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点赞:9797 浏览:3544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加强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思想修养水平,树立科学发展的世界观是一个同步实施的过程.它对学生高尚品质、人格和情操的形成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智力和学业的发展.因此,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教育他们正确对待各种困难与挫折,正确处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各种关系,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非常有必要.

关 键 词:加强心理教育促进健康成长

学生心理问题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和生活,多年来一直是困绕学生学习和健康成长的瓶颈,尤其是初中学生,他们处在特殊的年龄时期,对一些现象认识不清,处理问题、与人交往都会出现过多的盲动和冲动.现在独生子女居多,他们从小养尊处优,没有经历过困难和挫折的磨炼,很难自然地适应社会,健康地成长.现代化生活日益紧张和繁忙,给人们带来许多心理变化,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及来自社会各方面有形无形的压力,部分学生会因为种种原因产生自悲等心理冲突和压抑感;青春期对异性萌动的爱慕心理,导致他们与同学产生不正常的交往;有些事非议论,也往往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影响.加强学生心理教育,是每个老师应该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要拥有健康的心理、高尚的品格,并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

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思想、言行、举止都会给学生带来举足轻重的影响,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要求教师不但要拥有较高业务知识,还应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教师还要有一定的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心理辅导技能和心理训练方法.在教育教学中时刻以“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员”的身份深入学生的心灵进行教育.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教师只有无私地对学生倾洒爱的甘露,才能更好地塑造、净化学生的心灵.很难相信,没有健康心理、不掌握心理健康知识的老师能教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学生只有在教师真心、真情、真爱的陶冶下,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才会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之中.

二、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心理,营造一个良好课堂心理环境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技能的主要场所,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的主要途径.良好的课堂环境不但是高质量教学的有力保证,还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保障.作为教师,不但要重视学生的学业发展,还必须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好多教师认为学生心理问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迎刃而解.其实,中学生有他们自己的特殊心理,他们的心理要比成人敏感、脆弱.工作中一些老师遇到“问题学生”时,首先想到的是家庭原因,把问题移交给家长,而不是蹲下身子与学生进行面对面地和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只是一味地批评、责骂,有的甚至当众点名,这样往往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们失去自信,变得沉默、孤僻,从而直接导致学生心理出现问题.教师应倾注真爱,促进内化,重视那些存在各种缺点的学生,多关心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常常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心理上受到压抑,失去平衡,久而久之,性格变得比较孤僻,心理变得比较脆弱.也会引起不正常的的心理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愉悦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一名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的角色,有意识地关注哪些性格内向,不爱说话,不爱活动,不爱与人交往的同学,多给他们提供发言、展示自我的机会.多发挥他们的长处和闪光点,努力建立团结互助、和谐友爱的班集体.在班里开展互帮互学、互助互爱的活动,让学生之间相互深入了解、相互信任,建立平等友爱的同学关系.对有困难、有缺点的学生,用平等真诚的态度给予帮助,使他们在学校里心情愉快、精神放松,以增强其信心,激发其求知欲,使其勇敢面对困难挫折,对他人能理解、尊重、宽容;让每位学生都能体会到自己的价值和成功的愉悦.创造最佳的心理氛围,使学生情感得到体验,思想得到认同,心灵得到沟通,情绪得到调节,行为得到规范,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从而使学生能在愉悦的氛围中学得懂、学得好.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和勇气,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究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只有学生能主动走近老师,和老师成为朋友,才能拥有健康的心理.

三、在学习活动中满足学生合理需要,引导树立正确人生观

合理满足学生正当需要,是中学生形成和保持健康心理的基本条件.中学生的合理需要主要包括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需要、安全需要、交往和爱的需要、尊重信任的需要等,中学生合理的需要如果得不到适当的满足,就会影响其正常的成长,就不可能有健康的心理.因此,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尽可能地为中学生创造条件,提供机遇,满足其需要,同时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方法积极引导,使之基本能对事物的善恶、美丑、是非进行判断、甄别.中学生由于缺乏判断力和自制力,很容易在满足需要的冲动驱使下,受到不健康或不正当诱因的影响,采取不恰当的方法和途径求得满足,从而导致错误行为,比如打架、、说脏话、小偷小摸、抽烟喝酒等等,这就要求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老师能根据心理方面的知识,及时识别,及时发现,及时有效地给予调节、治疗和引导,让学生感于讲真话,说实话,从而帮助他们正确解决问题,让学生们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中学生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高校大学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4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四、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多层次、全方位追踪学生心理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为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很有必要.心理健康档案的内容可依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涉及的包括学生的性格、智力、学习适应性、学习能力、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家庭情况、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遵循保密、真实、客观的原则,充分尊重学生.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一个长期、艰难的过程,只有通过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教育,加以引导,才能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们付出真心、真情、真爱,对学生多一点呵护,多一点宽容,多一份热情,让他们有一个愉快的心境,就能使他们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成为一个身心健全、积极向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