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农学类专业学位生实践能力的

点赞:6054 浏览:2082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我国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中占有重要地位,实践能力是考核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分析了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从培养方案、导师、实践平台、学生本身等几方面提出了几点思考.

【关 键 词】提升专业学位实践能力

【基金项目】本文是吉林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2012G017)的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237-01

教育部在2009年3月提出要将我国研究生教育结构进行重大调整,着手展开招收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工作,到2015年,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结构将以应用型为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比例将占总招生人数的50%以上.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中一种新兴和重要的力量,在社会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随着农业科学技术及农业社会化大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和职业分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对高层次、应用型农业人才的需求,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都有更大的需求,有更迫切的愿望.

一、农学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何为应用型人才?有学者认为,应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人才称之为应用型人才.再详细划分,又可分为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对于研究型人才而言,应用型人才是为人类的需求发挥创造、构建等实践能力的技术人才【1】,可见,实践能力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来说是必备的,是在教育过程中尤其要重点培养的.

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着培养目标比较单一,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不强.2009年我国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其生源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2】,应届本科毕业生缺乏实践经历和实践经验.农学类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更是对当前农业的生产、工作程序和社会需求了解甚少,难以将所学知识与农业生产和企业管理的实践结合在一起,造成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严重影响了农学类专业型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围绕培养方案、导师、学生、实践平台几个方面对如何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进行思考,对于提高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农学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创新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农学类全日制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具有参考意义.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

通过访谈得知,专业学位研究生整体的自学能力比较强,能够主动去获取信息,但论文写作、动手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薄弱.这一方面与导师课题的类型、招生情况有关.有些导师的研究项目大多以基础研究为主,应用类项目少,仅有的几个研究生,在做基础研究还人手不足的情况下,更不“舍得”把学生派出进行实践研究.另一方面,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实践环节不严密,双导师制运行不彻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研究生的培养目标都是培养教学科研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转变了以后,随之改变的是培养方案的具体要求,但实施过程中,实践环节往往形同虚设,没有明确的考核指标,有些导师仍按照培养学术型研究生一样的思路去培养,仍然每天泡在实验室,没有给学生去实践基地实习的机会;双导师制的副导师有些是隶属于其他科研院所,做的仍然是以实验室内为主的研究,或者只是挂名,并没有起到实质性作用.再者,就是与实践基地建设和开展实践规模有关.实质上的实践教学基地规模小,数量少,组织不够严密,实践时间较短,内容不够丰富的问题都客观存在.以上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没有得到充分锻炼和提高.

提升农学类专业学位生实践能力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农学类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9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三、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建议

针对以上的分析,笔者从本院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出发,提几点提升实践能力的建议:

第一,完善培养方案并设定相应的考核指标.培养方案的设置是否科学直接影响到培养的质量,明确了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要侧重专业学位的特点,增加案例教学,设置实践必修环节,并配套有实践环节的具体要求和考核指标,避免在实践环节弄虚作检测.

第二,规范导师指导学生的条件,充分发挥双导师制作用.专业学位研究生只能从师于有实践工作课题的导师并从事有实践内容的课题,并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的性质和内容加以规范.加强副导师的作用,尽量在实践基地选择副导师,并且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研究内容最好有联系,这样研究生在校内进行完规定的课程培养后,可以到实践基地接受副导师的实践指导,这样有机的结合势必会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

第三,加强实践基地建设,丰富创新实践活动.实践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实践基地的建设,努力把实践基地建设成为一个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解决劳动就业的平台,建设好实践基地,有利于调整好课程结构,加强实践教学改革,也相当于学校在企事业单位中开辟了一个窗口,使学生更容易得到单位的认可,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对接.还可以建设校内实践基地,方便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习.同时,在广泛参加科研学术和科技交流活动的同时,认真组织研究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例如研究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三下乡”活动等等,要鼓励专业学位研究生广泛参与,让他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受教育、得锻炼、增强责任感,提高综合素质.

第四,要完善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保障机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复杂于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它既要有理论教学环节、基本实验技能培养环节,还要有实践环节,制定相对应的奖惩措施和相关政策,对于在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环节有突出成绩和贡献的教师予以奖励,对于认真参加各种创新实践活动的研究生同样要给予奖励【1】,使导师和学生有动力、自觉的参与到各种实践中,保障实践教学的良性循环.