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硕士教育的现状其方向

点赞:3137 浏览:806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文章从分析翻译硕士的培养目标入手,围绕MTI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的翻译目标,分析了目前中国高校MTI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当前高校MTI教学进行了探索,提出MTI教育应该与翻译产业紧密结合,才能促进翻译硕士教育的发展.


[关 键 词]翻译硕士培养目标现状翻译产业

[作者简介]杜晓军(1975-),男,陕西咸阳人,渭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大学英语教学与英汉互译研究.(陕西渭南710074)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渭南师范学院校级教改项目“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专业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G201337)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2-0126-02

近几十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高校入学率逐年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学科分类也更加科学合理和细化.尤其是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翻译人才的培养问题也受到了各方面的特别关注,为此2007年教育部提出,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促进中外交流,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高级翻译专门人才,决定在我国设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与此同时教育部授权北京大学等15所高校招收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研究生,以适应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加强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如今招收MTI专业的高校已达158所,所有这些举措为我国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翻译硕士(MTI)

翻译硕士即“MasterofTranslationandInterpreting”,英文缩写为MTI,其目的是培养具有专业口笔译能力的高级翻译人才.招生对象一般为英语专业学士学位获得者,当然也鼓励非英语专业毕业生及有口笔译实践经验者报考.入学考试采用全国统考或联考、初试与复试相结合的方式方法.教学内容突出口笔译技能训练,重点培养学生的翻译实际操作能力,兼顾翻译理论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教学通常采用课程研讨、模拟、实训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和教学资源;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教学的互动性;加强教学实践,学生在读期间必须完成一定数量的翻译实务.为翻译硕士承担专业实践教学任务的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口译或笔译实践经验.而且毕业学位论文必须与翻译实践紧密结合,可采用翻译项目的研究报告、实验报告或研究论文等形式.课程考试合格、完成规定的翻译实务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方可被授予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熟练的翻译技能和宽广的知识面,能够胜任不同专业领域所需的高级翻译工作.

教育部在2007年颁发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中明确指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需要、适应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长仲伟合曾经提出:“翻译专业人才培养应遵循以下三个理念:翻译专业的学科定位、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翻译专业的教学目的;注重四个差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师资要求;遵循四条原则:技能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理论性原则、阶段性原则;避免四个误区:外语专业人才等于翻译专业人才、学翻译,就必须掌握一切翻译技能、学口译,等同于同声传译、学翻译,一定是学外语出身.”

二、MTI教育的现状及其问题

随着我国MTI专业的开设和MTI人才培养的开始,近年来国内翻译界的业内人士和翻译教学工作者针对MTI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对MTI教育提出了许多建议和改进的方案.他们的研究成果对我国翻译产业和MTI教育,产生了巨大的、积极的推动作用.截至目前,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在我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国的MTI教育还是存在许多问题,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设置不合理.具体表现为课程设置老旧,与翻译产业化需求严重脱节.长期以来,翻译在我国高等院校一直被列入语言学的一个研究方向或作为外语专业本科生的一门课程开设而已,而不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许多学校为了扩大招生规模,在教育部设置翻译硕士的号召下,盲目开设翻译硕士这个专业,课程设置还是在本科课程的基础上稍加改革,MTI的课程设置基本上还是以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为基础,缺乏专业特色.而MTI教学亟须开设本专业特点较强的课程,如翻译辅助软件应用、翻译技术、翻译流程管理等课程.

2.教学方法陈旧.目前,MTI专业的教学手段仍然多以课堂授课为主,缺乏引导学生参与互动的教学环节,学生参与翻译实践的机会很少.即使课后布置大量翻译作业,但因为缺乏和业界的交流,学生的翻译作业实际上是纸上谈兵,学生的翻译技能并未提高.此外由于师资缺乏,学生的作业很少得到反馈,因而也就无法知道自己的缺点和优点所在.

翻译硕士教育的现状其方向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学翻译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学院论文、学校学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9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3.专业师资力量严重短缺.如今,国家还没有确立相关的MTI教师资格的认证机制,对现有教师的培训投入不多,且没有专门开设针对MTI教师培养的课程,现任教师多是从语言文学专业中途转行而来.这些教师的知识体系以理论为主,对MTI教学的特点并不了解,难以达到MTI教学要求.加之很多教师知识结构单一,对其他专业知识不很了解,如计算机知识贫乏,不懂CAT(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操作,对PPT,Word,Excel软件没有掌握.因此,真正具有MTI教学资质的教师相当短缺,这大大限制了MTI专业的发展,也限制了MTI学生翻译水平的提高.

