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增强素质

点赞:22019 浏览:10391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学校体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体育教学要从思想品德教育,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审美能力的培养,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发展学生的特长等方面贯彻并落实素质教育.

【关 键 词】素质教育;体育教学;方法探讨

发展体育,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过程,是对人体进行培育和塑造的过程,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一个重要方面.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并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怎么写作.

学校教育中的素质教育,不仅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体育教育,而是以有效的教育手段,对人的素质的形成、发展施加影响的一种教育.这是使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和培养体育的参与意识和能力的一种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当前,学校开展的阳光体育活动、大课间活动,无疑都是为了增强学生体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然而,各地出现的学生自身伤害事故无不令人担忧,体能健康作为素质标准之一,又如何评判?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具有其它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体育,增强素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素质教育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硕士毕业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0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一、强化体育道德,落实情感目标

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品质,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具有勇敢顽强、团结进取、活泼开朗的精神面貌,让学生养成维护道德规范、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体育教学的思想品德教育要结合课的内容的传授进行,要细心构思巧妙安排,引导学生去感悟,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二、培养体育意识,增强体质健康

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主,学生没有自由表达的机会,总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练什么,从而使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冷淡,甚至厌倦的心理,这就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生的活动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让学生做体育学习的主人,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教,是为了不要教”.因为体育教学要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与体育能力.如:我们在耐久跑教学时,除了教学生跑的技术还要教给学生如何控制跑的速度,掌握间歇时间,如何缓解“极点”,以及跑后如何消除疲劳补充营养等.使学生既锻炼身体又学知识,并且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实践,去探索,形成他们自己的锻炼能力.

三、深化美育因素,培养审美情趣

体育教学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美育内容,教学过程自始至终都贯穿着美的教育.体育运动中的美主要由“身体美”和“运动美”两部分组成.身体美是人类健康的身体所显现出的美,它是由机体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综合显示的健康美.运动美是人体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美,它包括动作美、环境美、行为美、竞技美、器材美等.作为中学的体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应把主要任务放在增强体质、塑造美的体型,促进机能完善,帮助学生形成对身体的正确审美观念,培养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体育教师是教学中美的引导者和传授者,教师本身的活动就成了学生的审美对象.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要言教身教,而且身教重于言教,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要具备美好的心灵、高尚的情操、文明的语言、诚恳的态度、优雅的态势、整洁的仪表及精湛的教学艺术,为学生树立美好的形象,做到自身形象和教学内容的统一.

四、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认真了解和研究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平等的教育,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接受能力、个性差异、隐性适度地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生理的需求,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制定教学计划及教学步骤要适宜,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始终处于通过努力能摘到果子的发展区.教师不仅要关心优秀学生,更要关心后进生,要对每一个学生负责.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标准要求,对优秀学生应扩充内容、增加练习难度、提高要求,并对他们进行超前教学;对后进生进行个别辅导,在练习方法、难度上进行简化,但在练习次数上和时间上进行强化,给他们以信任和勉励,加倍关心他们的学习进步,哪怕微小的进步也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使他们获得不断进步的信心,激发他们的自尊心和上进心.我们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学生更多地获得的是体力和技能,而明显缺少的是对原理的理解和情感上获得的成功感和愉悦体验,也就是说在“懂、会、乐”这三个体育效应中,“懂”和“乐”是薄弱环节.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必须在“懂”和“乐”上下功夫.教师要根据教材情况,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让学生动起脑筋,边想边练;练好了,也明白了.“懂”了原理,学生就可以在以后的体育实践中举一反三.教材有相对枯燥和相对趣味之分,相对枯燥教材教学时,教师运用教法要力求新颖,使学生的情绪不断变化.在学习中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使学生对枯燥的教材教学不是苦学,而是“乐”学.这样学习兴趣高,学习效果好.

五、丰富体育活动,发展学生的特长

方兴未艾的群体运动,不但成为社会交往的新方式,也成为享受生活的新时尚,还是人们自我减压,维持身心健康的不二法门.

素质教育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是有效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的过程.体育教学的完整过程,应包括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的教学不是传授体育知识和技术,而是引导学生根据计划、要求、自身兴趣、爱好进行各种体育活动项目的练习.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提高个人、集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及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所进行的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和竞赛.教师在必要时进行示范、指示、辅导、总结.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应采用选择性自由组合的形式.根据学校现有的条件、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打破原来的班级分组,实施年级分组开放和实施一些普及性和兴趣性较强的体育活动项目,采用单项俱乐部制.各俱乐部由有体育特长的学生负责,为学生提供有选择的练习手段、练习难度、练习伙伴,创设自主练习的氛围.培养学生自发自主进行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使学生充分理解参加体育活动的必要性,结合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建立良好的体育生活态度,并获得人际关系需要的满足,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