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队伍凝聚力现状

点赞:7824 浏览:3148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0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旨在探讨高校在职教师这一特殊群体的凝聚力现状,对影响高校教师凝聚力的多个因素进行分析.在综述法的基础上,本文希望能够得出一些可行性较高的培养和增强这一群体凝聚力的策略和方案.

【关 键 词】高校教师凝聚力现状分析

Abstract:Thisarticleaimsatanalyzingthecohesivenessofcollegeteachersatpresentandthemultipleaspectswhichwouldinfluencethecohesivenessofthem.Onthebasisofabove-mentioned,hopefullysomefeasiblestrategiesandplanswouldbeachievedorrealized.

Keywords:collegeteachers;cohesiveness;currentanalytics

凝聚力顾名思义,指的是某一组既定群体成员之间为实现集体活动目标而团结实施协作的程度,而所谓群体外在表现指的是人与人的联合体,其囊括家庭、朋友、单位、老乡、集体、阶级、民族甚至大到国家等等不一而论.

这一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群体动力学家柯特勒温(KurtLevin),他主张凝聚力主要关注个体如何知觉其自身与某个特定群体之间的关系.凝聚力从外向内而言,在于个体的动机行为对本组目标任务所具有的信赖性、统一性乃至服从性上.本文旨在讨论高校在职教师这一特殊群体的凝聚力现状并对之加于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一些可行性较强的培养和增强这一群体凝聚力的策略和方案.

当代社会的多元化体现在方方面面,今日的大学校园也早已不是往昔的塔.许多大学教师出于对本职工作的迷茫或者其他诸多原因,既无法把全身心投入到平时的教学当中,更无力安安静静地坐下来从事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

在此前提下,高校迫切需要培育本校职工的凝聚力,更好地督促高校教师们担当起教书育人这一职责.而另外一个较为矛盾的方面是凝聚力的产生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高校如果过多的干涉和参与,没有教师成员自觉自愿地执行群体任务,教师成员为实现群体活动目标而实施团结协作,这种凝聚力的形成是比较困难的.以下本文将对影响高校教师凝聚力的多个因素进行分类,分析和比较:

1外部因素

高校教师队伍凝聚力现状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高校教师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位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5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如上所言,本文把凝聚力的可控因素归纳为外部因素,同理教师本身的因素则归类为凝聚力内部因素.这两部分相辅相成,对凝聚力的形成与加强起着决定性作用.


1.1共同责任权益意识

群体成员的“共同责任权益意识”就好比一个机器的触发钮,灯泡的开关一样,是触发等值的整体配合效能,归属心理相结合起来形成的一个意志过程.而激发群体成员的“共同责任权益意识”较为牢固长远的基础在于将群体行动的目标与群体成员的根本利益联系起来,或者是将群体成员的利益与群体总的根本目标利益联系起来.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的最底层指出人的最基本的需要是要满足温饱的需要,而教师的经济待遇足以说明教师的生活水平高低.从实施来看,目前多数高校都在改革并实施绩效工资,就在于贯彻少劳少得,多劳多得的薪酬分配政策,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的共同责任权益意识,以此来激发高校教师的群体凝聚力.高校教师在将自己归属于这一群体后,并且个体成员又具有在集体行动中实施行动的整体配合效能,那么在共同目标利益的激发下便能产生出群体内部相应的凝聚力.与此同时,高校需要通过行为榜样和适当的教育来加以巩固,这些行为榜样和教育也就是现在各个高校经常实施的优秀教师或十佳教师评选等,以此来形成不同高校所提倡的不同的“校园文化”.

1.2高校的管理制度

各个高校都拥有相对独立的一套大学校规和管理制度,只要与国家的宪法不相抵触,一般也无人质疑.但实际上高校的管理制度如同一个社会的宪章法律一样,它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中起到制约和管理的作用.熊川武在他所著的《学校管理心理学》中就明确地将群体凝聚力定义为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和群体成员之间的吸引力以及群体成员对群体的满意程度.从这个侧面来研究,高校教师对高校的向心力是由高校本身来决定的.而高校的管理制度主要针对教师和学生展开,而其中的教师管理,是指对教师的聘用、培养、提拔、工资薪酬等方面的规定及其操作.高校的管理制度必须在这些方面保证高校教师利益分配的公正公平公开性,尽量减少因此而导致的不必要的冲突和矛盾,从而增强教师群体的凝聚力.

当然外部因素还包括很多,譬如教师的整体经济待遇,教师的社会地位以及教师的职业声望等等,可以理解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自尊的需要.当高校教师这个职业成为受人们尊敬和向往的职业的时候,已经成为教师的人们就会倍加珍惜现在的工作,并付出更多的努力使工作做得更出色.但是这些已非高校本身所能控制和掌衡,所以本文不做进一步阐述和讨论.