4.MTI毕业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尽管我国翻译市场缺乏高层次的专业翻译人才,但由于市场就业结构不合理,造成众多翻译专业的毕业生只能从事低附加值的翻译工作;加之翻译市场管理混乱,翻译公司准入资质太低,翻译人员没有行业认证等因素,因此,我国翻译市场虽然潜力巨大,但是局部竞争却十分惨烈,翻译公司竞相压价,从业者工资很低,导致MTI毕业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许多毕业生纷纷转行从事其他与外语相关的行业.5.MTI教育与翻译产业发展要求严重脱钩.从整体上看,翻译产业发展要求建立一条完整的、立体的翻译产业链.这个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翻译人才.然而在我国现阶段翻译事业的发展进程中,不仅没有建立起完备的产业链条,而且也没有与之相适应的翻译培养模式.在这种情势下,我国的MTI培养还在侧重讨论翻译技巧训练、目标文本处理等翻译训练的基础性问题,而对市场反应迟钝,对翻译教学和翻译公司的合作事项非常陌生.换句话说,高校用经院式的方法处理新兴的经济模式问题,旧瓶装新酒,难以实现翻译行业的突飞猛进.

三、翻译硕士教育的发展方向及其途径

关于翻译硕士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也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如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姚锦清曾经提出:“MTI专业笔译教学具有应用性、职业化的特点,不是外语专业中为了提高外语能力而进行的教学翻译,不是纯文学翻译教学,也不是传统学术性翻译专业的翻译教学.因此MTI专业笔译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笔译教学模式多用于外语专业或传统学术性翻译专业下开设的翻译课程,具有封闭性和单向性的特征,其典型的运作方式就是由教师布置一定数量的翻译作业,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然后教师在课堂上对其译文进行优劣点评.”

另外,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柴明颖也提出“很多翻译教学完全沿用了外语教学的理念和方法,有的仅以文学翻译教学来替代专业翻译教学.MTI培养的‘专业翻译’不涉及文学翻译,主要指的是翻译作为一种职业,在特定的专门场合或环境中为不同语言之间沟通进行的翻译工作,是一种以特定客户为目标的语言怎么写作系统”.他还提出“业界对什么是专业翻译认识不足;对外语教学与翻译教学的认识模糊不清;把专业翻译和文学翻译甚至翻译理论混为一谈;没有合格的师资队伍;教学课堂缺乏同翻译业界的接触,而这些问题常常交织在一起互相影响.在定位方面,学生学习的目的应该是活的专业翻译能力和相关行业知识,而不是纯粹活的外语能力;专业翻译教师应该主要来自长期从事专业翻译的专业教师或业界的职业翻译人员;教学体系应该与翻译市场、翻译客户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建构方面,了解翻译人才的翻译特性和方向,了解需求和生源;建立双导师制;设置专业教学内容、训练量与目标”.

以上几位专家和学者主要从教育、教学的角度探讨了MTI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等问题,他们的研究对我国MTI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价值,但是,MTI教育是伴随着翻译产业化而出现的,脱离翻译产业、翻译市场,仅从教育、教学的角度研究MTI的问题,是片面的,是经院式的.MTI教育的方方面面应该放在翻译产业化的背景下进行研究,打破只从教育研究本身出发的思维定式,这样才有助于从战略上为我国MTI教育制定一个客观的、相对合理的蓝图.

那么,翻译硕士教育路在何方呢?从最初设置翻译硕士,教育部就已经明确定位翻译硕士是专业硕士,而不是学术型硕士,因而翻译硕士教育培养的人才就必须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能应对有关文学、商务和科技方面的翻译,能做出质量相对较高的译品.因而未来翻译硕士教育要紧密结合翻译产业,依据社会需要,培养合格的,以文化、商务以及科技翻译为主的职业译者,这才是翻译硕士教育未来的发展之路.当然关于MTI教育与翻译产业结合的问题,我国的一些学者对此早有所涉及.如河南大学的杨朝军提出“MTI学位处于试点阶段,缺乏经验,加之推行过快,产生比较突出的问题.‘产业化’是指要使具有同一属性的企业或组织集合成社会承认的规模程度,以完成从量的集合到质的激变,真正成为国民经济中以某一标准划分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译产业是以为社会公众提供语言或文字翻译产品和怎么写作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一站式、快速、高质量活动的集合.实现翻译产业化要做到国际化、本土化、多样化、专门化、市场化、技术化和规范化”.

因而我国MTI教育应时刻保持与市场同步,建立、健全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科学的培养体系;加强高校MTI教学和翻译产业的互动,探索相互合作的新模式;国家应给予高校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以促进MTI教育为翻译产业怎么写作,反过来翻译产业也可以为翻译硕士教育怎么写作,为翻译硕士生提供实习机会,使翻译硕士学生的译品得到社会的认可,这些都是十分必要的、可行的.

[参考文献]

[1]柴明颖.对专业翻译教学构建的思考:现状、问题与对策[J].东方翻译,2010(1).

[2]崔启亮.高校MTI翻译与本地化课程教学实践[J].中国翻译,2012(1).

[3]郎咸平,孙晋.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2.

[4]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许钧.关于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翻译,2010(1).

[6]杨朝军.产业化视域下的翻译硕士培养模式[J].中国翻译,2012(1).

[7]仲伟合.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理念与原则[J].东方翻译,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