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课堂改革

点赞:2643 浏览:654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初中历史教学的改革是在必行,多年的历史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历史教学讲课力求抑扬顿挫,有吸引力;探究学生心理,将教育心理学运用到课堂当中;把握好课堂结构,增强课堂效果;把握好课堂结构,增强课堂效果.

初中历史教学课堂改革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历史教学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学士学位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2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关 键 词:历史教学;课程改革;方法和感悟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123-01

当代初中历史教学,面对着一的课改浪潮该何去何从是每一位初中历史教师值得考虑的问题.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只要教师将课本知识准确的传授给学生就行了,而现在随着课程标准的调整,培养目标的改变,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不断变化,初中历史教师如果还按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教学,显然已经跟不上目前中学教育的要求了.那么,初中历史教师该如何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更新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呢?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初中历史教学的一线教师,下面就谈谈我自己的一点历史教学的方法和感悟.

首先,讲课力求抑扬顿挫,有吸引力.

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首要的媒介,也是和学生进行沟通的桥梁.作为授课教师要注重自已的语言,上好一堂历史课,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素质,要使语言精炼、有穿透性,力争做到几句话说出之后即能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尽力做到讲课语言的抑扬顿挫,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吸引住学生,才会产生良好的课堂效果.

其次,探究学生心理,将教育心理学运用到课堂当中.

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阶段心理特点是不相同的,这就要求教师学会把握各时期学生的心理变化,调整自己的授课风格来适应学生的心理需要,就能在教学工作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初中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在心理上处于逆反期,心理的不稳定往往导致他们行为的不稳定,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只靠打压来管理初中生,要把握他们的心理特征,循循善诱,这样教学才能适应学生的心理,学生也才喜欢听你的课.再次,把握好课堂结构,增强课堂效果.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听后背的教学模式,这就压制了学生思想的发挥,如果现在还这样上课就违背了新课标理念中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了,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代的课堂教学了.经过长期的探索和时间,我形成了一套读--讲---剖---感---练五环节的课堂结构.

1、读:课上在教师的引导下,要求学生利用8―10分钟阅读教材,把握历史课本中的主要内容,也就是通过读书让学生总整体上感知全文.

2、讲:在的读书的基础上,选1―3名学生讲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对学生在讲述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之处,请其他学生改正;其中,前两个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与表达能力,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现的平台,真正让学生变成学习知识的主动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使学生感到我学习我受益,我参与我快乐.

3、剖:剖析中考的考点,做到教学有针对性,同时要设置一系列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感到历史知识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老古董,而是有生活乐趣的学科,让学生在一系列的问题中轻松度过,对于积极参与回答问题的同学给予鼓励(赏识教育),此环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巩固知识,学会如何运用知识.


4、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感受所学的知识,对待知识,努力有自己的想法,即把知识生活化.也就是通过学习历史事件,让学生对历史有所感悟和认识,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史可以使人明智,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5、练:选择典型题当堂训练,以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课下要多做题、选精题,学生少做题、做精题,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以上的教学模式符合感性―理解―巩固―运用的教学认知规律,在教学实践中效果非常好,这种教学模式也真正体现新课标的要求,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最后,历史教学中要融入德育教育

历史教学要注重德育教育,要善于抓住历史事件中有情感的事件,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正义感、对祖国历史的崇敬感、对为祖国的作出贡献的历史人物的敬佩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以上是我经过多年的初中历史教学实践得出的一点心得和感悟.多年来,历史教学的课改步伐似乎远远落后在其它学科教学的后面,很多人认为历史教学没什么可改的,其实只要我们潜心去研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历史教学改革同样结出丰硕的成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