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感悟教学

点赞:22178 浏览:10371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所谓“感悟”,是一个经过严密思考,精心体会,去粗取精,最后获得真知的过程.感悟教学法是新课程大纲所倡导的重要的课堂教学方法之一.但是由于感悟的潜隐性和长期性,感悟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常常被忽略.在深化教育改革中,必须重视感悟教学.实施感悟教学非常讲究策略,如:培养学生的语感,引发学生的想象和联系,激发学生的情感等等.

关 键 词:语文;教学;感悟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0-224-03

所谓感悟教学法,很难精确地诠释其定义.古人有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陶渊明也曾讲过:“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里所说的“义自现”、“会意”,其实讲的是在读书当中的顿然感悟.在阅读中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验,有时候突然间会对书中的意旨或是一些话语有所作领悟,有一种豁然贯通的感觉.这就是感悟.我们可这样认为:感悟教学法强调的即是“自悟,顿悟”.所谓的“感悟”,就是“感受,领悟”.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感悟式教学法,意义是重大的.感悟教学法的基本定义强调的是“自悟,顿悟”,于是需要考虑的第二个问题则是“感悟教学法的基本原则”.“自悟”,即告诉我们“悟”的主体是“自我”,即学生自我阅读,自我感悟.所以基本原则是要尊重学生的“自悟”.实施感悟教学法,教师是关键.首先教师要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大胆发现,大胆创设情境,把学生导入“思考的境地”,让学生“知情”“知美”“明理”.很长时间以来,教师或以自己的心得强加于学生;或用教参的答案固定了教学方向,限制学生的自由;或强调阅读技法,而忽视个体的情感体验.这种不从接受者的角度引导学生阅读的教学造成主体错位,使学生认为阅读就是应付教师的提问,就是琢磨作品的答案,而与自己无关,以致迷失了自己.这样谈何“自悟,顿悟”.以别人的“感”使学生“悟”甚至用别人的“悟”取代学生的“悟”,这是剥夺学生感悟,剥夺学生感悟就是扼杀学生思想活力的教学专制.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中若能有效地运用感悟教学法,将更有利于教学的开展,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感悟”是先通过感才能悟,“感”包括认知、感觉、知觉等等心理过程.初中学生感知水平已相当成熟,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当大力推广感悟教学法.实施感悟教学非常讲究策略.


一、生活的积淀,是感悟的基础

世界繁华多变,无限的世界给人们提供了填补认知空白的无限空间.在语文学习中,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都离不开对生活的积淀和提炼.生活融注了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奠定了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感知部分.人们从生活中懂得了世情、人情;人文、地理;懂得了真、善、美,检测、恶、丑.可以说,生活是个熔炼炉,能融万事万物.生活又是个百宝箱,能从中丰富自己的知识,亦能从中陶冶自己的情操.生活就如雨后那道绚丽的彩虹,既有鲜活的橙,亦有厚重的蓝;有流淌着生命的绿,亦蕴藏凝重的紫.生活是如此丰富多彩,只要用心去感知,晴朗阴霾,同样是一种风景.任何艺术作品的创作都来源于生活.关注生活、关注现实,把心胸系于民生,世界风云、改革巨变等这些生活的实践和知识的积累是感悟的基础.要想自己不处于尴尬的写作盲态和阅读的苍白境地,就要投身于生活的滚滚洪流中.

二、重视培养学生语感

语文一门是语言,对于学生语感的培养有利于语文教学的开展,更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悟,对于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感悟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叶圣陶老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中对语感作了描述:“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这是我国关于语感的最早解释.当代一些研究者则认为,语感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悟性,是一种理性的直觉性或者说是一种直接的理解.”语感是“一个人在社会交际过程中对言语形象的理解、储存、模拟和创造的心智能力.”语感论者对语感这一概念从不同角度作了界定,从不同程度揭示了语感的内涵: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属直觉思维,是一种心理现象.

