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文言文迁移学习的困惑

点赞:4160 浏览:9814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而初中生文言文迁移学习能力的培养更是难点.从文言文知识的积累、搜集梳理,文言文的感悟训练,学生的被动学习等方面,探讨农村初中学生文言文迁移学习能力存在的困惑.

关 键 词:初中语文文言文被动学习迁移学习

文言文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一朵奇葩,语文版初中教材共节选了四十多篇文言文,在这些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中包含了唐诗、宋词、名家美文,每一颗都令我们感受到了中华名族文化独特的美,传唱千年,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然而到了今天,文言文却成了莘莘学子口中的青橄榄,虽口留余香,但咀嚼之苦难以忘却,其原因是学生只会死记硬背而迁移学习能力低下.这已成为农村初中学生普遍的现象,需引起我们教师的重视.

迁移是已学过的东西在新的情境中的运用,也就是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的影响,农村初中学生文言文迁移学习能力普遍不高,根据自己多年教学经验,我认为有以下原因.

一、文言文知识积累较差,无迁移基础

文言文迁移学习需要较高的文言知识积累,只有掌握了一定量的文言文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翻译技巧等等,才能形成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从而具备文言文的迁移学习能力.现在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只满足于扫清文字障碍,认为老师已将清楚,也明白,这就够了.老师一篇一篇地讲,学生一篇一篇的听.对于基础知识积累是一概不知,到了考试前,当问他还记得几篇的时候,他就会摇摇头说,一篇不记得.这是极不可取的,文言文迁移学习能力不高也很正常了,文言文学习第一要领就是积累.新课程也规定“阅读前线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文言文不少于80篇.”这要求学生把文言文的若干篇章熟记于心,当然文言文的实词、虚词的运用,各种句式的变化,文言文语句的翻译技巧也包含其中了.背诵文言文篇章,积累文言文知识是文言文迁移学习的基础,文言文知识积累较差也是农村初中学生文言文迁移学习能力不高的重要原因.

二、文言文知识缺少梳理,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网

络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把课内学到的文言文知识运用到课外就必须对学过文言文知识进行梳理,掌握文言文阅读的规律和方法,形成完整的文言文知识网络,学会迁移,才能较好地阅读其他浅显文言文.然而现在大部分学生,在积累的时候都是很笼统,没有对知识点梳理分类,这样积累的效果是非常不好,一篇文言文是包含很多知识点,例如,文言文实词、虚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检测字、词的古今义、特殊句式等等.如果我们不梳理分类,就无法有效的积累,不能形成完整的文言文知识网络.文言文迁移学习需要完整的知识网络,所以农村初中学生文言文迁移学习能力普遍不高也是情理之中了.

三、只会死记硬背,缺少感悟训练

新课程要求初中学生“阅读前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文言文不少于80篇.”一些学生对于文言文篇目的背诵都已达到这个要求.对文言文篇目倒背如流,但为什么文言文迁移学习能力还是不高呢?其根本原因是学生只会死记硬背,对文段的主题、文言文的语言现象和规律一知半解,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缺少感悟训练.学生在学习中只是积累了大量的文言文篇目而已,没有形成一定的阅读感悟能力,所以对老师讲过的就会做,而一遇到课外的就是一头雾水.文言文迁移学习不仅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也需要一定的文段感悟能力.因为文言文迁移学习不仅是要翻译,还要体会文段的情感,所以学生的感悟能力对迁移学习至关重要.

四、被动学习,缺少主动探究

以前有人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需要有一桶水.”而现在很多人错误的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当成“桶”和“碗”的关系.教师知道所有,学生一无所知,教师满堂灌,学生只是温顺的听,老师说什么学生就是什么,这就把学生引入到了一个误区.新课程要求初中学生“阅读前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文言文迁移学习也是建立一定阅读能力之上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中能够主动探究,有自己的观点和理解,只有在探究和思考中,阅读能力才会提高,平时多查资料,通过讨论自己解决问题,扩大知识面,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文言文阅读和迁移能力.


文言文迁移学习能力的高低,不是某一个方面所造成的,是一个综合的问题,还跟学生的兴趣和老师教学的课内与课外的联系有关,要提高初中学生文言文迁移学习能力,教师就需要多研究、多学习,多方面着手.力求把文言文迁移教学的研究工作做细、做全、做好.

如果把文言文教学转换成学生和教师互动的一种兴趣教学模式,在文言文的学习中教师除了将字词用法传授给学生之外还要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传授给学生,但最好是在学生自我发现障碍的前提下进行.指导学生去鉴赏,切实地引导学生挖掘教材中蕴藏的美,让学生去品味、去欣赏,接受美的熏陶,获得美的享受,从而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文言文之所以能流传千古的独特魅力,切实落实新课标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