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艺术学专业硕士生的教育

点赞:5823 浏览:2070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研究生教育更是处于在摸索中前进的朦胧状态.设计艺术学研究生教育存在课程安排问题、教师授课问题、教与学的空间问题等.我们应该从设计艺术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现实情况出发,通过改进课程安排、采用工作室制的教育模式、设置双导师制度、培养学生教学能力等途径改进设计艺术学研究生的教育.

[关 键 词]研究生教育艺术设计教育改良

[作者简介]刘宝成(1975-),男,河北唐山人,河北联合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设计;关立雪(1987-),女,河北承德人,河北联合大学艺术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设计.(河北唐山063009)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河北联合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我校设计艺术学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的最终研究成果.(项目编号:Z1204)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2-0127-02

一、我国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

现代设计教育起源于19世纪德国的包豪斯学院.我国虽很早接触到现代设计,但新中国成立前由于战乱,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设计行业发展飞速.我国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也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纪元.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恢复研究生教育.80年代,由八大美院开始,我国高校开始以工艺美术学科的形式招收艺术设计类专业硕士研究生.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起步较晚,教学内容上也是效仿其基础课程.国内各院校没有统一、完善的教学体系,教育水平差距较大.设计艺术学是一门充满活力和时代感的学科,其各个专业方向几乎涵盖了人类生活中所有的基本要素.在文明世界中,艺术设计学已经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为了满足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我国各高校大都设立了艺术设计类专业.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空前发展.随着本科教育向大众化、普及化方向发展,研究生教育承担了培养专业精英人才的重任,而我国的设计艺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处于在摸索中前进的朦胧状态.

二、设计艺术学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安排问题

目前艺术设计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课程大部分是在重复本科专业课程.例如研究生阶段的图形设计研究、广告设计研究这类课程实际上仅仅是在本科的图形设计、广告设计课程后面加上“研究”二字,授课内容与本科几乎没有差异.出现此类情况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生源问题,部分研究生存在着本科和研究生专业不对口的情况.例如环境艺术设计的本科毕业生考取了视觉传达专业的研究生,这类学生在本科期间没有接受过视觉传达专业的课程学习,适应专业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教师为了照顾这部分学生,在授课过程中很多时候需要从基础讲起.另一方面是师资限制问题.一个学校的课程安排是根据本专业教师的专业范围决定的,没有可以教授相关课程的教师,自然不会开设相关课程.因此,一个学校的研究生只能跟随本校导师学到自己的导师掌握的知识,很少有机会接触到更广泛的本专业课程或其他专业课程,这种情况对于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高校而言表现得更为明显.

(二)教师授课问题

部分硕士研究生教师的授课方式与本科阶段的教学几乎无异,仍然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模式.在授课过程中,一些教师习惯使用的案例教学法,自认为是将实际项目融于教学中,实际上只是将作品的表象展示给学生,略加介绍,缺少对作品的设计背景、设计思路、设计过程等方面的分析和说明,而这些恰恰是更重要的部分.只有站在设计者的角度了解设计背景,随着设计者的思路一步步推进设计过程,最终得出设计作品,这样才能真正理解设计者的思维方法和创作过程,做到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在研究生阶段的课堂教学中,不应是一味的知识灌输,取而代之的应尽量多地采用引导性内容,例如根据学生的兴趣指导学生的自学方向,建议学生阅读一些有价值的专业书籍等.

(三)教与学的空间问题

目前,有些学校没有专门的、相对独立的供学生学习、交流的空间.学生在课上被动接受,在课下几乎没有共同学习、探讨专业的学术氛围,使得一些研究生呈现出课下“无处可去,无事可做”的状态.加上自身专业能力不足,缺乏实践经验,很难直接适应本专业的工作岗位.很多在校研究生在课下选择一些简单的非专业对口的工作,同时对自己多年的专业学习产生质疑,对今后就业与职业认识更加茫然,导致恶性循环.

(四)研究生自身问题

1.考研目的不明确.一些研究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读研,有的只是迫于就业压力而选择继续读书.这类学生缺少个人规划,没有明确的就业方向.因此,在自身能力的培养上没有目的性和侧重性,直到研究生毕业时依旧与本科毕业时一样茫然.