三、揣摩语言是“感悟”的思维推求

所谓揣摩语言就是反复思考推求语言的“词语语义”和文章行文构思的“脉络语义”意味.理解了语义的内涵,就找到了阅读和写作的一把金钥匙.阅读中的“语义”理解:中国的语言,可以说是异彩纷呈,又有博大内涵,要想在这一神圣殿堂,取得真经,并非易事,不下一番功夫,你可能体会不到中国语言的魅力和精彩所在.所以在平时的阅读中对于词语的含义,不仅要对其本义认真体会,特别是词语的深层含义尤其要花大力气去考察一番.下面依据平时语句的语义理解提供几个方法以供参考:(1)积累词语能帮义助你理解语义.汉语的词义从含义的多少分单义和多义两种.例如:郦道元的《三峡》中“其间千二百里”.这句话中的“间”是当名词“当中,中间”.这个字学生又学过多少种意思呢?在授课中通过对该词的多义项挖掘和讲解得出:①《出师表》中“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间”,就要解释为“期间”.②有时“间”又可当副词“断断续续地,间或”理解,如在刘向编撰的《战国策》中“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③在八年级学的《桃花源记》中“遂与外人间隔”的“间”又可以当做动词“隔绝,隔开”来理解.④又例如七年级林嗣环《口技》中学过的“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中的“间”是“夹杂”之意.而九年级学过的《左传》中“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中“间”解释为动词“参与.”

通过这样的幅射讲解,目的就是积累实词,更有效地阅读,特别是阅读课外的文章,实词的积累显得更为重要.值得一提的是在积累实词的时代,积累它的最初的造字法和它的本义能帮助我们增加字的画面视图形象感的记忆和对词语的引申方式逻辑推理.下面通过具体例子来体味揣摩词语含义的内在意蕴.如:这里摘选叶清波对《荷塘月色》中的“一个不起眼的‘惦’字的分析揣摩:文章倒数第二句话是:“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句话使我们很自然地想到前面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那句话,“到底”和“且”字遥相呼应,表面作者的心情又回到了“颇不宁静”之中.由此看来,惦着江南,是造成“颇不宁静”的第二个原因,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更直接的原因.作者说的是“惦”着江南,不是回忆起江南,也不是“思念”起江南,这个“惦”字很不起眼却极有分量.惦者、挂牵,不放心也,既然江南比这里好,为什么还要不放心呢?所以,不应当把这句话简单地解释为江南好,所以思念江南;而应当理解为江南本是好的,但现在却发生了令人不放心的情况.联系到朱自清当时说过“南方这一年的变动”来考虑,作者“惦”的是什么,就不说自明了.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句话是“心里颇不宁静”的注脚,这是不错的.自然恐怖笼罩着全国,而以南方为甚,和革命者惨遭屠杀,作者的许多友人也命运未卜,作者失去了自由,人们也失去了自由,作者为此而心里不宁静.为了排遗这个不宁静,深夜独步荷塘,得到了暂时的自由,暂时宁静下来,但一想起江南,心里又不宁静了.这是一条贯穿全文的思路.可见,这里面对“惦”字的分析,作者联系到了具体的语境和与上文的照应、关 键 词语“惦”的含义、作者朱自清当时所处的环境及他有关文章中的语言的佐证,进而分析得出:由此看来,惦着江南,是造成“颇不宁静”的第二个原因,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更直接的原因.这是一条贯穿全文的思路.这样作者就对文章的主题的挖掘达到了一种很高的理解,从而真正感悟到了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四、引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

