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教育生态学评析

点赞:10344 浏览:3662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教育生态学是一门教育学与生态学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新兴学科.本文运用教育生态学中的限制因子定律、耐度定律和适度原则以及生态位原理等的基本理论,评析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蕴含的顺应时怎么发表展的教育生态学理念,旨在更好地理解《大纲》,为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启示.

关 键 词:教育生态学;《大纲》;英语教学;英语专业

中图分类号:D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5-0270-02

一、引言

自20世纪60年代人类面临一系列环境问题以来,生态学已成为一门基础学科越来越备受关注.随着生态学的不断发展,其他学科与之相结合形成了许多新领域,教育生态学便是其中之一.21世纪在提倡可持续发展和和谐社会等生态化环境下,教育生态学适应了时代的发展,将生态学的基本原理运用于教育学中,是一种新的先进性理念.进入生态化社会的21世纪,我国于2010年颁布了第一个教育规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同时也为教育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文件指出要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分别对教育的不同阶段提出了发展要求及其方向,字里行间蕴含着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态学理念.英语专业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则为英语专业的指导性纲领文件,其制定是为顺应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英语专业必须对落后的培养人才模式进行改革而形成的.笔者将用教育生态学的原理来评析《大纲》中所蕴含的先进性生态化理念.

二、教育生态学研究概述

教育生态学是一门将教育学与生态学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新兴学科.本学科兴起于西方,由美国哥伦比亚劳伦斯克雷明(Cremin,L.A.)于1976年在《公共教育》(PublicEducation)一书中正式提出“教育生态学”(EducationalEcology)这一概念.1990年,吴鼎福与诸文蔚合编出版了我国大陆第一本教育学专著《教育生态学》.当今教育生态学仍处于发展阶段,是一门很年轻的学科,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教育生态学在外语教学研究方面并不成熟,语言学家运用教育学的原理主要是进行宏观层面研究,微观层面较少.其特点是对构建生态化课堂相关研究较多,而研究对象主要为公共外语的大学生,但用教育生态学的理论来解读纲领性文件的并不多见.纲领性文件对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语言学家Nunan在1988年提出大纲是关于计划、实施、评价和管理的管理教育项目,从中可以体会到大纲的重要性[1].2008年谭伟主要从适应性、主体性和可持续发展性三个方面论述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所蕴含了先进性教育生态学理念[2].《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是教育部颁发的公共外语教学的指导大纲,其中蕴含着教育生态学先进理念.2012年陈玲和唐卫红从生态化课堂教学模式的特征、生态化课堂教学环境的营造以及生态化课堂教学策略三个方面分析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生态学内涵[3].笔者将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大纲》所蕴含的先进理念,丰富了教育生态学在英语专业研究理论指导文件方面的研究,同时为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大纲提供建议,以期对英语专业教学改革有一定的启示.

三、教育生态学原理的体现

(一)限制因子定律

1840年,德国化学家李比希(Liebig)研究了各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他的发现被后人称之为“李比希最小因子定律”.其基本内容是“谷类作物的产量通常不受它所大量需要的营养元素的限制,反而受那些只是微量需要的原料的限制,只要稍微加入所缺的微量元素,产量马上就会明显地提高,这说明某些微量元素成了作物增产的限制因子”[4].经过多年研究,当这个定律不断完善和拓宽后与教育学相融合便形成了教育生态学中的限制因子定律.

随着教育生态学的不断发展,将限制因子定律进一步运用到外语教学,来指导外语教学的改革.英语教学的改革就是找出限制因子,并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把遇到的限制因子变为非限制因子的过程,从而使教学和谐运行.

《大纲》的培养目标指出:“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5]培养目标的制定是根据《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中提出的外语专业英语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若干意见》指出,外语专业教学的问题,即“五个不适应:思想观念的不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不适应;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不适应;学生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的不适应;教学管理的不适应”[6].这五个问题就是影响英语专业教学的限制因子.《若干意见》中提出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五个方面的要求为《大纲》的制定奠定了基础.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等限制因子的发现,到《大纲》的培养目标的制定,就是变限制因子为非限制因子,从而使专业英语教学呈现可持续发展.

