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能力视角的高职会计专业项目化实训教材建设

点赞:20280 浏览:8554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文章针对目前高职会计专业实训教材建设不容乐观的现状和项目化实训教材建设的必要性,提出重构项目化实训课程建设体系所需项目化会计实训教材建设思路,例如按会计职业岗位能力要求重构实训课程体系是建设的基础,进而指出应注意的问题,项目化实训教材的内容设计要具有高度仿真性,项目化实训教材建设应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关 键 词]职业能力高职会计项目化实训教材

[作者简介]管永权(1972-),女,江苏连云港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经贸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会计学;金榜(1954-),男,辽宁阜新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经贸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经济学.(江苏南京210000)

[中图分类号]G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6-0152-03

一、基于职业能力视角的高职会计专业项目化实训教材建设的必要性

关于职业教育,温家宝同志说:“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让人学会技能和本领,从而能够就业,能够生存,能够为社会怎么写作.”黄炎培先生也说过,职业教育是“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为己谋生,为群怎么写作”.就高职教育而言,它具有同样强烈的职业性、岗位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由于高职教育实施的是“高端技能教育”,这一性质决定它必须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来设计人才培养方案.职业能力是高职毕业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一观点已成为共识.

有关省市对中小型企业会计岗位人员工作能力基本要求的专项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对会计专业学生岗位操作能力、办税能力、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等技能的需求比例高达90%以上.这和高职教育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基本目标是相一致的.高职会计教育这一实践性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决定了实践教学是高职专业课程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会计实践课程是形成学生职业能力的主“生产线”,因此强化会计实践课程的改革是基于职业能力视角的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而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是形成学生职业能力的一种新式的“生产线”,是目前课程改革的一个方向.其突出的特点是工作任务的实施和知识的学习真正相融合,即“做中学”.但项目课程这种理念的具体实施并不是随意而为的,它必须借助一个重要载体,即项目化教材.因此,加强高职会计专业项目化实训教材的建设尤为重要.

二、高职会计专业项目化实训教材建设的现状分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质量的教材是培养高素质专业优秀人才的基本保证,会计专业尤为如此.因为会计专业校外实践面临三大瓶颈:一是会计资料的保密性,二是会计岗位的有限性,三是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不稳定性.这决定了会计专业的校内实训及实训教材无可替代的重要性.近些年来会计专业都非常重视校内实训,不断增加校内实训课时,校内实训课时通常占总课时的40%~50%.但仔细研究如火如荼的课程改革现状之后,不难发现现阶段实训教材建设却没有跟上改革的步伐,且状况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与专业理论课程设置不同步、仿真程度不高、项目设计不科学等问题.这样的教材显然已成为会计专业实训项目化课程教学的“软肋”,在一定程度上使项目课程改革的进程和实效受到不利影响.高职会计专业项目化实训教材建设尚未跟上现实需要,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我国职业教育课程和教材开发的传统做法往往是先由某些专家或学者提出某种课程理念,然后对理念的价值和合理性进行论证,并以“研讨会”或者“专家讲座”形式将其传达给一线的职业教育工作者(一般是教师),使之按照他们提出的理念开发课程和教材.由于多数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课程论”的教育,课程意识比较淡薄,而且职教专家给予教师的只是一些抽象的课程理念和较为粗略的开发建议,较少提供具体可行的课程开发及其实施方案,教师只能按照自己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开发教材.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现实中教材建设与开发的科学性、规范性和严密性不足.

其次,项目课程不论其理念、内容还是实施要求都不同于学科课程.项目化实训教材的设计有一定难度,它既不能沿用原有的教材设计思路,也不能只对原有教材内容简单地加工或重组.项目化实训教材的建设与开发团队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具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这有利于岗位工作任务的确定和分解;二是具有较强的课程意识和教材开发的能力,这有利于工作任务和课程知识点的转化与融合.依据任务设置课程并非意味着一一对应任务设置课程,因为教学自有其规律,从任务到课程存在灵活组织的空间,转化时往往需要对工作任务进行适当的归并,且要注意归并的基础是“任务的接近性”,不是“知识的接近性”,只有具备较强课程意识的教师才能积极致力于新旧课程范式的顺利转换.

