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庭教育的

点赞:31934 浏览:15259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永远的老师.每一个人都曾经在家里当过“孩子”或“家长”,家庭教育要伴随人一生;不管你曾经是孩子的角色还是家长角色,家庭教育是永远存在的.家庭教育虽然不像学校教育正规却比较“自由”;虽然没有课表却随时可以“上课”;虽然没有教材却总在家庭成员中“阅读”.家庭教育在充满亲情的互动中增加了认同的难度,又在血缘关系的融合中容易失去教育的尊严.它使一些家长包括教师,可以教好别人的孩子,却难以管住自己的孩子.可以让父母变成“暴君”或“奴隶”,可以让家庭环境变成“乐园”或“地狱”,可以把自己无意间或有意间变成“心灵导师”或“隐形杀手”.家庭教育就是这样无情无义和有章有法,让我们必须在痛苦与快乐之中进行思考.

子女是本书,父母是作者,教师是编辑,而社会才是真正的读者.子女长大了不爱自己的父母,十有是父母不曾爱过自己的子女,或者爱过,但,是溺爱.所以家长要向子女学习,揣摸他们的心理,模仿他们的行为,熟悉他们的个性,与他们融为一体,这是家庭教育的基础条件.做父母的不要在孩子面前有任何放肆的言行表现,要知道所有这一切都在成为子女心灵的污点.在诸多环境中,最早最直接最重要的环境,应该是家庭教育的环境.所以,精心构建一个温馨和谐、充满幸福的家庭,就成为发挥家庭教育功能的前提条件.家庭教育是以家庭为单位,以血缘为纽带,以亲情为基础的一种教育,每一个子女,都是谁生育,谁教育,谁培养,谁依靠,这是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不可颠覆的常规.然而社会发展的加速,生活节奏的加速和生存难度的加倍,使不少父母采取了阶段性和程度性分离的办法,由他人代养的办法对子女进行养育.如,交给父母长辈管教,托付亲友帮养,雇佣保姆,寄住学校,诸如此类的做法,使孩子的内心非常孤独且缺乏感情的交流,无异于降低了对子女的教育质量,取消了家庭教育中最富有的优势和特色,家庭教育自然会黯然失色.人生一段的省心、省时、省事的结局,往往会创造出一生的痛苦、痛心和痛伤.例如,沈阳某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一名学生是富家子弟,到学校报到由三个年轻人陪同可以说是前呼后拥;可他却一点也感觉不到幸福,反而妒恨一个来自偏远山区的穷同学,妒恨穷同学的浓浓亲情;夜里还经常偷偷地哭,有一天清晨在校园一个僻静的杨树林里怒骂自己的父母:“某某和某某,我恨你们!你们就知道挣钱,根本不把我放在心上!不爱我为什么要生下我!你们觉得给我钱就够了,可我比班里最穷的朱金生还穷,他有那么疼爱他的父母,我有什么?”而且很痛苦地狠狠地用拳头砸着树干,好像那树干就是他无情的父母.要是父母看到这一面,不知道有多么的伤心和自责.


再如,一位亲戚说他的儿子13岁了,可从没有叫过一声爸爸妈妈,给三百元、五百元可就是不开口,非常的伤心,十分的后悔不该丢下孩子外出打工,而忽略了对儿子的家庭教育.可以想象作为任何家庭遇到了这样孩子不认自己的父母的事,都无法接受的.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父母都是为了孩子在打拼,但是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这样钱是挣点可没有了亲情.

又如,身边一个邻居的情况,这位家庭的儿子,由于小时候是在外婆家长大的,父母每次都是把学习和生活费寄给外婆,而回来的次数很少.但是每次回来都是非常的溺爱孩子,要什么写什么,要钱就给钱,结果小孩子慢慢长大了,由于外婆、外公年龄大了,无法顾及到小孩到镇上初中后的学习、生活情况,再加上学校是寄宿制,这样学生也就一个星期回来一次,无法做到及时监管.然后孩子在上学时去网吧上网、早恋、和同学吃喝等,因为没有钱,只要向父母要,父母都会给的,因为长期不在儿子的身边,父母回来有求必应.结果没到初中毕业就辍学了,学习太差,不遵守纪律,家长也不管,自己觉得上学也没意思就退学了.离开学校找父母要钱去学理发,结果理发没学成,钱也花光了,反正就是一没钱就找父母要,而且父母不给就会失踪很多天,打,也不通,父母只好把钱打在其上,就怕最后连个懒儿子也没有了.这完全是用钱去弥补对小孩的正面教育,钱把小孩害了,小孩子只会花钱,其他的什么都不会.

关于家庭教育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家庭教育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9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金钱不能代替教育,不能代替父母的爱.由于现在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家长都为了生活,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太少,或者教育的方法不对,导致孩子不听管教.甚至有些家长利用金钱代替教育的方式去讨好孩子,而导致教育的失败.其实孩子需要的是一个认可赞许的笑容,一个充满感情的拥抱,一个期望的目光,一个轻轻的吻.亲情是美好的,但亲情的铸造需要宽宏、温暖的胸怀.

(作者单位:河南息县第一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