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命题原则与押题路数

点赞:5726 浏览:1994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曾与同事戏言:高考题的最大特点就是具有不可预知性.命题者与押题人玩的是猫鼠游戏,不变的考纲万变的考题,押中考点已属大成,而押中考题则几无可能.因此,那些吹嘘高考题命中率如何怎样的机构或个人,在我看来当属夸张的商业炒作或张扬的个人学术功利炒作,不足信;况且以猜题押题为决胜高考法宝的做法,其本身就是妄图以技巧取胜而非以实力见长,虽胜犹辱,不值褒扬.但现实是国家考试中心有命题组,地方社会却有若干高考试题研究室,庞大的团队或个人都在殚精竭虑力争成为押中考点考题的幸运者.作为一位新高考模式实施以来即连续主导高考地理备考复习指导工作的一线教师,我当然不会是猜押考点考题的例外.只是,既猜押,就当尽可能猜中考点,押到考题.在这里,我愿与各位同道交流猜押心得.

高考地理命题原则与押题路数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自然地理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6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考什么?不考什么?怎么考?是命题押题双方必然深入研讨的课题.考试大纲(课程标准)规定了考什么,历届高考真题明示了怎么考.在精研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和近年高考真题的前提下,结合高考命题所必然遵从的原则,押题方自然能摸索出些押题路数:

1、循“公平性原则”的押题路数

每年7-8百万考生共同面对的高考,考题的相对公平是命题工作的基础考量之一.


(1)区域公平――厚此薄彼的区域不考

中国区域差异大,考生的区域认知程度差异显著,考生所在区域或邻近区域一般认知度高.因此,高考区域选择原则上要:A、回避考生所在地,B、大纲(课程标准)卷考区当更多关注单例命题省市区,C、世界区域当与国内同考卷考生所在的不同区域均有较大差异.

(2)问题公平――厚此薄彼的问题不考

环境污染、工业区位、城市化问题、电子商务、沿海开发等有利于城市考生;生态破坏、三农问题、农业区位、山区开发等有利于农村考生,若考点过细就有失公平.

2、循“保密性原则”的押题路数

高考试题的命制、印刷、分装、运储等诸环节均为绝密,但可以从公开披露的信息中筛选有效信息并予以整合加工重组.

(1)高考调整信息.改革方案(统考单列考)、科目设置、考纲变化、招生规模等.

(2)命题组成员构成信息:成员的增减变化,成员的(籍贯、履历、专业特长、个人偏好、学术专著等).因为无论怎样刻意掩饰,考题都将兼有个性化特征(水文专家编爱考水文).

(3)命题组成员学术活动信息:调研、研讨、交流等活动的主办方的主题、时间、地点,主要参与群体或个人、学术成果等,往往是试题变化的风向标.

(4)命题组成员行踪信息:封闭命题前的集训、旅行等.身临其境换位思考,考题的出处、考点、考向与其行踪可能就有直接关联.

3、循“选拔功能性原则”的押题路数

高考的选拔功能要求考题必须具有足够的信度、效度、区分度,直白说就是知识能力水平高者得高分,不出现高分低能或高能低分的现象,是故:

(1)过易题不考,均得分,无区分度;

(2)陈题不考,无信度、效度;

(3)过难题不考,均不得分或均猜得分,无信度、区分度;

(4)过热区域或过热问题不考,关注度高,无区分度;

(5)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试题难度总体下降,高难知识板块考查的可能性大幅下降,可做大胆取舍,如“宇宙环境”多年未考;

(6)高考地理往往回避热点考冷点,回避核心化区域考边缘化区域,回避正常考异常.如此命题区分度高.

4、循“主干性原则”的押题路数

近些年高考地理试题总体无偏题怪题,虽情景设置新颖,设问方式开放,但角度不刁钻,均为考试大纲(课程标准)明确规定的主干知识.鉴于此,“降低难度,夯实双基,强化训练”是普通高中应对高考的普适策略.高考考的就是主干,已经明示,无需猜押.例如云南,云南的经济社会文化教育水平决定考生上重点、名牌大学的比例很有限,就省内绝大多数地区的绝大多数考生而言,绝大部分的高考复习巩固训练资料明显过多过难,事实上绝大部分考生能充分用好课程标准,达到省水平测试80分水平就足矣!好高骛远,适得其反.

5、循“能力立意原则”的押题路数

地理高考试题立足能力立意.知识是能力载体,四大核心地理能力均离不开知识,但仅有知识,肯定不能赢得高考,那种传统上认为靠背诵记忆即可得高分的观点是不与时俱进的.必考能力点:

(1)图文信息的获取和解读;

(2)知识的调动和运用:[自然地理“成因分析”中的“异常分析”;人文地理“区位分析”中“区位优劣势分析”;区域空间定位及区域分析(区域特征、区域差异、特征及差异的原因)];

(3)地理事物、原理、规律的描述与阐释;

(4)地理问题的评价与反思.

6、循“科学性、准确性、规范性、可操作性原则”的押题路数.

一般而言:

(1)学术界无定论的问题不考,如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成因,全球气候变化原因等;

(2)地理事实与地理原理不符,而命题者对地理事实又缺乏准确把握的区域问题不考;

(3)主观答题范围指向过于宽泛的问题不考,如“归纳某区域的环境特征”;

(4)制卷、答题、评卷可操作性差的问题不考等.

7、循“不易被猜度原则”的押题路数.

命题者力图“瞒天过海”,做到“意料之外”.

押题者力图“拔云见日”,做到“意料之中”.

情景设置新颖、命题立意深刻、设问方式开放、角度刁钻、出奇不意、超常规违常态、变不可能为可能等恐怕是命题者的避免被猜押思路.押题者逆向思维,不定会有惊喜.

最后,借古人孙子警句共昭你我他:

备周则易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阴,则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