.基于旅游者的城市旅游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南京与苏州两市实例分析[J].经济地理,2003(1)

【作者简介】徐伟玲(1982-),女,陕西人,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硕士.(责编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