2.独立性差.这里的独立性指的是自学能力和自主研究能力.有的研究生自学能力差,甚至还停留在只知道完成作业的中学生状态,老师不要求,自己就不做,不懂得如何有效地读书、读什么样的书,荒废了大量时间.部分研究生专业研究能力差,术业无专攻,往往到了毕业选题时无处着手.

3.综合能力差,实践经验少,很难适应工作岗位.面对真正的生产工作,很多刚刚走出校门的硕士研究生需要像本科毕业生一样一切从零开始,没有明显优势,这种情况的出现实属不该.

(五)评价体系问题

1.评价重结果轻过程.一门专业课的结束,往往只要求学生上交最后的设计作品或论文.作业过程(创意思路、草图绘制等)一般不计入最终的考查评价范围,教师只着重评价作业成品,对于学生在作业过程中创意点的多少、思维过程、草图绘制等方面的关注比较少.这样的评价方式很难挖掘出学生的内在潜力,导致有些学生的设计过程不够规范、偷工减料.2.教师没有科学统一的评分标准.一方面,教师评分的分数档划分不一致.例如有的老师评分全班都在八十分以上,而有的老师最高只给到八十分.另一方面,由于专业特点,没有绝对的评判标准,分数由教师根据个人喜好决定.

3.课程之外的自学与自主研究部分在评价体系中没有体现.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2~3年.课程安排主要集中在第一年,在完成一年的课业之后,有一到两年的时间是由导师或研究生自行安排的.而且,在集中授课的第一年中,课程安排也相对松散,大部分时间是留给研究生自学的.而在这大把的课余时间中是否学、学什么必然严重地影响研究生的教育水平,因此,这期间的学习、研究成果在评价体系中应有所体现.

三、设计艺术学研究生教育的改进方案

课程安排方面

设计艺术学是一门具有交叉性、综合性的学科,艺术设计专业的研究生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也要了解其他学科知识,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从其中汲取营养、拓宽知识面、培养综合素质,了解学科间相互影响渗透的关系,进一步加深对本专业的认识.

基于以上考虑,课程安排方面可做以下改进:一是加深、拓宽本专业课程,一些本校教师力所不及的部分可以聘请外校的教师讲授.这样一方面可以弥补本校教学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与外来教师的沟通进行学术交流,优势互补.二是开设一些其他学科的选修课程,师资方面可以请本校其他学院、其他专业的教师授课,充分利用校内资源.三是对于本科非对口专业的研究生,要求其补修本科专业课.四是邀请专家和业内精英人士来校讲座,使学生有更多机会与专家对话,及时了解专业发展趋势,这一部分学生出勤情况可计入学分.

工作室制的教育模式

艺术设计从来就不是形而上的纯理论或纯艺术的东西,从来就是为改善人类生活而存在的实用型学科.只有紧密联系生活、生产实践,才能切实体现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重要且必要的组成部分,专业工作室的建设是使书本知识付诸实践的起点和平台.

每个工作室由一位导师负责指导,由数名研究生组成.可有选择地承接社会上实际的设计任务,避开雷同重复的工作,选择有代表性的、有社会价值的、又研究价值的项目接手.工作室不定期地邀请外单位设计师和富有经验的其他专业人员进行项目指导,使学生能全方位地了解从接手到完成项目的整个过程.在工作室中将课程、教学与生产实践融为一体,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师生共同探讨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创业就业能力.

设置双导师制

设置双导师制度,一名学生同时有两位导师指导,一位理论导师负责指导学术研究、论文写作,另一位实践导师负责指导专业实践.两位导师共同参与教学方案和计划的制订、课业考核、专业实践、论文写作等整个培养环节,加强沟通紧密合作,同时根据各自优势各展所长,明确分工,责任分配.

研究生的生源相对本科比较复杂,有应届本科生、有工作经历的往届生、同等学力考生等,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上要有不同的侧重,因材施教.对于有工作经验的学生,他们有相对丰富的工作经验,容易掌握与实践相关的课程,但是理论知识相对薄弱,因此,需要理论导师加强专业理论方面的辅导.对于应届本科毕业生,刚刚本科毕业,理论知识掌握得相对扎实,但是对实践相关的专业仍然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这就需要实践导师在专业实践方面着重训练.

