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高职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其实施路径

点赞:5289 浏览:1475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加强高职学生公民素质教育是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目标,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新发展.高职学生作为我国大学生公民中的一个群体,体现出的公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法治社会、和谐国家的构建.本文提出了对高职学生进行公民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探讨通过三个课堂锻炼为途径来提高高职学生公民素质.

[关 键 词]高职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实施策略

[作者简介]张鹏超(1971-),男,内蒙古呼伦贝尔人,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学生工作部部长,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浙江杭州31001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消费社会视阈下大学生社会心态的现状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2YJC710029)、2012年浙江省社科规划专项研究课题“我们的价值观融入高校实践育人的路径研究”(项目批准号:浙社科规[2012]4号)和浙江省教育厅2011年度科研计划项目“90后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Y20112239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7-0061-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指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可见,培养合格的高素质的公民是一切教育的基本目标,也是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

一、高职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内涵

公民素质教育是对全体公民终身进行的,以公民道德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21世纪中国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了普及教育,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载体,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大学生公民素质的高低将决定国家的盛衰.有效实施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让学生在校园这个小小的社会中争做一名文明公民,是将来立足社会的保障.已成为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应用型人才,高职学生的公民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内容具有特殊性.高职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些问题的提出,实际上反映了高职院校的办学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反映了关于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与模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关系问题.如今高职学院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应是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高素质高技能的公民.

从广义来看,公民素质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素质所进行的教育、培训活动,它是一种与“公民应试教育”相对立的教育理念与模式.从狭义来看,公民素质教育是指通过多种途径对所有公民所进行的,旨在培养公民适应社会所必需的良好公民素质的教育活动,它所关注的焦点是处理公民与公民、公民与社会、公民与国家等现实社会关系中应当具备什么样的公民素质,以及如何将这些公民素质要求确立为教育目标,具体化为课程标准,并通过教育活动内化为教育对象本身的意识价值观,外化为教育对象的行为等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们可以将“高职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定义为:国家通过高等职业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在校高职学生所实施的,旨在培养高职学生适应社会所必需的良好公民素质的教育活动.这种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能够正确处理好公民与公民、公民与社会、公民与国家三个社会关系,教育内容包括公民知识、公民意识与价值观、公民技能三个基本方面.

二、高职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

高职学生公民素质教育是面对高职学生公民群体开展的,以提高这一大学生群体的公民意识、公民道德、公民能力和公民行为水平的教育.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根据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高职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民思想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政治法律教育、文化素质教育、职业素质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为主.

1.思想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教育主要是指思想品质的教育,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处理各种思想关系的行为习惯或习性,包括学生的思想认识、思想情感与思想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运用辩证法析解决问题,塑造积极健康、务实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形成平等、团结、友好、互助的新型人际关系,具有真、善、美的判断标准.

2.道德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是引导高职学生以一定的道德规范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教育,包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教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及家庭美德教育.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要求学生忠于祖国、热爱人民、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恋爱、婚姻、家庭关系;正确认识和遵守社会主义的原则和法律制度.文明的行为方式,良好的公德意识不仅仅是高职学生个人优良素质的一种体现,而且对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社会的健康与稳定都有着重要意义.

3.政治法律素质教育.政治法律素质是指公民对自己在国家和社会中的政治法律地位的认识及态度.培养高职学生具有一定的政治认识、政治观点、政治信念与政治理想,培养公民尊重法律、尊重、尊重文明行为规范,积极而自觉地履行道德和法律规范,成为具有良好政治法律素质的公民,对国家和法律持有忠诚的态度,有理性的行为能力,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并能在不受他人强迫和并非纯粹个人私利诱导的情况下作出决定,行使法定的权利,履行相应的义务.使学生懂得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养成遵纪守法的品行;树立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维护宪法与法律尊严.4.文化素质教育.公民文化素质是由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种因素整合而成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的一般体现,使学生形成较为稳定的情感、态度、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并外化他们的日常行为.高职学生除了专业的学习之外能通过学校教育、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渠道了解我国的政治、法律的信息,了解国家的基本国情、党的重大方针政策、政府的主要领导人等.同时还需培养学生书写能力、交际能力、鉴赏能力,特别是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以适应世界科学技术综合化、整体化、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逐步融合发展的需要.