2内部因素

2.1高校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

高校教师作为一个群体,其本身就是需要相互协作来完成共同目标和追求的,因此高校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状况对凝聚力的形成和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们不仅年龄跨度大、个性鲜明,而且价值观念多元化,并且,作为知识分子的高校教师,部分还有“文人相轻”的思想,在教师间的人际关系中具体表现为彼此冷淡、不合作、不服气、相互排斥等.这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不利于高校教师间的合作.虽然目前基本上所有的高校都设有工会这一组织结构,这一组织结构的目的就在于协调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和组织相应的交际活动,但是其作用仍然受到一定的拘束和抑制.韦克南在其《管理心理学》一书中将人际关系的作用概括为以下几点:(1)对组织和群体来说,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产生合力;(2)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提高人们的工作情绪、劳动效率;(3)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4)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由此可见人际交往在高校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十分显著,尤其是前两方面的作用.教师个人与周围人的交往状况会影响教师对该工作的喜爱程度,如果交往不顺利,总有矛盾和冲突,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情绪,进而影响到教师群体凝聚力的形成.基于这个层次,高校凝聚力建设应该避免只重视外在凝聚力建设而忽视人际凝聚力建设的问题.2.2高校教师与高校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

目前几乎所有的高校都设有学生给老师的评语评分制度,首先这一激励和督促设施更加和谐了师生关系,也使部分教师充分认识到了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和缺点.并且有效地消除了少数老师上课散漫、随意的现象,增强了教师的自我约束力.但是在操作上有些高校矫枉过正,过于侧重评语评分制度,并以此来认定和评价一位教师,导致部分教师不敢管,不愿管,充当一个老好人以换来学生们的好评和高分.甚至出现有个别教师对学生从不挂科,任其再差的学生也大开绿灯,放其通行.这样的情况恐怕是这一制度的设计者们所始料未及的.教师责任感的缺乏必然进一步导致教师凝聚力的泛散.另外一方面,师生之间良好的关系需要师生双方共同的努力,而良好关系的建立又能反过来推动教师凝聚力建设的进步.

3结论

高校凝聚力具有动态变化性、动力性和多维性的特征.高校凝聚力的动态变化性是指高校凝聚力会随着影响高校凝聚力因素的变化而变化.这是因为,影响高校凝聚力的因素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这些因素的变化必然会使高校教师先前对这些因素的认知或感受发生改变,继而使学校对他们的吸引力、他们对学校的满意度与向心力以及他们相互之间的吸引力出现变化,从而影响高校的凝聚力.例如,如果学校的组织结构发生改变,新的组织结构设计不能做到量才而用,难以满足教师发展的需要,那么教师对先前组织结构满意的认知就会发生改变,对新的组织结构设计不满,导致他们对学校的向心力减弱,从而降低高校的凝聚力.

高校凝聚力规范教师的行为是通过形成良好的群体规范和形成正确的群体舆论实现的.首先,高校凝聚力能够形成良好的群体规范.高校规范的形成有利于教师确立共同的观念与价值标准,从而培养教师的集体观念,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教师的行为,遵守高校的规章制度,增强自律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首先,高校要通过提高教学质量、创建品牌、形成特色、培育优良校风等途径,努力塑造自身的良好形象,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受到社会各界的信任和赞赏,并有美好的发展前景.教师能以自己为该群体的一员而感到光荣,凝聚力就能在无形之中自然提升.其次,为了高校的生存和发展,高校管理者们必须关注、关心、激励、支持本校教师,增强高校对教师的凝聚力,把他们团结起来,通过他们献身教学、科研及其他工作,使高校在竞争中生存,在竞争中发展.总而言之,通过强化共同责任权益意识来强化利益凝聚机制,改善高校的管理制度来形成事业凝聚机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来巩固情感凝聚机制.

【参考文献】

[1]熊川武.学校管理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87.

[2]王秀章.略论校园凝聚力[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3,23(02):100-101.

[3]叶珊,赵梅.影响高校群体凝聚力的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J].医学教育探索,2006(04):292.

[4]陈永清.团队凝聚力初探[J].商场现代化,2009,(16):164-165.

[5]王华,王云芝.浅析高等学校教职工凝聚力的形成[J].航海教育研究,2007(03):93-95.

[6]何传亮.论高校教师凝聚力的构造[J].开封大学学报,2010,16(01):7-8.

[7]王渊.国内外关于群体凝聚力研究的综述及发展.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07(04):68-70.

[8]王钰.高校凝聚力研究[D].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