三、基于职业能力视角的项目化实训教材建设思路

(一)按会计职业岗位能力要求重构实训课程体系是建设的基础

高职会计专业项目化实训教材建设并不容易.教材开发属于课程建设范畴,课程体系构建、专业课程设置的依据不同,实训教材的内容构成和要求也不一样.因此,项目化实训课程体系的重构是教材建设的基础工作.要实现以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的会计实训项目化课程体系的改善性重构,需做好以下工作:

1.必须对会计职业现状和社会需求进行广泛、深入、细致的调研.会计是一门经常面临法律法规和相关会计实务核算规则发生变化的学科,它涉及具体岗位能力需求的变化.因此,坚持面向实际,紧跟社会发展的形势,对于高职会计实训课程体系方向的把握、内容的重构最为重要.这需要加强对有关实际情况的调研,其调查的内容应该涵盖各类企业会计岗位的设置情况与各岗位对于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证书、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要求.

2.应保持实训课程的建设开发与理论课程的同步性.现阶段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大致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是“理论+实训”模式,二是“理实一体化”模式.后者是目前高职会计专业积极探索试用的教学模式,但“理论+实训”模式在会计教学中也是不可或缺的.现阶段高职会计专业实训课程设置的框架大多是:一年级开设初级会计实训,二年级开设中级会计实训,三年级毕业前开设大型的仿真综合实训.其中初级会计实训主要针对“出纳基本技能”等基础课程开设,实训的每个项目比较独立,可以分散到每一种学习情境之中.此阶段的实训不追求会计岗位的分工,不强调过程的系统,因此宜采用“理实一体”模式,实现从理论认识到感性认识的过渡,完成分散、局部认识阶段的实践.中级会计实训和毕业前的仿真综合实训以会计岗位职业能力需求为切入点,对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后分解设计成若干个工作项目.在岗位设置的教学情境下,采用分岗位实训模式处理业务,并适时进行轮岗,使学生掌握每个会计岗位的基本技能.中级实训和毕业前的仿真综合实训要求学生对整个会计工作流程有完整的认识,并提高其职业能力具备岗位迁移能力,这种实训模式,宜采用“理论+实训”的教学模式.由于“理论+实训”模式下项目化理论课程体系的研究已有一定的成果,各校可以根据既有的成果对应开发项目化实训课程体系,保持实训课程的建设开发与理论课程的同步性.(二)以会计工作任务的准确分析作为教材项目设计的基本依据

高职会计专业实训教材项目的设计须满足两方面要求:一是覆盖整个工作领域,二是负载必需的本专业基本知识.具体设计时要以会计工作任务的准确分析为基本依据并做好以下工作:

1.做好“工作项目”的分解和取舍.“工作项目”是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后的产物,但是在实践中有些工作任务范围是比较广泛的,因此需要进行项目分解和取舍,具体操作时一方面要充分考虑所选择的项目的典型性,满足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培养及职业资格考证的要求;另一方面还要考虑项目之间的能力区分度.据此开设的课程才具有项目课程的特色,其中的学习内容也更具体,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以南方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会计原理与技能”课程为例,在项目设计方面,根据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结果,通过整理、归纳、调整,从便于组织课堂教学,利于培养职业能力的角度出发,对课程内容进行梳理与整合,设计职业目标明确、项目任务鲜明、模块内容适当、由浅入深的七个项目(如下图所示).

