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关系

点赞:3853 浏览:1026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应用文献综述法,就我国中学生的体育运动习惯和心理健康现状进行综述,希望能引起教育机构和学生及家长们的重视.

【关 键 词】中学生;体育运动;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工作节奏的加快,学习、就业压力的加大,中学生体育运动的时间在不断的缩减.体育不作为高考的科目,因此面对高考的中学生自己和学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中学生这一群体的体育文化生活不够丰富.而体育运动又影响着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目前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经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问题.因此对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问题.中学生由于学习压力大,心理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注意.如:吴飞博士的调查中发现中学生在人际关系敏感、强迫和抑郁情绪方面评分较高,提示这几方面的问题可能比较突出,并且高中生评分高于初中生,女生评分高于男生,提示高中生和女生有更多的心理应激反应.比较中学生和大学生的调查结果,心理应激反应类型基本相同,均以强迫、人际敏感、抑郁为主,但在反应程度上,中学生比大学生要强,SCL―90各因子评分和中度痛苦水平以上的人数中学生均低于大学生.由此看来,在青少年期,由初中、高中至大学,心理应激反应呈递增趋势,可能是因为逐渐与社会交流的增加而需要在心理上不断的进行调整和适应,因而也更容易出现心理适应不良反应.

中学生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关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心理健康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在职论文、专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0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二、中学生体育运动现状

当代人们生活在电子时代,生活中普遍使用网络,大学生群体处在文化和科技的前沿,因此电子产品也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研究报道:“中国大学生上网率为84%,北京高校师生上网率更是高达97.6%;56.4%的大学生以网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因此网络一定会对大学生这一群体产生影响,备受关注的是网络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事实上,中学生的生活方式同样备受影响,由于中学生是一群自制力和辨识力不足的人群,网络时代对中学生的影响更加严酷,这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不是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但网络却占据了中学生们大量的课余时间,使中学生的运动量严重不足.2008年高芳、张巍、钱玲在《中国健康教育》杂志发表的文章中发现:大同市初中生运动不足率68.1%,女生高于男生;运动不足率随年级升高显著提高,而参加运动队比例随年级升高显著降低.卢慧敏调查的100名中学生里,有60%的人根本没有进行体育锻炼,25%的人在学校有体育活动,但真正达到一小时体育锻炼的人不足15%.课余时间“吃、喝、玩、乐、学”在调查“课余时间如何支配”时,10%的人表示主要用于锻炼身体,70%的学生把时间花在学习上,剩下的学生则把时间花在看电视、玩游戏和上网等其他项目上.中学生体育运动的动力不足.以上这些数据都足以证明中学生的生活方式的改变正在降低他们的运动量,而“生命在于运动”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这样下去就会降低中学生的体质健康,同样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海南中学的陈时军老师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海南中学的高一学生课外时间主要集中在:“复习功课”、“上网”、“看课外书”等方面,课外运动的人数较少,而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喜欢率很高.对学生不愿意参加运动的因素调查发现学生主要是因为“怕耽误学习”、“场地器材缺乏”、“很累和很脏”等.这说明学生的课程负担较重,很多时间都不得不用在学习上.

三、体育运动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有研究表明,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存在一定的关系,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或维持心理的平衡.张国芳对江苏省华罗庚中学100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目前中学生每次体育锻炼持续时间越长,越不容易出现问题行为;体育锻炼的次数方面,每周体育锻炼次数在3~4次的中学生其成就欲求较高,人际关系适应能力强.这为各级学校管理层如何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理念提供了实验依据.顾大成在研究中认为: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总方差的解释具有显著影响力,并且生活方式在对心理健康进行预测时对性别存在一定程度的依赖性,对年级与学科性质则不存在依赖性.在生活方式的6个变量中,社会健康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运动锻炼,然后分别是饮食、药物与烟酒、睡眠与心智.生活方式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心理健康,而且可以通过身体健康这一相似度检测变量间接影响心理健康,尽管间接效果小于直接效果,但是间接效果影响能力并未达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提示中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应该注意相似度检测变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存在积极的影响,生活方式总分每提高一个单位,心理健康程度就增加1.789倍,通过提高健康生活方式可以获得较大的心理健康收益.建议,中学生们能够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促进自身健康.顾大成的研究中也提到了运动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处于第二位.可见运动对心理健康促进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李国金认为:体育对人心理健康的积极促进作用是其他任何方式手段所无法替代的,我们应正确利用它的积极效应,控制它的不良的影响,使人的生命质量向着更加健康、和谐、完善的方向发展.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琴森教授经过多年研究认为,测定人脑细胞的反应速度,可以看出他的思考速度和智商的高低,而经常从事体育锻炼是促进脑细胞反应速度提高的重要方法之一.体育运动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在此过程中,锻炼者必须组织好自己的注意力,有目的地知觉(观察)、记忆、思维和想象.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还能使人在空间、运动感知能力等方面得以发展,使本体感觉、重力觉、触觉和速度、高度等更为准确,从而提高了脑细胞工作的耐受能力.因此本人认为体育教学应从学生利益出发.课程的安排应符合科学锻炼的原则.将每周一次的体育课应该在2次上,并保证一次课外体育课,每次课程学生应有30min左右的身体活动时间,这样才能确实达到体育教学增强学生身心健康的目标,进一步通过体育教学提高中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应注意在锻炼过程中根据不同群体中学生的情况,选择好合适的运动项目及合理的运动强度.积极探索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这样才有利于中学生发挥才能,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为中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在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下对中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的知识.培养中学生的健康情绪,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充实生活,促进身心全面的发展.并利用多种形式搞好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板报、墙报、宣传窗等宣传阵地,把课内、课外的健康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各高校行政组织(教务处、团委)、系、班开展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竞赛,创造一种积极开展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