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亮的开头,绕梁的结尾

点赞:2719 浏览:6862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俗话说:凤头,猪肚,豹尾,这是对文章好的开头、主体、结尾的比喻.意思就是要求文章的开头,像凤头那样美丽、精彩;主体,像猪肚子那样有充实、丰富的内容;结尾,像豹尾一样有力.正如明人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指出的那样:“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这是对文章写作的要求.其实,这对于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同样适用.课伊始,就应该吸引听课者,结课更要有韵味,让人遐想.

结合笔者的上课实践和听课所得,谈谈我的一些粗浅认识.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一开始上课就要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诱发他们好学之乐.以下,我就介绍几种常用的导入方法:

1.猜谜激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生年龄尚小,活泼好动,他们对猜谜语都有浓厚的兴趣,用猜谜的方式揭题,既能使学生喜闻乐见,又能高度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还可以使学生愉悦的进入课文的学习中来,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海底世界》一课,在课前导入时,教师采用猜成语的游戏与学生进行互动,出示成语意思或提示,让学生猜猜这些分别是什么成语.最后一个成语时让学生猜“最慢的速度”是哪个成语,学生都猜不到,教师就告诉给学生“蜗行牛步”这个成语.学生学得很感兴趣,而这些成语正是教师在本课教学海洋动物的爬行方式时要让学生积累的成语.这一导入,起到了一举两得的妙用.

2.设置悬念

设置悬念能够引起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刨根问底的急切心情,在探究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教师发出的信息.笔者在执教《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一课时,首先出示爱因斯坦的头像,设问:认识图上这个人吗?他是谁?能介绍一下他吗?在学生介绍了爱因斯坦的相关资料后,揭示课题.让学生齐读课题后设置悬念: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提出了自己许多的疑问:小女孩是个怎样的人?他们俩是怎么认识的?世界著名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与一个小女孩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爱因斯坦到底是不是一个伟大的人呢?然后我以爱因斯坦的名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寻找答案.

响亮的开头,绕梁的结尾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课堂教学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电大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3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3.由此及彼

由此及彼的导入方法是借助与新教学情境密切相关的旧知识,引导学生对新知识进行预测、设想,从而激发他们对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一般来说,学生对新的教学情况能产生好奇心,但要转化为学习兴趣,则必须借助于新旧知识的联系.正如孔子所说的“温故而知新”.教学《埃及的金字塔》一课时,在复习词语之后,教师让学生用两个词语来形容对埃及金子塔的印象.然后让学生回忆之前学过哪些说明性的文章,询问学生学习这类文章要学习些什么.然后出示两个提示:(1)了解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介绍事物的;(2)作者在介绍事物中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是怎样把事物说清楚的.让学生利用旧知识,用同样的方法来学习新课文,学生能循序渐进,由此及彼的层层深入学习,这也是导入的一种很好方法.

通过导入,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迅速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而一堂好的语文课结尾也是应该讲求艺术的,完善、精要的结课会使课堂教学再起波澜,从而为教学活动画上一个相对完美的句号.为与新课标接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可采取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结课方法:

(1)延伸拓展式结课

课堂教学并不是孤立、静止的,而是运动的、发展的.延伸拓展式结课就是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向课外延续、向实践拓展的一种教学方式.笔者在执教《我为你骄傲》一课时,学生学完课文,已经知道了小男孩具有勇于承认错误,敢于担当责任的品质.在此基础上,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相同类型的故事让他们进行阅读,如《诚实的孩子》、《好吃的樱桃》等,并希望学生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向里面的主人公学习,让诚实、知错就改的品质能延伸到课外.


(2)布置作业式结课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要达到这一要求,教师还应依据教学目标,紧扣教材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最具典型意义的作业,达到巧结课的作用.教学《太阳》一课,教师布置的作业如下:电和我们的关系也非常密切.请你也用“总分总分”结构,说说下面一段话: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有了电,才能,如果没有电,就,一句话,没有电,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这样的作业与课文中学到的构段方式相同,而且写的是与我们生活紧密联系的电,这样的结课能让学生具有可操作性.

(3)首尾呼应式结课

在导入时,我们会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结课时也应该与导入相结合,起到首尾呼应的效果.教学《山谷中的谜底》一课,在导入部分,教师让学生默写四个词语:大义凛然、义正词严、威武不屈、宁折不弯.并让学生知道这些词语都是表达在困难面前要具有不屈不挠、正面抗争的精神.在结课部分,教师进行了一次练笔:读着《山谷中的谜底》给我们的启示,我思绪纷飞.并给出相关提示:可以联系阅读过的历史故事,可以综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可以引用谚语、俗语、成语等.在学生交流后,送给学生词语:忍辱负重、能屈能伸.并揭示课伊始部分默写的词语就可以用在此处.她的整堂课起到了首尾呼应的效果.

导入的方式很多,结课的方法也不少,在此不一一罗列了.如果导入与结课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相信我们的课堂教学会更精彩!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泗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