5.职业素质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一线人才,所以职业素质教育是高职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一块特殊内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应是“职业人”所具有的、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素质,包括学生职业形象、职业操守、职业技能的塑造、培养与训练,强调学生作为一名“职业人”进行自我管理、团队管理,培养学生一定的职业意识、职业品德和职业精神.

6.身心素质教育.身心素质是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合称.身体素质是指高职学生应具备的健康的体格、全面发展的身体耐力与适应性、良好的卫生习惯与生活规律等.心理素质是指高职学生应具备积极向上的情感力量、坚强的意志力量、独特的人格力量.高职学生身心素质教育要在加强学生体育锻炼,注重增强学生体质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爱、自强的心理品质.

三、有效实施高职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1.探索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和思政教育课程相融合,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核心作用.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核心作用,以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为主,培养学生的公民素质教育,使第一课堂成为学生增长文化知识、提高公民理论修养、兼修德才品质的主要途径.进一步深化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教学改革,在课程中融入公民素质教育,以专业知识导向引导学生加强思想道德、政治法律、职业素养和身心健康教育,使得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过程育人的教育思想得到切实的贯彻和实施.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究,养成与他人合作的习惯,丰富情感的体验,全面提升公民素质.

“90后”高职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其实施路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公民素质教育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3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思想政治理论课等素质类课程教学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引导学生具有一定相关的专业认知和专业发展意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专业学习导向和职业教育氛围,使学生形成牢固的职业意识,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

2.充分利用学生党团社团等有效载体,有效发挥第二课堂的重要作用.学生党团社团作为高职学生成长成才的校内平台,作为高职院校课堂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因专业的交叉性、活动的实践性、组织的社会性而具有实践和教育的双重功能,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培养能力,陶冶情操,促进其全面发展.党团、社团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专业性的社团、协会将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理论和技能,进一步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训练,促进学生文化素质和职业素质的提升.还有一类党团社团活动是旨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特长、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

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党团社团活动,逐渐形成一种集体的责任感,能够体会到集体活动带来的乐趣力量,从而能够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能够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树立全局的意识.同时党团社团的干部选聘工作,通过演讲、答辩、公开等方式能够从思想和能力上对学生公民能力的成长进行锤炼与培养.充分利用党团社团等第二课堂开展公民素质教育,有利于加强高职学生的行为训练,增强权利和责任意识,同时对学生的爱国荣校教育、立志成才教育和文明行为教育,将会取得良好的实践效果.

3.充分发挥以社会实践为主要形式的第三课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实践能力.社会实践活动是高职学生直接参与社会生活的有效形式,已经成为公民素质教育的第三课堂.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学生的专业实习、“三下乡”、社会调查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性教学等,这些实践活动可以促进高职学生了解社会和国情,增长才干,培养公民意识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中对社会问题的探索,将在学校获取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运用于具体社会活动中,不断提高思维判断能力,真正体验到作为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为毕业后的社会参与打下良好基础.

引导学生利用寒暑检测通过网络参与、怎么写作基层、深入社区等具体实践了解社会,如到敬老院、儿童福利院、特殊教育学校做义工,到边远山区支教,到村委会、居委会实习锻炼等多种形式,培育学生团结、守信、助人和见义勇为的优秀品格,掌握社会参与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身的社会参与能力.使他们学到学校、课堂、书本之外的公民素质教育,增强社会工作能力和责任感.


[参考文献]

[1]陈晓萍.当代大学生公民素质现状调查及对策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5).

[2]郝永发,杨爱民,黄金元.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M].北京:青年出版社,2009.

[3]李芳.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4]李怀杰.当代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0(10).

[5]杨爱民.对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目标和内容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2(8).

[6]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