培养教学能力方面

众多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读研的目的是进入高校任教.目前,国内各高校艺术设计类学科师资也主要来自于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但很多年轻教师刚刚毕业就走上了讲台,严重缺乏教学经验和社会实践经验,很难胜任教师的岗位.因此,对研究生教学能力的培养也是研究生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要在研究生阶段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就需要导师有目的和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作为一名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可以分以下两步走:

1.研究生担任导师本科教学的助教.我国高校中的研究生导师,除担任研究生教学以外,一般还会担任部分的本科教学任务.在本科教学过程中,研究生可以作为助教辅助导师教学,在实践中学习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与学生互动的方法.教与学有机结合形成良性互动,使学生体会到作为教师的工作状态.

2.研究生担任主讲教师,独立承担成教专业课教学任务.完成担任助教的过程之后,研究生对教学内容和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此时,学校可分配一门成教或高职的专业课交由研究生负责.研究生独立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制作演示课件.在课前组织试讲,由多位导师组成的指导小组给予指导,共同探讨、改进之后,由研究生独立完成授课.课程之初,导师需要跟踪研究生的授课过程并加以指正和指导,在师生共同探讨下,研究生不断修正、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逐步完善教学过程,有效提高教学能力.

社会实践方面

艺术设计是一门标准的实用型专业,其中的理论知识也是紧密联系实践、怎么写作于实践的.虽然研究生教育相对本科教育有更多的理论研究内容,但我们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实践中的精英人才,不应是本本主义的书虫.一个艺术设计类专业的研究生只会写论文,设计能力却比不上本科生,是非常可笑的.

设计艺术学专业硕士生的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艺术设计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4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目前,我国的设计艺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多为2.5年制或3年制.课程安排集中在第一年,之后的一年半到两年时间之中,除了完成学位论文和毕业设计,至少应拿出一个学期时间到公司或高校实习.将理论知识和在学校工作室中积累的实践经验用于真正的工作之中,零障碍实现学生与设计师或教师的身份转变.

(六)考察与交流方面

对于研究生教育而言,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综合素质的提高,除了读书之外,更多的需要人生阅历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能力.

古语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三年的培养时间中,有必要以设立一门社会考察课的方式,由导师带领研究生“走出去”,至少一次进行国内外考察,开阔眼界,丰富阅历.如果有机会到国外进修学习,增进对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的了解,对研究生专业素养的提高和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无疑会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设计艺术学是一门极具时尚性且飞速发展的学科,需要从事者随时关注业内信息,不断更新自己的“信息库”.培养期间,应尽可能给研究生跟随导师参加各种学术会议的学术交流机会.加强院校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师生互访,合作项目,使学生在提高专业水平的同时,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也得到锻炼.

(七)评价体系方面

由于专业的特点,艺术设计类专业的评分没有“1+1等于2”的绝对标准,而且大部分科目没有试卷型结课考试,只有论文或结课作业.目前各院校也几乎没有成文的评分标准.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也不该被限制在考试分数中.我们可以尝试将学分制深入细化.将学分细分到培养过程中的每个部分的每个细节.一方面,在专业课作业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陈述自己的创意思路和思维过程,要求绘制若干创意草图、软件制作,最后完成结课作业,并按比例对学生在每个过程中的表现分别打分.另一方面,在课外,将工作室实践、讲座出勤、交流考察、社会实习等方面的表现与成果都加入学分评价体系中,科学的评价体系是教育质量的有力保障,有了科学的评价体系,诸多改良方案必将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王东风.鲍扎图房对中国高校设计工作室及研究生教学的启示[J].艺术百家,2010(3).

[2]许砚梅.艺术设计研究生学位教育的思索[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7(1).

[3]刘宝成.刘宝成标志设计作品集[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12.

[4]凌霓丁,继军.艺术设计类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导师制模式初探[J].体育与艺术,2010(11).

[5]刘宝成.POP广告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6]刘宝成.POP平面构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