初中语文感悟教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教学法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5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想象对于文学作品的审美感受的重要性在于“有了它才能提供感受的广阔天地.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必须以作品的语言为根据去充分发挥想象力.它才会以具体、生动的面貌呈现于头脑中.而只有当在头脑中或多或少地有了形象在浮动,才有体验和感受.引发想象可利用幻灯、画片,实景等情景教学手段.我在教学九年语文上册《望江南》一词中,通过图片展示:在河边的一座望江楼上,一个衣着光亮女子独自一个倚在城楼上,目不转睛地望着河上来来往往的船只,眼睛带着淡淡的忧伤和失望.让学生想象,说说这个女子在做什么,为什么会在这里,她在看什么,如果在等人又等什么人,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等等,让学生在自由的想象、联想和谈论交流中感情词的意旨.(一)引发想象.想象对于文学作品的审美感受的重要性在于“有了它才能提供感受的广阔天地.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必须以作品的语言为根据去充分发挥想象力.它才会以具体、生动的面貌呈现于头脑中.而只有当在头脑中或多或少地有了形象在浮动,才有体验和感受.引发想象可利用幻灯、画片,实景等情景教学手段.例如我收集古诗词中关于月的吟颂的诗句,把这些诗句分成四类主题:(1)望月思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是人类咏月的永恒的主题.(2)望月怀人,包含有情人之间的怀念之情,征戍之人对亲人的怀念.如张九龄《望月怀远》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王昌龄《从军行》中的另一首(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3)月的阴睛圆缺变换的规律.(4)月的永恒存在.(5)月的多种意象.如“月明如镜”“残月”“朦胧月”“松月”“水月”“烟月”“霜月”.从其形状特征中领悟人生百相.根据这五例主题,用电脑制作出各种“月”的画面,再配上诗句,使学生有深刻的感悟.例如对月圆缺变换的规律,学生悟出“阴”与“睛”,“圆”与“缺”是辩证的统一,不能分割.“阴”与“缺”是“睛”与“圆”的基础,而“睛”与“圆”又是“阴”与“缺”最终目的和必然趋势.坚定认识到这一点,学生能站在历史的高度审时度势地踏上人生之路,对未来充满信心.又如“月的永恒存在反衬出人世的短暂,让学生悟出生命的重要.

(二)引发联想.感悟离不开联想.例如纵横交错的联想,从视、听、味、闻、触等知觉上激起反响,给人以深刻感悟.有的联想具有深远感,给人崇高和壮美.如让学生读王之涣的《登鹳鹤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杜甫诗中的名句“星垂平野阔,月滴大江流.”王维诗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都是收放得宜的联想,从中感悟其深远、壮大、崇高的美感.

五、激发学生情感

皎然说,诗中有静,“非如松风不动,林未鸣,乃谓意中之静.远,非如渺渺望水,杳杳看山,乃意中之远”.由此可见,入其境不需会其意,方能算真正的感受和体验.情感激发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读,可以有表情地高声朗读,可体验作品崇高,悲凉或激昂或欢悦.听,让学生听配乐朗读,加深体验.其次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导出他们的真情.我在教学九年语文下册《我用残损的手掌》一课中通过课件展示:以一双残损的手掌为背景,里面先展示祖国美好河山,再展示上世纪初我国初敌人蹂躏的情形,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让学生体会作者写作的目的和感情.在教授八年级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勒特上尉的信》中,我以3D圆明圆复原图导入新课,一面向学生具体地展示园中建筑的宏伟辉煌,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一面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他们体会到一代名园圆明园,它毁于英法侵略者之手,也毁于清政府的腐败与无能.它的毁灭,既是西方侵略者野蛮摧残人类文化的见证,又是文明古国落后了也会挨打的证明.我们中华民族不想欺侮其他民族,但也决不允许别人欺侮我们.为了让圆明园的悲剧永远成为过去,需要他们的努力和奋斗.

六、修改、正确使用语言是感悟的升华

谈到修改和准确使用语言,古往今来很多佳话被人们传颂.从孔子“韦编三绝”读书境界到苦吟诗人贾岛“推敲”的精益求精;从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的艰苦创作到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炼字功夫,无不被人津津乐道.为何人们如此重视修改和使用语言呢?正如唐李沂道:“文章‘能改则瑕可瑜,瓦砾可为珠玉’.”文章只有经过反复修改琢磨、润色提炼去疵病,方成佳作.一个人能对语言的使用进入到这么一个境界,也可以说是达到了对语言的“悟性”,是感悟的升华.可见修改的重要性,一个人只有会修改别人和自己的文章,他才能正确使用语言和运用语言,追求到“悟”的升华.在教师的教学中,在学生的写作中,谁轻视修改,谁对语言的感悟程度就不会很深,谁对语文的感悟能力就不会很高.因为你不会修改、品味、使用语言,你就没有写作的基本能力,你就达不到,也体会不到语文的最高境界“悟”.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想象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我们就结合学生实际,在语文教学中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启发和引导,让其在天天不断的积累训练中,形成大胆合理的想象思维,必然能极大地提高他们的阅读写作能力.

感悟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的突破,它反映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增强语文教学科学性、人文性的可操作性很强的方法,是主动迎接新世纪,促进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充满个性关爱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