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安徽教育的与变革

点赞:4575 浏览:1616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在详细收集安徽近代教育资料的基础上,对这一阶段安徽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与变革进行概括总结.认为安徽近代教育是在落后中缓慢发展,在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及社会教育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关 键 词:近代安徽;教育;发展;变革

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9-0019-03

安徽近代教育是中国近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受安徽近代政治、经济、社会的变化而发展.不稳定的经济基础、动乱的社会环境以及统治者对教育的不重视,造成安徽近代教育的在曲折中缓慢发展.对近代安徽教育进行一个概括性的总结和分析,有利于更加深入的掌握安徽近代社会的发展状况,也有利于对中国近代教育史的研究.

一、淮河流域教育发展概况

(一)普通教育

受清末戊戌维新运动的影响,安徽省也掀起新式教育改革的潮流.“按受教育者的年龄,做一个分类,分别是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1]”,也就是平时所说的普通教育,即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普通教育在近代安徽教育史上占有很大的比例.

1.初等教育

“民国初立,安徽小学教育迎来一个新时期[2].”根据相关数据统计,1912年安徽省初级小学校1430所,学生数48375人,在全国处于第17位.这与民国初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教育暂行办法》等相关条令有关.另规定,小学校分为初等小学校和高等小学校两种,并有不同的命名方式.民国二十八年,安徽省实施政教合一.为此,原有私立小学大多改为所在地中心国民学校或国民学校.民国三十一年,安徽省依照教育部颁发的国民教育五年计划开始实施国民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安徽省制定实施国民教育三年计划以及分年实施国民教育计划督察各县积极进行.这一年度,共设中心国民学校1510所,其中,省立小学5所,私立小学5所.安徽省在民国二十九年举办小学教员登记,并规定于民国三十三年制定颁发安徽省各县小学教育登记办法,同时,不断提高小学教员工资待遇,以期改善小学教育师资力量上的不足.

2.中等教育

中学教育是中等教育的主要方面.19世纪末20世纪初建立的中等学堂,已逐步采用资本主义的教育内容及方法,增加了自然、科学等实用性知识,并开始重视修业年限与培养目标的一致性.但总体来看,并不完善.不但学堂的性质仍带有封建色彩,学堂的宗旨也依然贯彻清政府所倡导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就不利于现代意义上中等教育的发展.

在民国时期安徽省教育事业进程中,有两个事件对中等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第一是1922年教育部颁布的新学制改革令.这一命令颁布后,安徽省在修业年限、科目设置、学制等方面都进行了变革.包括:修业年限延长至六年,划分初级、高级两阶段;初中为普通教育,兼设职业科,高中分普通、农、工、商等科;学制上采用学分制和选修制等.第二是1927年安徽省教育厅颁布的《安徽省中等教育改造的方案》,将全省中学教育划分为六个学区,淮河流域地区主要分属第三、第五和第六辖属区.文件要求“每区设省立完全中学、女子中学各一所.对中学教育之推进更增助力.”[4]

3.高等教育

安徽近代高等教育是在曲折中缓慢发展的,一大部分教育界进步人士为此做出了多方的努力.因高等教育对教育经费、教育体制以及整体社会环境要求都很高,因此高等教育的发展并不顺利.

1912年,在原清末安徽省官立法政学堂、公立法政学堂和私立法政专门学堂的基础上,三者合一,成立了江淮大学.此为民国时期安徽省第一所院系分科的大学,也是当时安徽最大的一所高等学校.1927年停办.

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安徽省内先后建立了三所高等学校,分别为安徽大学、安徽学院和淮南工业专科学校.

安徽大学成立于一九二八年,后因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辗转迁移,在一九三九年被迫停办,抗日战争胜利后才得到恢复.安徽大学成立伊始先办的是大学预科.这其中的原因主要在于安徽中等教育的落后.中等教育仅四年学制,难以为大学提供优质的生源.因此,安徽大学设置预科,是为了确保进入安徽大学的本科新生真正具有高中毕业水准.

安徽学院创办于一九四一年,曾三易校名和三迁校址,一九四六年搬到芜湖定点办校.淮南工业专科学校一九四六年创办于蚌埠,初名省立蚌埠高级工业职业学校,第二年迁到淮南,改名省立淮南工业专科学校.

上述三所学校虽均设有文、理、农、工各科,但规模都不大,并且很不稳定.以省立安徽大学为例,该校的文学院实力最为雄厚,它不仅是安徽大学最先建立的学院,而且师资力量最为强大、办学最为规范,接收的学生数量也是最多的.一九四七年,是安徽解放前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最高年价,三所学校共有在校学生2024人.到一九四九年解放时,减少到1052人,教职员工428人,其中专任教师168人.这就是安徽解放前高等教育的基本状况.

