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诗词案例教学探析

点赞:20523 浏览:9333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在语文的中考测试中,要求学生在诗歌鉴赏方面有很好的能力.因此教师应该从平时就要重视,从初中一年级开始加强学习,要将传统教学中对诗歌进行死记硬背的模式进行改变,创建开放、有活力的教学体系.根据平时的教学实例,对初中诗歌教学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 键 词:诗词;案例教学;探讨

我国有着“诗国”这一美誉,从诗经楚辞、唐诗到宋词元曲这些文学中可以看出.《毛诗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简单来说,诗歌是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是一种凝练的,节奏感极强的抒情性文学体裁.我国著名文学家朱光潜先生认为:“一切纯文学作品,多少都有几分诗的素质.”我国著名作家周作人自称:“只能用散文的资料做点打油诗.”但是也提倡学生读古诗词.所以,在教学古诗词方面,对那些没有多少文学沉淀的初中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学,提出一些相应的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诗词案例教学探析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词人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在职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4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一、激发兴趣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兴趣是指作为个体的人对某些事物和爱好进行积极探索的心理倾向.但是中学生的文学素养是比较有限的,对那些凝练、含蓄的诗词无法产生直接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多角度的激发,让他们的兴趣得到培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总结出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就是通过故事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我在李清照的《醉花阴》这一课的教学时,我把词人写这篇诗词时的故事进行了讲述:李清照是我国宋代最为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十八岁的时候同吏部侍郎赵挺的儿子赵明诚结婚.这两个人才貌双全,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生活也是非常美满的,但是两个人没有相聚多久,赵明城从太学毕业后就去离京城很远的一个小县城做官,这样就让夫妻两地分居.丈夫不在李清照的身边,让李清照倍感寂寞.所以在良辰和夜晚,李清照就一个人坐在高楼上面,默默等待着丈夫回来.但是丈夫久不回来,让李清照日夜憔悴,身体也逐渐消瘦.在重阳节的时候,一阵阵菊花的香味从庭院中飘来.在白天的时候还稍微好一点,晚上的时候怎么也睡不着,就起身披衣来到窗前,看到庭院里的菊花正在风中飘摇,感觉自己就像那风中飘曳的菊花一样,深有感触.于是写下了《醉花阴》这样一首著名的词.学生听完我讲的故事,沉浸在故事的情节中,于是马上就自主打开课本,开始认真学习这样一首优美的词.所以,我在这时进行了恰当的引导,让学生对这首词的大意进行了理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途径.

二、构建体系

初中语文一共六册,教材中有着不少的诗词,但是因为安排的单元内容不一样,所以将诗词进行了打乱来编排,这样就让学生学习诗词的时候增加了不少难度.我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构建一个完整的诗词教学体系,将不同单元的诗词联系在一起来进行教学.比如在初一年级第一单元对苏轼的《浣溪沙》进行教学时,就将三单元中苏轼的另一首词《水调歌头》同时进行了教学.当把这些写作背景进行了介绍之后,学生就能够很好地理解词中的“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种抑郁了.但是在词的结尾,词人没有表现出这种强烈的抑郁,而是写下“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样就让学生对词人乐观、旷达的胸襟的个性魅力得到充分的认识.在这时对学生进行《浣溪沙》的学习,这首词是词人再次被贬之后写下的,但是词人同样没有表现出强烈的抑郁情绪,而是写下:“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这样乐观、旷达的词句来.这样就能让学生很好地理解诗人的个性特征.


三、有效拓展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因为内容容量的限制,所收录的诗词不可能对古代的经典作品进行涵盖,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进行恰当的拓展.例如我在苏教版初中语文第二册中对辛弃疾的词《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进行教学的时候,我对辛弃疾的生平进行了简单地介绍,在他的成长历程中,感受到自己的国家沦陷之后受到的屈辱,所以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为了让学生对辛弃疾的这种爱国精神进行较为全面的理解,所以对学生补充了词人在归宋后被任命为建康通判的时候,登上赏心亭,看见大好河山的时候,心中百感交集,所以写下(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这样就将词人的英雄失意的感想抒写出来.同时,我又将词人在六十几岁的时候,被朝廷重用带兵抗金,但是词人意识到这次是朝廷的一次轻率行为,不能有所成的写作背景进行了介绍.词人在悲愤之余,写下了著名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人借古讽今,将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充分抒发出来.

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精华,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一定要注意掌握方法,让学习学习到中国文化的精髓,促进文学修养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