(二)耐度定律和最适度原则

1911年,基于最小因子定律的基础上,美国生态学家谢尔福德(Shelford)提出了耐度定律.他认为“生物不仅受生态因子最低量的限制,而且也受生态因子最高量的限制.这就是说,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就是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其中包括最适生存区”[7].生态理论中发现,在生物产生影响的各种生态因子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互影响,当该生物的温度和适度达到适中时,该生物的适合度达到最大.当这一定律运用到教育学中时,这里的“最适生存区”也就是教育生态学中的最适度原则,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就形成教育生态学中的耐度定律和最适度原则.


在英语专业教学中,学生的承受能力和耐受度是有限的,学习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揠苗助长.如果超过负载能力,则对教学的正常进行和学生的身心健康都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要做到符合耐度定律的量力而行,同时把握好最适度原则的“度”.英语专业教学课程设置上体现了教育生态学的耐受定律和最适度原则.《大纲》提出:“根据英语专业教学规律,一般将4年的教学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阶段(一年级和二年级)和高年级阶段(三年级和四年级).”在英语专业大纲课程的设置中,将教学过程分为基础阶段和高年级阶段,正是根据学生的耐受性和适度原则的生态学原理,来制定的不同阶段设置的不同任务,从而顺应学生的发展规律,使教学能够合理有序的顺利进行.人为地制定出超过或者不及学生应有的“度”,所得的结果就会事与愿违,产生不良或相反的影响,其中就蕴含着教育生态基本理论.

(三)教育生态位原理

关于生态位的内涵,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而得以补充和发展.怀塔克(R.H.Whittaker)于1970年对生态位定义作了概括.他指出:“在一个群落中,每个物种都有不同于其他物种的时间、空间位置,也包括在生物群落中的功能地位.”生态理论中发现,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总是占有一定的空间和资源.当生态位这个概念运用到教育生态学中,可以表示为“适当的位置、称心的职务、适合与人的兴趣、能力的环境或活动,生活的定位等”[8].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教育生态学评析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英语教学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9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英语专业教学是教育生态学的一个子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每个生态因子都有自己相应的生态位.在教育生态个体、生态群体以及生态系统三者中,生态位的主体是没有种群之分的,它们都有自己的生态位.明确的定位有利于学生与老师对自我在教学过程中地位的认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在《大纲》教学方法中提出:“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在专业英语教学这个生态子系统中,老师和学生是子系统的各个生态因子.子系统里每个生态个体内部以及各个生态体之间都有着自己的生态位.《大纲》对学生和老师在教学中有了明确的生态定位,即老师处于主导与学生处于主体的生态位置,有利于学生与老师在教学中的自我定位,找到自己的角色.在外语教学这个子系统中,老师与学生这两个主要生态因子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明确的定位能使教学有序进行,正是生态位原理的内涵所在.

四、结语

本文采用教育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来剖析《大纲》的生态化趋势,笔者只是摘取部分内容来分析,《大纲》的内涵深刻蕴含着教育生态学理念.实践中,并没有达到《大纲》所要求的生态化发展.学术界通过实践调查发现在英语专业教学评估中,英语专业呈现健康发展并且取得显著进步,但是也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为此提出的3个问题“教师数量不足,院校课程设置不规范以及学生英语基本功较差”.教师数量不足超负荷承担教学任务,从而无时间从事科研活动.院校课程设置不规范,是由于在专业知识与相关专业知识课程设置上二者的关系没有协调好.而学生的语言基本功较差则主要是因师资和课程问题所引起的.从这些方面来看,英语教学中还存在非生态化的现象.《大纲》所蕴含的生态化先进理念,将会进一步促进英语专业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研究用新的理念来分析《大纲》,旨在为更好地理解专业英语大纲以及为专业英语教学的改革提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