(二)社会教育

1.女子教育

女子教育方面,一方面是上述已提及的建立女子中学外,民国十八年四月十六日国民政府公布了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及其实施方针.其中指出:“男女教育机会平等,女子教育并须注重陶冶健全之德性,保持母性之特质,并建设良好之家庭生活及社会生活.[6]”开办女子学校,让青年女学生有了同等受教育的机会,不再被限制于家门之中.也有利于改变当地人民落后的思想,不仅促进了妇女解放的步伐,也为新式教育的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可以说,女子教育的进步与发展,为近代安徽教育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教会学校

教会学校在中国的不断建立是西方世界殖民扩张的产物,但不能否认它在传播西方文明、从事教育文化事业上的功绩.清末,一些传教士就已经在安徽省内建立了一批教会学校.“西班牙天主教传教士于1872年在安庆创办了尚文小学堂,基督教卫理公会于1896年在芜湖主办了育英小学堂以及英国的中华圣公会1897年在芜湖创办了广益学堂等.[7]”民国成立后教会学校数量有所增长.经过传教士的传播,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得以进一步在安徽翻译和传播,对安徽传统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同时也促进了安徽女子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更为近代安徽和近代中国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

近代安徽教育的与变革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中等教育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院论文、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1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除有代表性的女子教育和教会学校教育外,社会教育还包括识字活动,普及国民基本常识;提倡与科学,为新文化运动呐喊助威;宣传卫生教育,推动农村生产生活等.但就整体内容而言,社会教育虽涉及的范围广泛,究极结果却并不如人意.客观上来看,是由于安徽皖北、皖西山区地形封闭造成的.除了教育人士身体力行的深入农村地区鼓舞农民识字认字,学习三义等知识外,其他的艺术文化、健康教育都无法真正实施.

二、近代安徽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局限性

行政上的不稳定

1913年7月至1920年9月期间,安徽的军政实权,主要掌握在倪嗣冲手中.民政首脑虽然经过多次换人,但他们手中均无实权.“从1912年4月到1927年3月,安徽军政首脑变更40多次,殊为历史上所罕见.[9]”教育事业主要领导的不断更换,教育机构的不断调整,使得民国时期淮河流域地区教育事业无法形成系统的体制.同时,所谓教育厅长等人,实际上一直忙于派系斗争与权力倾轧中,并非一心为教育怎么写作之人.教育的发展缺少领头人,这更加造成安徽教育仅存在于理想蓝图之上,而无实质之行动.


教育经费缺乏

教育经费是制约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教育经费是否充足,决定了师资力量的好坏、教学设备的程度、办学成果的高低等等.民国时期淮河流域教育经费明显存在很大问题.民国成立之后,安徽省财政状况,除1912、1913、1914三年收入超过支出以外,其余各年均入不敷出.安徽省财政从整体上支出总量十分有限,直接导致教育经费的匮乏.不仅不能给予教育经费上的支持,甚至挪用教育经费作他用.

(三)大小战争不断的动乱环境

民国时期,大小军阀盘踞安徽,横征暴敛,各自为政;互相间战斗倾轧,扰乱民间.民国前期,安徽省主要受皖系主要领导人物倪嗣冲的统治.为配合皖系“武力统一”政策,积极扩兵,因而需要极大数额的军费开支.为此,倪嗣冲裁减教育机构、减少教育支出,严重阻碍了当时教育事业的发展.

之后,“受北伐战事影响,安徽教育自1926年10月就基本陷于停顿之中.学校经费停发,中等以上学校校长总辞职,法专、一师、五中等校相继被改建成军事医院,整个安徽几无教育可言.[10]”战争带来的创伤,深深积压在民众身上.在这样战乱的环境中,学校、教师、学生无法安心于课堂之上,安徽教育一度面临停止办学的不利局面.

(四)自然灾害频发

安徽省既有山区地形又有广袤平原.每年夏季之时,常因冷暖气流冲撞与地形地貌差异发生水旱灾害.皖西、皖南山区接连降雨,必引起山洪暴发;皖北平原则因黄河多次夺淮入海,河床淤塞,往往形成雨多则涝,无雨则旱的不利情形.灾害严重时,不仅水灾旱灾接连发生,甚至会伴有虫灾、冰雹等情况.

由上表不难发现,皖南、皖西北等地均是水灾高发区.农作物一旦受灾严重,农民所仰仗的收入来源就被切断,加上政府支援不济,民间捐助不够.生存环境的恶劣,给普通民众特别是农民家庭带来沉重伤害.群众面对每年都会发生的自然灾害无力抵抗.生活条件无法得到真正保障,连最基本的生存都成问题,教育事业就更难得到有力开展.

(五)南北教育发展不平衡

相对来说,安徽南北地区教育不论是从历史沿革上还是发展程度上,二者都是不平衡的.安徽北方教育明显落后于南方教育.首先在地里条件上,皖南地区明显优于皖北.交通发达,对外交流方便,有利于先进文化的传入.明清时期,皖南地区更是孕育了“徽商”这一安徽省历史上的著名团体.他们的走出去和引进来,传播了皖南地区的传统文化,更多的是带回了外部的新鲜东西.这为皖南地区的人们在接受新文化新教育上面打下了基础,而皖北地区的人们思想相对落后,更有僵硬化的传统思想的束缚,一时不利于新教育的传播.这就造成了皖北、皖南地区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状况的出现.

;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463.

〔3〕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四编小学教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

〔4〕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四编中学教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

〔5〕王生怀.民国时期安徽文化与社会研究(1912―1937)[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

〔6〕周宁.地缘与学缘:一九二0年代的安徽教育界(1920―1926)[D].

〔7〕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教育志[Z].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

〔8〕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G].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384.

〔9〕沈寂.辛亥革命时期淮上起义军始末(代序)[M].淮上起义军专辑,1987.

〔10〕王生怀.民国时期安徽文化与研究(1912―1937)[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

〔11〕安徽省水利勘测设计院.安徽省水旱灾害史料整理分析.

(责任编辑孙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