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初中音乐教育的三大误区

点赞:18114 浏览:8098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内容提要】音乐教育中存在着种种误区,本文撷取其三种误区:一、重辅德价值,轻审美价值;二、漠视音乐教育的独特作用;三、重音乐知识与技能,轻学生音乐兴趣爱好.

【关 键 词】初中音乐教育误区审美价值独特作用兴趣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也吹响了音乐课程改革的号角.通过十几年的改革实践,我们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发现我们的音乐教育问题仍不少,离音乐课程标准所定的目标还很远,教学中存在着种种误区,阻碍着音乐课程改革的进程.本文针对音乐教学的种种误区,撷取其三种误区,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求教于方家.

误区一:重辅德价值,轻审美价值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中小学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理念;应渗透在各个不同的教学领域中.通过音乐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及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丰富审美情感,发展审美想象,深化审美理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在以政治挂帅的年代,在传统的音乐教育中,过分强调了音乐的德育价值,将音乐教育视为促进德育的一种工具,将音乐的德育价值无限地扩大,视音乐的德育功能为万能的,这种的思潮是要不得的.应该说,音乐有德育的功能和作用,但音乐教育的长处在于给人的道德观念以情感上的支持.音乐教育“通过音乐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及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丰富审美情感,发展审美想象,深化审美理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这就是我们音乐教育的理想目标.

黑龙江大学讲师金虹指出:“一个国家民族的音乐创造力和感染力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深层的基础则是这个国家和民族的音乐审美教育事业.”还指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无数音乐不朽之作构成了人类延绵不绝、成就辉煌的音乐史,这些过去时代的音乐作品之所以横跨古今、永世流传,不仅仅是因为它们鼓舞激励了当时那个年代,记录了那个时代,更在于经过后人用审美的标准进行感知予以认可,得以传承、发展、创新.”这都充分说明音乐的审美价值是第一位的,绝不能忽视,它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兴亡和国民素质的高低.

刍议初中音乐教育的三大误区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音乐教育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学院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4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误区二:漠视音乐教育的独特作用

音乐教育在开发潜能、培养创造力、完善人格、美化人生等诸多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是其他任何学科无法比拟的.首先从武汉交响乐团的舟舟事例可见一斑,舟舟,智商仅30,重度弱智儿,音乐教育造就了目前世界上第一位“弱智”指挥.与他合作过的乐团遍布国内外,包括美国国家交响乐团、美国辛辛那提交响乐团、中国歌剧芭蕾舞剧乐团在内的十几支中外交响乐团.早在舟舟3、4岁的时候,他的父母亲在逐步培养他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同时,就开始培养他音乐、绘画、表演等艺术方面的才能,在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舟舟的音乐潜能得到很好的开发,音乐创造力得到很好地培养,人生道路有了很大起色.舟舟是弱智成才的幸运儿,是音乐潜能正确开发的幸运儿.

其次,不少新生儿母亲,从怀孕中期就对胎儿进行音乐胎教.实验表明,受过音乐胎教的孩子有良好的音乐感,学习成绩也比没有受过音乐胎教的孩子好.

再次,古今中外有不少革命家、文学家、科学家、军事家、外交家、戏剧家、画家和诗人等都酷爱音乐,他们有的精通乐理、深谙乐器;有的以音乐为题材,写出许多动人的作品;有的在音乐的启迪下发明创造.如:孔子,在大多数人的眼里,孔子除了是位杰出的政治家外,就是一位终身献身教育事业的“教书匠”.其实不然,孔子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全能型人才,尤其对音乐这门艺术情有独钟,造诣最深,这可从他师从师襄子学弹《文王操》可见一斑.美国前国务卿赖斯从音乐家到国务卿.中国第一支小提琴曲出自于地质学家李四光之手.爱因斯坦酷爱音乐而且造诣很深,他说:“在科学思维中,永远存在着音乐的因素,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音乐要求同样的思维过程.”又说:“我在科学上的成就,很多是由音乐启发的.”

可是,我们实际的音乐教育对这方面的独特作用却视而不见,使我们的音乐教育大打折扣.

误区三:重音乐知识与技能,轻学生音乐兴趣爱好

实践证明: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不是音乐知识与技能,而是音乐兴趣爱好的培养.

《音乐课程标准》把“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定为音乐课程的第一个基本理念.在总目标中呼吁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初中的阶段目标定为:“增进对音乐的兴趣.”

从一些先进国家和地区来看,也都摒弃了以往把音乐知识技能作为音乐课程首要目标的做法,而是强调音乐兴趣爱好与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强调通过音乐教育开发创造潜能,培养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个体.如美国强调“开发人的潜能,提供创造和自我表现并享受成功的机会”;德国强调“音乐面向每个学生,人的所有能力都必须得到发展”;日本强调“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和丰富的感受音乐的能力,陶冶高尚情操”;香港强调“培养喜爱音乐及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并提高儿童自律、表达、专注和协调的能力”.


可以这么说,我国的音乐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与世界先进国家和地区的教育理念是同步的.

古今中外不少成功人士都十分看重“兴趣”对成功的作用.

我国的教育鼻祖孔子很早就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对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

兴趣,是成功者十分珍贵的情感.人一旦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热爱的事物有了兴趣,就能自觉的、善注意、肯坚持、全身心地投入,因此,往往也就能成功.

音乐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即是学生在人生旅途中不断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自身音乐能力的动力催化剂.

总之,作为一名战斗在第一线的音乐教师,要加强对《音乐课程标准》的学习,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运用其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从音乐教育的种种误区中走出来,既关注音乐课程的辅德价值,又重视音乐课程的审美价值;既关注音乐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与训练,又重视学生音乐兴趣爱好的培养;看重音乐教育在开发潜能、培养创造力、完善人格、美化人生等诸多方面的独特作用.在实际操作中分清主次,突出重点,不走极端.我们的音乐教育定能成为人民满意的教育.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

[2]《音乐课程标准》解读摘 要.

[3]金亚文.《初中音乐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

[4]金虹.音乐审美教育的价值,《光明日报》.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第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