2.要关注会计实训课程设置的内在联系.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开设的会计实训课程“各自为政”,不同实训课程内容之间存在重叠现象,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互相配合未能得到应有的注意和适当的体现,这样很难有效提高学生的岗位迁移能力和综合素质.如“财务会计”和“税费核算与申报”这两门课在所得税内容方面存在重复,但针对不同的岗位,需要侧重不同的技能,应该对两门课程的实训项目进行梳理、整合,以切实体现会计专业的岗位能力.为此,项目设计的理念上一定要破除原有的“知识储备”观念,大胆创新;实践中应该注重“领域任务与课程设置对应表”的开发与反复讨论,讨论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不同项目对学生职业能力要求的差异是否需要通过不同的课程来培养;反复讨论的结果是:力求克服实训课程设置无协调,缺乏内在有机联系的弊病,创建能更好与工作体系相对接、与职业能力培养密切关联的实训课程体系.

基于职业能力视角的高职会计专业项目化实训教材建设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会计实训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在职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三)是否便于任务驱动教学理念的实施是教材项目设计的基本要求

在教材项目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应该认真领会任务驱动教学理念,项目设计环节必须突出工作岗位任务和会计理论知识之间的联系,尤其是要将任务的目标和实施的路径切实贯彻到项目设计实践中,把所要学的知识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当中.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授课教师可以借助项目化教材,通过创设的任务情景,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达到理解学科知识、掌握技能的目的.

四、基于职业能力视角的会计专业项目化实训教材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一)项目化实训教材的内容设计要具有高度仿真性

力求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无缝对接”的高职教育目标的实现必须依赖于高度仿真的实训教材,而现在大部分会计实训教材不能充分适应实际需求的主要原因如下:

1.模拟企业及与模拟企业有往来关系的单位属地设计随意性强,不能涵盖典型城市的往来单位.因为高职招生的范围一般是全国或全省,因此其就业去向也不仅仅是省内,可能是全国各地.各地会计业务的核算标准和政策是有区别的.如职工个人承担的“三险一金”和企业承担的“五险一金”的比例不同地区是有差别的,即使是同一地区,其数据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些地区的地方教育费附加、价调基金、河道工程建设维护费等标准也有所不同.总之,政策因区域不同相应会影响业务的处理.因此,在设计模拟企业及往来业务单位属地时要精心设计,全盘考虑,要考虑南北差异、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典型业务的试点城市等.通过模拟企业属地会计业务,重在给学生提供一个思路,使学生除了要学好教材中会计业务的处理方法以外,还能懂得在不同地区从事会计工作其要关注工作所在地区一些特别的会计业务及其处理方法.

2.设计的业务不能贴近生产一线.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会计工作领域的诸多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比如,2005年7月1日废止旧票据,启用新版结算票据;这些年增值税几经变化;2006年财政部颁布新的《企业会计准则》;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2011年起,个人所得税率起征点的变动;2012年1月1日起,部分地区和行业“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等.这些变化对会计工作领域和会计教学领域的影响相当大,原有的会计实训教材明显过时.所以,会计实训教材的内容编写一定要“与时俱进”,将会计、税收新政策新制度及时融入实训教材中.

(二)项目化实训教材建设应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仿真程度高、实用性强、能充分满足职业技能培养的项目化实训教材的开发应与教学素材资源库建设同步进行,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为此,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制订实训教材开发计划或方案时,要将原始素材资源库(如典型业务案例、发货票、经济合同、许可证照等来自企业一线岗位的原始素材;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操作流程和技巧)的建设作为一项主要建设内容;二是要吸收一批具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较高专业水平的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和行业专家、企业岗位培训专家等参与开发,以保证项目化实训教材内容与实际工作内容和要求相一致,避免闭门造车、改头换面的情况出现;三是要选择多种原始素材的收集途径,充分利用实训基地的资源,也可以发动历届毕业生的优势共同收集;四是可以与专业教学软件公司进行合作,由一线教师提供原始真实素材,教学软件公司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开发出高仿的教学素材,共建实训教学素材资源库.

综上所述,遵循职业特色鲜明、贴近生产一线、与时俱进的原则进行项目化实训教材的建设和开发,能够实质性地提高学生的会计岗位技能、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会计从业能力,实现高职会计学校教育与社会需要“无缝对接”,促进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石雪梅.基于能力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重构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5).

[3]杨成德.高职教育项目化课程教材建设的思考[J].职教通讯,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